更新时间:2025-09-18 GMT+08:00
分享

生命周期概述

使用场景

使用OBS“基于最后一次修改时间”的生命周期功能可实现定时转换对象的存储类别和定时删除桶中的对象。“转换”表示在不复制原对象的情况下自动将某些不再频繁访问的对象转换为成本更低的存储类别,以减少您的存储费用。

图1 OBS生命周期管理概述
表1 OBS生命周期管理概述

生命周期相关操作

使用场景

可管理的文件

操作指导

定时转换对象存储类别

对于在一段时间内经常访问,但是超过一定时间后便可能不再访问的数据,例如数字媒体存档、金融和医疗记录、长期数据库备份以及为符合监管要求而必须保留的数据等,使用生命周期定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较低成本的归档存储或深度归档存储类型,以减少您的存储费用。

桶内对象(开启多版本时包括对象的当前版本和历史版本)

使用生命周期转换对象存储类别规则

定时删除对象

对于只需要保留一段时间,到期后就可以删除的数据,例如周期性上传的日志文件等,可以使用生命周期在指定时间批量删除。

  • 桶内对象(开启多版本时包括对象的当前版本和历史版本)
  • 碎片文件
    说明:

    分段上传文件时,文件被拆分为多个分段(Part)上传,然后再调用合并段接口将多个分段合并成完整对象,未成功上传或合并的分段称为碎片。您可以继续运行中断或失败的上传任务来消除碎片,或直接将碎片删除以节约存储成本。更多碎片文件相关信息详见清理碎片

  • 对象的过期删除标记
    说明:

    过期删除标记:对象的所有历史版本被删除后,只保留唯一一个删除标记,这个删除标记称为过期删除标记。清理该标记有利于提高性能。

使用生命周期删除对象规则

特性讲解

生命周期相关时间点

生命周期执行的几个关键时间点如下:

  • 对于OBS对象桶,追加写对象会改变对象的最后一次修改时间。对象其他相关操作例如修改存储类别、修改ACL、修改对象元数据、修改加密方式等不会改变对象内容,只涉及改变对象的元数据,不会改变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 对于并行文件系统,修改写和截断文件会改变文件的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 对于对象桶和并行文件系统,上传或者复制同名对象(或文件)会更新对象(或文件)的最后一次修改时间。如果未开启多版本控制,对象(或文件)的最后一次修改时间变更为新上传时间。如果开启了多版本控制,新上传的对象(或文件)会成为当前版本,原有的对象(或文件)会成为一个历史版本,当前版本和生成历史版本的最后一次修改时间变更为新上传时间。

基于对象的最后一次修改时间,系统会将下一个UTC零点(北京时间08:00)作为计时起点开始计算生命周期。例如,对象上传时间为2024-06-01 09:00 UTC(北京时间 2024-06-01 17:00),系统会基于下一个UTC零点开始计算生命周期,即2024-06-02 00:00 UTC(北京时间 2024-06-02 8:00)开始计时,如果配置1天过期删除,则在2024-06-03 00:00 UTC(北京时间 2024-06-03 08:00)对象满足过期条件,开始执行删除操作。

  • 生命周期规则执行常规情况下不超过24小时,综合考虑规则计时起点,存储类别的转换以及过期被删除可能会存在延时,但一般不会超过48小时。

    例如,对象上传时间为2024-06-01 09:00 UTC(北京时间 2024-06-01 17:00),系统会基于2024-06-02 00:00 UTC(北京时间 2024-06-02 8:00)开始计时,如果配置1天过期删除,则在2024-06-03 00:00 UTC(北京时间 2024-06-03 08:00)开始执行删除操作,因为执行时延不超过24小时,因此会在2024-06-04 00:00 UTC(北京时间 2024-06-04 08:00)完成删除。

  • 配置生命周期规则后,如果修改了生命周期配置,会中止当天的生命周期任务,生命周期执行完成时间可能会被延长,请不要频繁更新生命周期规则。例如,对象上传时间为2024-06-01 20:20 UTC,如果配置1天过期删除,则常规情况下最晚2024-06-04 00:00 UTC完成删除,但是如果生命周期规则被修改了,例如修改了规则名称,那么生命周期规则需要重新加载和执行,执行时间变长,可能会晚于2024-06-04 00:00 UTC完成删除。
  • 针对单个桶,24小时内一般可完成5亿次的生命周期相关操作(包括删除对象、转换对象存储类别、碎片删除),如有更高规格诉求,请提交工单咨询。

生命周期费用说明

如果您配置了生命周期规则,在生命周期规则执行过程中以及执行完成后,可能产生如下费用:

表2 生命周期费用说明(执行过程中)

生命周期操作

产生费用类别

费用说明

付费方式

过期删除

请求费用

免费,删除操作不计请求次数。

按需计费

存储费用

由于最低存储时间限制,当低频访问存储早于30天删除,归档存储早于90天删除,深度归档早于180天删除,需要补足剩余天数的存储费用。

按需计费

资源包(各存储类别对应的存储包)

标准存储->低频访问存储

低频PUT请求费用

按转换成功的对象数计算请求次数,产生请求费用。转换成功N个对象,记录N次请求。

按需计费

标准存储->归档存储

归档PUT请求费用

按转换成功的对象数计算请求次数,产生请求费用。转换成功N个对象,记录N次请求。

按需计费

低频访问存储->归档存储

归档PUT请求费用

标准存储->深度归档存储

深度归档PUT请求费用

按转换成功的对象数计算请求次数,产生请求费用。转换成功N个对象,记录N次请求。

按需计费

低频访问存储->深度归档存储

深度归档PUT请求费用

归档存储->深度归档存储

深度归档PUT请求费用

表3 生命周期费用说明(执行完成后)

生命周期操作

产生费用类别

费用说明

付费方式

过期删除

不涉及

过期删除执行完成后,由于对象已删除,因此不涉及计费。

NA

标准存储->低频访问存储

低频访问存储费用

转换为低频访问存储后,按低频访问存储计算存储费用。

按需计费

标准存储->归档存储

归档存储费用

转换为归档存储后,按归档存储计算存储费用。

按需计费

资源包(归档存储包)

低频访问存储->归档存储

归档存储费用

  1. 转换为归档存储后,按归档存储计算存储费用。
  2. 低频访问存储的最低存储时间为30天,当早于30天转换为归档存储时,需要补足剩余天数的低频存储费用。

标准存储->深度归档存储

深度归档存储费用

转换为深度归档存储后,按深度归档存储计算存储费用。

按需计费

低频访问存储->深度归档存储

深度归档存储费用

  1. 转换为深度归档存储后,按深度归档存储计算存储费用。
  2. 低频访问存储的最低存储时间为30天,当早于30天转换为深度归档存储时,需要补足剩余天数的低频存储费用。

归档存储->深度归档存储

深度归档存储费用

  1. 转换为深度归档存储后,按深度归档存储计算存储费用。
  2. 归档存储的最低存储时间为90天,当早于90天转换为深度归档存储时,需要补足剩余天数的归档存储费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