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动态
- 功能总览
- 产品介绍
- 计费说明
- 快速入门
- 控制台操作指南
-
数据建模引擎用户指南
- 设计态使用指南
- 运行态使用指南
- 流程引擎使用指南
- 数字主线引擎用户指南
- 最佳实践
- 开发指南
-
API参考
- 使用前必读
- API概览
- 如何调用API
-
API
- 应用管理
- 运行服务管理
-
数据建模引擎
- 基础数据服务
-
版本服务
- 管理员更新M-V模型数据实例
- 管理员批量更新M-V模型数据实例
- 管理员撤销检出M-V模型数据实例
- 管理员批量撤销检出M-V模型数据实例
- 获取指定M-V模型实例的版本列表
- 获取指定版本的M-V模型实例数据
- 检出M-V模型数据实例
- 批量检出M-V模型数据实例
- 检出并更新M-V模型
- 批量检出并更新M-V模型
- 撤销检出M-V模型数据实例
- 批量撤销检出M-V模型数据实例
- 检入M-V模型数据实例
- 批量检入M-V模型数据实例
- 更新并检入M-V模型数据实例
- 批量更新并检入M-V模型数据实例
- 修订M-V模型数据实例
- 批量修订M-V模型数据实例
- 修订并更新M-V模型数据实例
- 批量修订并更新M-V模型数据实例
- 批量升级M-V模型实例的版本号
- 删除版本对象下最新分支的最新版本实例数据
- 软删除版本对象下最新分支的最新版本实例数据
- 删除最新大版本下的所有小版本
- 批量删除最新大版本下的所有小版本
- 软删除M-V模型实例下最新分支的所有小版本数据
- 批量软删除最新大版本下的所有小版本
- 对比M-V模型实例
- 失效管理
- 业务编码生成器
- 标签管理
- 生命周期管理
- 系统版本
- 多维视图和多维分支
- 关系实体服务
- 树形结构
- 流程引擎
- 应用示例
- 权限和授权项
- 附录
- SDK参考
-
常见问题
- 一般性相关问题
- 计量计费相关问题
-
数据建模引擎相关问题
- 设计态与运行态有什么区别?
- 为什么无法登录应用运行态?
- 为什么用户管理中会有“用户不存在”的用户?
- 为什么登录应用运行态时提示“缺少参数或参数错误”?
- 为什么设置输入型参数时提示安全校验失败?
- 应用发布后,在运行态为什么看不到构建的模型数据?
- 如何验证已设置的用户权限已生效?
- 什么是XDM应用?
- 什么是M-V模型?
- 数据建模引擎支持哪些属性类型?
- 枚举、合法值和参考对象的区别是什么?
- 入图和不入图有什么不同?
- 数据建模引擎支持哪些层级的缓存?
- 如何进行应用同步?
- 可以通过API方式使用应用设计态吗?
- 体验版数据建模引擎和基础版数据建模引擎提供的API有什么不同?
- 如何查看数据建模引擎的版本号?
- 如何避免数据模型互相引用形成环?
- 使用JDK 17版本应用运行态时,服务编排存在哪些约束与限制?
-
数字主线引擎相关问题
- 什么是企业租户和应用租户?
- 创建实体时选择构建表的作用是什么?
- 复杂实体属性太多,创建麻烦怎么办?
- 什么是源端映射和目标端映射?
- 什么是增量字段?
- 关系型数据库映射配置中DelFlag字段的作用是什么?
- 创建数据质量任务时,怎么选不出数据实体?
- 为什么LinkX-F中xDM-F来源的实例数据的最后更新时间显示与xDM-F中不一致
- 什么是入图调度的数据起止时间和数据分片间隔?
- 聚合服务编排中非纯脚本服务选择入参时,提示错误“初始数据实体必填入参为空,请选择必填入参”?
- 发布聚合服务后生成的API如何调用?
- 调用聚合服务时提示“查找不到该企业用户”
- 为什么操作时提示WSF参数校验失败?
- 描述类信息中输入英文双引号导致系统错误提示
- 全量数据服务API相关问题
- 文档下载
- 通用参考
链接复制成功!
数据建模引擎运行SDK通用配置
公共信息配置
配置参数 |
是否必选 |
参数说明 |
示例 |
---|---|---|---|
TENANT_ID |
是 |
应用ID,即当前部署应用的ID。 您可以在应用设计态的“应用中心 > 应用发布”页面获取,详情请参见应用发布。 |
123456 |
TENANT_DOMAIN_ID |
仅数据建模引擎运行SDK资源规划中包含IAM资源时,此配置参数必选。 |
当前IAM的租户ID。 |
123456 |
APP_NAME |
是 |
应用名称,即当前部署应用的名称。 您可以在应用设计态的“应用中心 > 应用发布”页面获取,详情请参见应用发布。 |
TestApp |
APP_IDENTIFIER |
是 |
应用的唯一标识。
|
123456 |
PAAS_APP_NAME |
是 |
应用名称的小写。 |
testapp |
application.subAppId |
是 |
应用运行态的应用ID。 格式为:rdm_{应用名称的小写}_app |
rdm_testapp_app |
server.ssl.enabled |
是 |
设置是否开启SSL认证。
|
false |
olc.config.path |
是 |
OLC(Overload Control,过载控制)的配置路径,存放在SDK ZIP包的/lib目录下,即“{解压缩SDK后的所在路径}/olc”路径。 如何获取SDK请参见获取数据建模引擎SDK。 |
/root/deploytest/olc |
DEPLOY_VERSION |
是 |
表示应用已发布的版本。即获取数据建模引擎运行SDK包时,对应应用发布任务的版本号。 格式为:{应用的唯一标识}_{版本号} 如何查看版本号请参见查看应用详情。 |
123456_1736504787375 |
xdm.delegate.bean.inject |
否 |
设置是否注册Delegate相关Bean。
|
false |
server.servlet.context-path |
否 |
Spring访问HTTP的路径,默认为“/rdm_general_app/services/”。 推荐格式:/rdm_{应用的唯一标识}_app/services/ 完成配置此参数并启动SDK后,应用运行态访问路径为:http://{部署服务器的IP地址}:{部署服务器的端口号}/rdm_{应用的唯一标识}_app/services/index.html |
/rdm_123456_app/services/ |
server.port |
否 |
启动Spring时需要使用的端口号,默认为8003。 |
8003 |
tenant.info |
如果您希望后续可通过可视化页面访问应用运行态,此配置参数必选。 |
设置需要启动应用运行态的具体应用信息。其格式如下: { "owner": "{IAM的租户ID}", "shortName": "{应用名称}", "codeRepository": null, "dbConn": null, "dbReadOnlyConn": null, "hisDeployUnit": null, "databaseType": "{数据库类型}", "aliasName": "SITAutotest", "hisAppId": null, "tps": 1000, "qps": 1000, "operationTime": null, "dAMIntegrated": false, "xDMHosted": false, "appNameEn": "{应用的英文名称}", "certifiedDataSourceNumber": "1", "integrationMode": "API", "domain": null, "appEnvInfo": "{环境标识}", "metadataSynchronization": false, "codeDownloadPath": "", "jarDownloadPath": "", "appStatus": 1, "domainId": "{IAM的租户ID}", "domainName": null, "identifier": "{应用的唯一标识}", "cloudDragonProjectId": null, "isSyncAstroPro": false, "tenantId": null, "publicKey": null, "privateKey": null, "markForDelete": false, "name": "{应用的中文名称}", "nameEn": "{应用的英文名称}", "description": "{应用描述}", "descriptionEn": "", "id": "{应用ID}", "creator": "{IAM的用户名} {IAM的用户ID}", "createTime": "2023-04-06 11:59:54", "modifier": "{IAM的用户名} {IAM的用户ID}", "lastModifiedTime": "2024-03-27 09:36:34" } |
{ "owner": "userid", "shortName": "TestApp", "codeRepository": null, "dbConn": null, "dbReadOnlyConn": null, "hisDeployUnit": null, "databaseType": "postgresql", "aliasName": "TestApp", "hisAppId": null, "tps": 1000, "qps": 1000, "operationTime": null, "dAMIntegrated": false, "xDMHosted": false, "appNameEn": "TestApp", "certifiedDataSourceNumber": "1", "integrationMode": "API", "domain": null, "appEnvInfo": "sit", "metadataSynchronization": false, "codeDownloadPath": "", "jarDownloadPath": "", "appStatus": 1, "domainId": "domainId", "domainName": null, "identifier": "TestApp", "cloudDragonProjectId": null, "isSyncAstroPro": false, "tenantId": null, "publicKey": null, "privateKey": null, "markForDelete": false, "name": "TestApp", "nameEn": "TestApp", "description": "用于SIT环境运行态的验证。", "descriptionEn": "", "id": "appid", "creator": "username userid", "createTime": "2023-04-06 11:59:54", "modifier": "username userid", "lastModifiedTime": "2024-03-27 09:36:34" } |
java.compile.lib.path |
是 |
Java服务编排的编译路径。 配置格式为:{解压缩SDK后的所在路径}/lib 如何获取SDK请参见获取数据建模引擎SDK。 |
/root/deploytest/lib |
PROJECT_ID |
访问IAM、ECS等华为云云服务时,此配置参数必选。 |
项目ID。 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
projectid |
RES_AK |
访问IAM、ECS等华为云云服务时,此配置参数必选。 |
IAM的Access Key,用于作为访问其他华为云服务的凭证。 |
testak |
RES_SK |
访问IAM、ECS等华为云云服务时,此配置参数必选。 |
IAM的Secret Access Key,用于作为访问其他华为云服务的凭证。 |
testsk |
数据库配置
如下为MySQL和PostgreSQL类型数据库所需要的配置项。此外,如果您使用的是MySQL类型数据库,其Schema编码字符集推荐设置为utf8mb4,排序规则推荐设置为utf8mb4_general_ci。如果使用其他字符集,可能会存在语法不兼容问题。
配置参数 |
是否必选 |
参数说明 |
示例 |
---|---|---|---|
RDS_IP |
是 |
数据库服务地址。 |
127.0.0.1 |
RDS_PORT |
是 |
数据库端口。 |
5432 |
RDS_TYPE |
是 |
数据库类型。 |
mysql |
RDS_NAME |
是 |
数据库用户名。 |
admin |
RDS_PASSWORD |
是 |
数据库密码。 |
admin |
RDS_DATABASE |
是 |
数据库schema名称。 |
test |
spring.datasource.url |
仅为PostgreSQL类型数据库时,此配置参数必选。 |
数据库连接串格式。 |
jdbc:postgresql://${RDS_IP}:${RDS_PORT}/${RDS_DATABASE}?sslmode=require&stringtype=unspecified |
rdm.hibernate.dialect |
仅为PostgreSQL类型数据库时,此配置参数必选。 |
hibernate数据库方言。 |
com.huawei.it.rdm.configuration.XdmPostgresqlDialect |
spring.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 |
仅为PostgreSQL类型数据库时,此配置参数必选。 |
数据库驱动名称。 |
org.postgresql.Driver |
rdm.dbType |
仅为PostgreSQL类型数据库时,此配置参数必选。 |
数据库类型。 |
postgresql |
Redis配置
Redis支持单点模式和集群模式,请根据实际Redis服务类型进行配置。
配置参数 |
是否必选 |
参数说明 |
示例 |
---|---|---|---|
REDIS_TYPE |
是 |
Redis服务类型,支持如下两种模式:
设置Redis服务类型后,您需要进一步设置。 |
SINGLE |
REDIS_HOST |
仅当“REDIS_TYPE”为“SINGLE”时,此配置项必选。 |
单点模式下的Redis地址。 |
127.0.0.1 |
REDIS_PORT |
仅当“REDIS_TYPE”为“SINGLE”时,此配置项必选。 |
单点模式下的Redis端口。 |
6379 |
REDIS_CLUSTER_NODES |
仅当“REDIS_TYPE”为“CLUSTER”时,此配置项必选。 |
集群模式下的Redis地址。 |
127.0.0.1:6379,127.0.0.1:6380 |
REDIS_PASSWORD |
是 |
Redis密码。 |
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