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动态
- 功能总览
- 产品介绍
- 计费说明
- 快速入门
-
用户指南
- 总览
- 开通并使用数据库安全审计(安装Agent)
- 开通并使用数据库安全审计(免安装Agent)
- 开通并使用数据库安全加密
- 开通并使用数据库安全运维
- 升级数据库审计实例版本
- 配置审计规则
- 查看审计结果
- 通知设置管理
- 查看监控信息
- 备份和恢复数据库审计日志
- 其他操作
- 云审计服务支持的关键操作
- 监控
- 共享VPC
- 数据库安全加密管理
- 数据库安全运维管理
- 权限管理
- 最佳实践
- API参考
- 场景代码示例
-
常见问题
-
产品咨询类
- 什么是数据库安全审计?
- 数据库安全审计和RDS SQL审计有什么区别?
- 数据库安全服务支持哪些性能规格?
- 数据库安全服务可以对华为云上的哪些数据库提供保护?
- 数据库安全服务支持哪些类型的数据库?
- 哪些区域可以使用数据库安全服务?
- 为什么购买实例后不能马上查看创建中的实例?
- 数据库安全服务上传日志是通过公网的带宽还是内网的带宽?
- 数据库安全服务到期后不续费会影响业务吗?
- 如何获取数据库安全服务销售许可证?
- 数据库安全审计是否支持审计云下数据库和非华为云上数据库?
- 什么是区域和可用区?
- 数据库安全服务是否支持数据实时脱敏?
- 购买DBSS服务后添加的数据库不在同一子网有什么影响?
- DBSS服务审计实例网关IP有限制吗?
- 购买类
-
数据库安全审计功能类
- 数据库安全审计可以跨区域使用吗?
- 数据库安全审计可以跨可用区使用吗?
- 数据库安全审计(旁路模式)是否会影响业务?
- 数据库安全审计支持多个账号共享使用吗?
- 数据库安全审计可以应用于哪些场景?
- 支持的数据库类型
- 数据库安全审计支持数据库部署在哪些操作系统上?
- 数据库安全审计支持双向审计吗?
- 数据库安全审计可以审计不同VPC的数据库吗?
- 数据库安全审计支持TLS连接的应用吗?
- 数据库安全审计的审计数据可以保存多久?
- 数据库安全审计发生异常,多长时间用户可以收到告警通知?
- 每天发送告警总条数与每天收到的邮件数是相同的吗?
- 为什么不能在线预览数据库安全审计报表?
- 在业务侧使用中间件会影响数据库安全审计功能吗?
- DBSS服务能否对第三方工具执行的SQL语句进行捕捉?
- DBSS服务是否支持线下部署?
- 数据库安全服务实例所属VPC是否可以更改?
- 如何对接DBSS服务审计的数据?
- 云服务首页提示DBSS服务预测容量不足如何处理?
- 一个数据库安全审计实例可以审计多少个数据库实例?
-
数据库安全审计Agent相关
- 数据库安全审计的Agent提供哪些功能?
- 数据库安全审计的Agent可以安装在哪些Windows操作系统上?
- 数据库安全审计的Agent可以安装在哪些Linux操作系统上?
- 数据库安全审计Agent的进程名称是什么?
- (Linux操作系统)安装Agent时没有安装脚本执行权限,如何处理?
- (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审计Agent客户端日志保存在哪里?
- 添加Agent时,在什么场景下需要选择“选择已有Agent”添加方式?
- 当数据库安全审计Agent的运行状态为“休眠中”时,如何处理?
- 待审计的RDS如果连接了多台ECS,如何部署Agent?
- 如何选择数据库安全审计的Agent安装节点?
- 如何运行数据库安全审计Agent程序?
- 如何查看数据库安全审计Agent的运行状态?
- 如何下载数据库安全审计的Agent?
- 如何卸载数据库安全审计Agent程序?
- 如何修改Agent的CPU和内存的阈值?
- 如何安装Agent(Linux操作系统)?
- 如何安装Agent(Windows操作系统)?
- 如何处理Agent与数据库安全审计实例之间通信异常?
- Agent运行时会消耗安装节点多少资源?
- Agent安装失败如何处理?
- Agent安装报错“unsupport this Linux version, please check your Linux version with install document!”如何解决?
- 数据库安全审计操作类
- 数据库安全审计故障排查类
- 日志类
-
产品咨询类
- 视频帮助
- 文档下载
- 通用参考
链接复制成功!
构造请求
本节介绍如何构造REST API的请求,并以调用IAM服务的获取用户Token说明如何调用API,该API获取用户的Token,Token可以用于调用其他API时鉴权。
您还可以通过这个视频教程了解如何构造请求调用API:https://bbs.huaweicloud.com/videos/102987。
请求URI
请求URI由如下部分组成。
{URI-scheme} :// {Endpoint} / {resource-path} ? {query-string}
尽管请求URI包含在请求消息头中,但大多数语言或框架都要求您从请求消息中单独传递它,所以在此单独强调。
- URI-scheme:
表示用于传输请求的协议,当前所有API均采用HTTPS协议。
- Endpoint:
指定承载REST服务端点的服务器域名或IP,不同服务不同区域的Endpoint不同,您可以从地区和终端节点获取。
例如IAM服务在“华北-北京四”区域的Endpoint为“iam.cn-north-4.myhuaweicloud.com”。
- resource-path:
资源路径,也即API访问路径。从具体API的URI模块获取,例如“获取用户Token”API的resource-path为“/v3/auth/tokens”。
- query-string:
查询参数,是可选部分,并不是每个API都有查询参数。查询参数前面需要带一个“?”,形式为“参数名=参数取值”,例如“limit=10”,表示查询不超过10条数据。
例如您需要获取IAM在“华北-北京四”区域的Token,则需使用“华北-北京四”区域的Endpoint(iam.cn-north-4.myhuaweicloud.com),并在获取用户Token的URI部分找到resource-path(/v3/auth/tokens),拼接起来如下所示。
https://iam.cn-north-4.myhuaweicloud.com/v3/auth/tokens

为查看方便,在每个具体API的URI部分,只给出resource-path部分,并将请求方法写在一起。这是因为URI-scheme都是HTTPS,同一个服务的Endpoint在同一个区域也相同,所以简洁起见将这两部分省略。
请求方法
HTTP请求方法(也称为操作或动词),它告诉服务你正在请求什么类型的操作。
- GET:请求服务器返回指定资源。
- PUT:请求服务器更新指定资源。
- POST:请求服务器新增资源或执行特殊操作。
-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资源,如删除对象等。
- HEAD:请求服务器资源头部。
- PATCH:请求服务器更新资源的部分内容。当资源不存在的时候,PATCH可能会去创建一个新的资源。
在获取用户Token的URI部分,您可以看到其请求方法为“POST”,则其请求为:
POST https://iam.cn-north-4.myhuaweicloud.com/v3/auth/tokens
请求消息头
附加请求头字段,如指定的URI和HTTP方法所要求的字段。例如定义消息体类型的请求头“Content-Type”,请求鉴权信息等。
如下公共消息头需要添加到请求中。
- Content-Type:消息体的类型(格式),必选,默认取值为“application/json”,有其他取值时会在具体接口中专门说明。
- X-Auth-Token:用户Token,可选,当使用Token方式认证时,必须填充该字段。用户Token也就是调用获取用户Token接口的响应值,该接口是唯一不需要认证的接口。
说明:
API同时支持使用AK/SK认证,AK/SK认证是使用SDK对请求进行签名,签名过程会自动往请求中添加Authorization(签名认证信息)和X-Sdk-Date(请求发送的时间)请求头。
AK/SK认证的详细说明请参见AK/SK认证。
对于获取用户Token接口,由于不需要认证,所以只添加“Content-Type”即可,添加消息头后的请求如下所示。
POST https://iam.cn-north-4.myhuaweicloud.com/v3/auth/tokens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请求消息体
请求消息体通常以结构化格式发出,与请求消息头中Content-type对应,传递除请求消息头之外的内容。若请求消息体中参数支持中文,则中文字符必须为UTF-8编码。
每个接口的请求消息体内容不同,也并不是每个接口都需要有请求消息体(或者说消息体为空),GET、DELETE操作类型的接口就不需要消息体,消息体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接口而定。
对于获取用户Token接口,您可以从接口的请求部分看到所需的请求参数及参数说明。将消息体加入后的请求如下所示,加粗的斜体字段需要根据实际值填写,其中username为用户名,domainname为用户所属的账号名称,********为用户登录密码,xxxxxxxxxxxxxxxxxx为project的名称,如“cn-north-4”,您可以从地区和终端节点获取,对应地区和终端节点页面的“区域”字段的值。
scope参数定义了Token的作用域,下面示例中获取的Token仅能访问project下的资源。您还可以设置Token作用域为某个账号下所有资源或账号的某个project下的资源,详细定义请参见获取用户Token。
POST https://iam.cn-north-4.myhuaweicloud.com/v3/auth/tokens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auth": { "identity": { "methods": [ "password" ], "password": { "user": { "name": "username", "password": "********", "domain": { "name": "domainname" } } } }, "scope": { "project": { "name": "xxxxxxxxxxxxxxxxxx" } } } }
到这里为止这个请求需要的内容就具备齐全了,您可以使用curl、Postman或直接编写代码等方式发送请求调用API。对于获取用户Token接口,返回的响应消息头中“x-subject-token”就是需要获取的用户Token。有了Token之后,您就可以使用Token认证调用其他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