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密服务 DEW
数据加密服务 DEW
- 最新动态
- 功能总览
- 产品介绍
- 计费说明
- 快速入门
- 用户指南
- 最佳实践
- API参考
- SDK参考
- 场景代码示例
-
常见问题
-
密钥管理类
- 什么是密钥管理?
- 什么是用户主密钥?
- 什么是默认密钥?
- 自定义密钥与默认密钥有什么区别?
- 什么是数据加密密钥?
- 为什么不能立即删除用户主密钥?
- 哪些云服务使用KMS加密数据?
- 华为云服务如何使用KMS加密数据?
- 信封加密方式有什么优势?
- 在KMS中创建的自定义密钥的个数是否有限制?
- 是否可以从KMS中导出用户主密钥?
- 如果自定义密钥被彻底删除,用户数据是否还可以解密?
- 如何使用在线工具加解密数据?
- 是否可以更新KMS管理的密钥?
- 在什么场景下推荐使用导入的密钥?
- 密钥材料被意外删除时如何处理?
- 默认密钥如何生成?
- 没有权限操作KMS,该如何处理?
- 如何修补OpenSSL以使用-id-aes256-wrap-pad包装非对称密钥?
- 如何修补GmSSL以使用-sms4-wrap-pad包装非对称密钥?
- KMS支持的密钥算法类型
- 请求KMS异常,错误码401,应该如何处理?
- 进行SM2签名时,如何计算SM3摘要?
- 调用encrypt-data接口,返回的密文和明文有什么关系?
- KMS如何保护创建的密钥?
- 如何使用非对称密钥对公钥对签名结果进行验签?
- 外部导入的密钥支持轮转吗?
- 密钥管理服务支持离线加解密数据吗?
- 为什么SM2算法签名结果不是64字节?
- 如何将原始EC私钥转换成PKCS8格式的私钥对象?
- 如何将原始SM2私钥转换成PKCS8格式的私钥对象?
- 凭据管理类
-
密钥对管理类
- 密钥对的配额是多少?
- 如何创建密钥对?
- 什么是私有密钥对和账号密钥对?
- 导入通过PuTTYgen工具创建的密钥对失败如何处理?
- 使用IE9浏览器无法导入密钥对如何处理?
- 如何使用私钥登录Linux弹性云服务器?
- 如何通过私钥获取Windows弹性云服务器的登录密码?
- 绑定密钥对失败如何处理?
- 替换密钥对失败如何处理?
- 重置密钥对失败如何处理?
- 解绑密钥对失败如何处理?
- 替换密钥对后,服务器需要重启吗?
- 关闭弹性云服务器的密码登录方式后如何重新开启?
- 解绑密钥对后用户无法登录ECS时如何处理?
- 私钥不慎遗失怎么办?
- 如何转换私钥文件格式?
- 密钥对在创建主机成功之后可以更改吗?
- 密钥对是否支持多用户共享?
- 如何获取密钥对的私钥或公钥文件?
- 账号密钥首次创建、首次升级时系统报错如何处理?
- 私有密钥对升级账号密钥对后,会占用账号密钥对配额吗?
- 用户联邦身份登录时,私有密钥对升级账号密钥对之后,为什么私有密钥对会不可见?
- 专属加密类
- 计费类
- 通用类
-
密钥管理类
- 视频帮助
- 文档下载
- 通用参考
链接复制成功!
跨Region容灾加解密
应用场景
当单Region加解密出现服务侧故障时,无法再对数据进行加解密操作,用户可以通过密钥管理服务(Key Management Service,KMS)实现跨Region容灾加解密,保证业务不中断。
解决方案
当一个或多个Region的KMS服务出现故障,只要密钥环中存在一个可用的Region即可完成加解密。
跨Region密钥支持同时使用多个Region的主密钥对一个数据加密,生成唯一的数据密文。解密使用的密钥环,可以使用加密数据时相同的密钥环,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密钥环,此时解密密钥环只需包含一个或多个加密密钥环中使用的可用的用户主密钥。
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
- 获取AK/SK:
- 获取region相关信息。
- 登录管理控制台。
- 鼠标移动至右上方的用户名,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我的凭证”。
- 获取“项目ID”(PROJECT_ID)和“项目”(REGION)。
图1 获取项目ID和项目
- 单击页面左侧
,选择“安全与合规 > 数据加密服务”,默认进入“密钥管理”界面。
- 获取当前Region需要使用的主密钥ID(KEYID)。
图2 获取主密钥ID
- 使用密钥环加解密。
public class KmsEncryptionExamp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ACCESS_KEY = System.getenv("HUAWEICLOUD_SDK_AK");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SECRET_ACCESS_KEY = System.getenv("HUAWEICLOUD_SDK_SK");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PROJECT_ID_1 = "<projectId1>";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REGION_1 = "<region1>";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KEYID_1 = "<keyId1>";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PROJECT_ID_2 = "<projectId2>";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REGION_2 = "<region2>";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KEYID_2 = "<keyId2>"; // 需要加密的数据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PLAIN_TEXT = "Hello Worl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主密钥列表 List<KMSConfig> kmsConfigList = new ArrayList<>(); kmsConfigList.add(new KMSConfig(REGION_1, KEYID_1, PROJECT_ID_1)); kmsConfigList.add(new KMSConfig(REGION_2, KEYID_2, PROJECT_ID_2)); // 构建加密相关信息 HuaweiConfig multiConfig = HuaweiConfig.builder().buildSk(SECRET_ACCESS_KEY) .buildAk(ACCESS_KEY) .buildKmsConfig(kmsConfigList) .buildCryptoAlgorithm(CryptoAlgorithm.AES_256_GCM_NOPADDING) .build(); // 选择密钥环 KMSKeyring keyring = new KmsKeyringFactory().getKeyring(KeyringTypeEnum.KMS_MULTI_REGION.getType()); HuaweiCrypto huaweiCrypto = new HuaweiCrypto(multiConfig).withKeyring(keyring); // 加密上下文 Map<String, String> encryptContextMap = new HashMap<>(); encryptContextMap.put("key", "value"); encryptContextMap.put("context", "encrypt"); // 加密 CryptoResult<byte[]> encryptResult = huaweiCrypto.encrypt(new EncryptRequest(encryptContextMap, PLAIN_TEXT.getBytes(StandardCharsets.UTF_8))); // 解密 CryptoResult<byte[]> decryptResult = huaweiCrypto.decrypt(encryptResult.getResult()); Assert.assertEquals(PLAIN_TEXT, new String(decryptResult.getResult())); } }
父主题: 密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