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云服务器 ECS

 

弹性云服务器(Elastic Cloud Server)是一种可随时自助获取、可弹性伸缩的云服务器,帮助用户打造可靠、安全、灵活、高效的应用环境,确保服务持久稳定运行,提升运维效率

 
 

    idc 呼叫中心云服务器 更多内容
  • 购买呼叫中心

    购买呼叫中心 操作步骤 登录华为云。 选择“ > > 服务列表> 企业应用 > 云客服”。 选择“购买呼叫中心”,具体计费详情可单击界面提示“了解计费详情”。 关键参数如下: 呼叫中心实例名称:支持自定义,需保持唯一。 计费模式:包年/包月,按需计费。 包年/包月是预付费模式,按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添加呼叫中心实例

    服务列表> 企业应用 > 云客服”。 选择“呼叫中心实例管理”。 创建呼叫中心实例。 单击“新建呼叫中心实例”进入选择号码界面。 选中可用的号码资源,如果多选,请指定一个号码为默认的外呼主叫号码。 号码资源用于呼叫中心作为热线电话号码,接听客户来电,或外呼时作为主叫号码显示在客户侧。 如果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呼叫中心咨询

    呼叫中心咨询 呼叫中心录音备份时间最长是不是15天? 录音文件管理是按您创建呼叫中心实例时设置的。备份时间分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 如何查找租户ID? 登录呼叫中心,选择“渠道配置 > 呼叫中心配置 > 基本信息”,进入基本信息页面,查看租间ID。 如何处理Chrome浏览器提示Flash版本过低?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呼叫中心配置类

    呼叫中心配置类 座席管理 技能队列管理 号码管理 IVR流程管理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管理IDC离线资源

    单击“确认”。 完成IDC离线资源编辑。 删除IDC离线资源 登录云运维中心。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资源管理 > 应用资源管理”。 在左侧云厂商列选择“IDC离线资源”。 选择需要编辑的资源类型。 默认选择“物理机”。 单击操作列“删除”。 单击“确定”。 完成IDC离线资源删除。 父主题: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IDC上云成本对比

    默认值10,1≤取值范围≤20,取整数。 设置“ 服务器 ”区域参数,具体参数说明参见表2。 表2 设置服务器参数 参数 说明 CPU总核数 环境中需要迁移的服务器CPU数量。默认值1000个,1≤取值范围≤99,999,999。 高性能CPU比例 如数据库、流媒体、消息服务器、推理等(C3),华为云对应规格:C7等,默认值为20%。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跨云跨IDC

    跨云跨IDC 当需要纳管的资源不在当前region下时,可通过VPN、专线等方式打通网络之后,以跨云跨IDC的方式完成应用纳管。例如,从华南广州region通过VPN网络纳管新加坡国际站的资源;从上海1通过专线纳管线下私有云接入进来的资源;从北京4通过公网IP纳管其他云厂商平台上的虚拟机资源。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云下IDC通过华为云内网访问云上资源总流程

    云下IDC通过华为云内网访问云上资源总流程 本实践以云下IDC访问云上VPC内的 云服务器 为例。 根据用户业务需求,云下IDC与云上VPC通过云专线互通后,需要在不使用公网的情况下,实现云下IDC访问云上VPC内的云服务器。 本最佳实践的操作流程请参见图1。 图1 操作流程 父主题: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验证网络互通情况

    验证网络互通情况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弹性云服务器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本示例是通过管理控制台远程登录(VNC方式)。 在弹性云服务器的远程登录窗口,执行以下命令,验证网络互通情况。 执行以下命令,验证VPC网络互通情况。 ping 弹性云服务器IP地址 以登录e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云专线最佳实践汇总

    道。 用户通过虚拟网关负载冗余方式访问VPC 云专线DC 虚拟私有云VPC 弹性云服务器E CS 为了提升本地IDC上云的网络性能以及可靠性,用户可以同时部署两条专线,均可以连通云上VPC和线下IDC的网络。两条DC链路形成负载均衡。 当两条DC链路网络均正常,同时工作可提升网络传输能力。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探针接入跨云IDC-主机

    探针接入跨云IDC-主机 本章节指导您将探针接入跨云IDC-主机。 操作步骤 登录MAS控制台。 单击“混沌工程>探针管理”,进入“探针管理”页面。 在“我的应用”栏下选择所需安装的应用,该应用已纳管跨云IDC-主机资源。 选择“跨云IDC-主机”页签。 单击操作列“安装探针”。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查询指定呼叫中心下所有VDN的信息

    figures/vdns 其中,公有云环境请联系管理员获取,ip为CC-CMS服务器地址,port为CC-CMS服务器的HTTPS端口号。 非公有云环境如果配置了NSLB服务,ip请填写NSLB的服务器地址,port为CC-CMS服务在NSLB映射的HTTPS端口号。 请求说明 表1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本地IDC集群迁移上云流程

    本地IDC集群迁移上云流程 UCS容器迁移支持将本地IDC自建的Kubernetes集群应用迁移到UCS华为云集群或本地集群,实现应用程序的云端部署和运维管理。迁移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迁移流程 主要包含四个步骤: 集群评估 在这个阶段,您将根据源集群的现状来评估适合迁移的目标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通过第三方防火墙实现VPC和云下数据中心互访流量清洗

    假设用户业务部署在VPC1、VPC2、VPC3及本地IDC中,并且需要在云上使用第三方虚拟化防火墙。用户可以将第三方虚拟化防火墙配置在VPC2的弹性云服务器中,使用对等连接及路由规则将VPC间进行连通。同时,在VPC3中创建云专线,使云上VPC与云下IDC实现连通。 实现方式如下: 图1 场景示意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企业路由器最佳实践汇总

    和线下IDC通信。 当其中一条DC链路故障时,VPC1和VPC2可以通过另外一条DC链路和线下IDC通信。 混合云组网 通过企业路由器构建DC双链路主备混合云组网(全域接入网关DGW) 企业路由器ER 云专线DC(全域接入网关DGW) 虚拟私有云VPC 弹性云服务器 ECS 云专线(Direct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VPN双链路互备混合云组网构建步骤

    步骤四:验证DC链路的通信情况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ecs-demo。 弹性云服务器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本示例是通过管理控制台远程登录(VNC方式)。 执行以下命令,验证业务VPC与IDC是否可以通过ER通信。 ping IDC侧任意一个IP地址 命令示例: ping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跨云跨IDC安装UniAgent

    跨云跨IDC安装UniAgent 接入主机 接入自建K8S 父主题: UniAgent探针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直连VPC组网迁移实施步骤

    在ER默认路由表中创建关联。 在ER默认路由表中创建传播,并自动学习IDC侧的路由信息。 需要执行以下步骤连通DC后,才可以在ER路由表中查看到IDC侧的路由信息。 (可选)在线下IDC侧网络设备上进行配置,使IDC的网络流量可以通过新的虚拟接口VIF-B01或者指定的虚拟接口访问云上资源。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VPN双链路互备混合云组网构建步骤

    步骤四:验证DC链路的通信情况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ecs-demo。 弹性云服务器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本示例是通过管理控制台远程登录(VNC方式)。 执行以下命令,验证业务VPC与IDC是否可以通过ER通信。 ping IDC侧任意一个IP地址 命令示例: ping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通过企业路由器和中转VPC构建组网实施步骤

    ,其中: 10.10.0.0:IDC侧子网。 255.255.0.0:IDC侧子网掩码。 步骤五:验证VPC和IDC的通信情况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执行以下步骤,验证业务VPC与IDC通信情况。 弹性云服务器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本示例是通过管理控制台远程登录(VNC方式)。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企业路由器和全域接入网关混合云组网构建步骤

    10.1.123.0:IDC侧子网。 255.255.255.0:IDC侧子网掩码。 步骤四:验证网络通信情况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弹性云服务器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本示例是通过管理控制台远程登录(VNC方式)。 在弹性云服务器的远程登录窗口,执行以下命令,验证网络互通情况。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
提示

您即将访问非华为云网站,请注意账号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