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华为云为您提供售后支持、技术服务、售后服务、备案服务和投诉服务,您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邮件服务器协议 更多内容
  • 如何创建邮件组?

    如何创建邮件组? 创建邮件组后,可生成一个专属的电子邮件地址,向该地址发送邮件时,该邮件组下所有成员的邮箱都可以收到邮件。如有部门或全员通知类邮件,则可通过设定的邮件组进行发送。管理员可在“邮箱账号-邮件组”中查看所有创建的邮件组信息。如下所示: 2. 创建邮件组:可创建动态邮件组或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邮件导入与导出

    邮件导入与导出 本地存档的EML格式邮件或压缩包(解压后的文件为EML格式),可通过批量导入至系统文件夹(收件箱、草稿箱、已发送)及其他自定义文件夹后查看。 如需本地存储邮件,可选择指定的邮件或直接导出具体文件夹下的所有邮件,进行备份。 父主题: 读信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邮件外发

    配置邮件外发 邮件 服务器 ,为改密提示和消息告警等通知提供邮件发送服务。 根据需求设置私有邮箱服务器或是公共邮箱服务器,并可测试所填写服务器信息是否有效。 目前支持两种发送方式,分别为SMTP和Exchange,其中Exchange仅支持Exchange2010版本。 本小节主要介绍如何配置系统邮件外发。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邮件列表

    邮件列表 支持用户筛选未读、有/无附件、已回复、已转发邮件邮件默认按照收发件时间倒叙展示,支持用户切换为按发件人、按主题排序; 邮件按照时间排序时,支持根据天、周、月的目录维度查找邮件; 支持用户在邮件列表中快捷执行删除操作; 支持批量操作邮件(移动到、标记为、删除),右键单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设置邮件通知

    在“选择实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需要设置邮件通知的实例。 设置邮件通知,相关参数说明如表1所示。 图1 设置邮件通知 表1 邮件通知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取值样例 邮件通知 开启或关闭邮件通知。数据库安全审计默认开启邮件通知,当数据库发生设置的告警事件或生成报表时,数据库安全审计将发送通知邮件。 :开启 :关闭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修改邮件地址

    修改邮件地址 华为云客户可能同时拥有华为云账号邮件地址和华为账号邮件地址,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相同。 以下场景修改邮件地址,请参见修改华为账号邮件地址。 华为云账号邮件地址和华为账号邮件地址一致。 华为云账号邮件地址和华为账号邮件地址不一致,但升级同步成功。 新注册的华为账号或者已注册但未开通华为云业务的华为账号。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删除消息邮件配置

    删除消息邮件配置 功能介绍 删除消息邮件配置 URI DELETE /v1/{project_id}/messages/email-server-config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华为云项目ID,您可以从获取项目ID中获取。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设置消息邮件配置

    设置消息邮件配置 功能介绍 设置消息邮件配置 URI PUT /v1/{project_id}/messages/email-server-config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华为云项目ID,您可以从获取项目ID中获取。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设置用户邮件配置

    设置用户邮件配置 功能介绍 设置用户邮件配置 URI PUT /v1/{project_id}/messages/email-client-config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华为云项目ID,您可以从获取项目ID中获取。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对接SMTP发送邮件

    对接SMTP发送邮件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简称SMTP),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在AstroZero中应用通过与SMTP对接,实现邮件发送功能。 创建SMTP连接器 参考登录AstroZero新版应用设计器中操作,进入应用设计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重新发送邮件

    重新发送邮件 功能介绍 该接口用于重新发送邮件。 调试 您可以在 API Explorer 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2/{project_id}/users/{user_id}/resend-email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网易邮箱大师客户端绑定华为云企业邮箱

    同IMAP协议配置: POP服务器:pop3.sparkspace.huaweicloud.com 端口:995(加密:需选择SSL/TLS) 服务器备份,建议服务器邮件不自动删除,否则服务器上的邮件可能会定期自动删除。 3. 完成配置后,即可使用该客户端收发邮件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检查企业自定义邮箱设置是否正确?

    选择【IMAP】协议。 填写【接收服务器地址】和【接收服务器端口】,点击【下一步】。 注:接收服务器地址,一般会自动给出,先验证通道加密端口993,如果不行就用通道不加密端口143。 如果993和143都提醒连接服务器失败就表明,客户企业邮件后端未开启IMAP协议,需要和客户邮箱管理员确认是否开启了IMAP协议。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在AstroZero服务编排、工作流或脚本中,邮件发送功能不可用?

    在AstroZero服务编排、工作流或脚本中,邮件发送功能不可用? 问题描述 在应用开发页面,提示您的租户没有配置默认邮件服务器地址,详情如下图所示。 图1 界面提示 解决方法 AstroZero开发环境没有为您设置默认的邮件服务器,需要您参考如下操作进行手动设置。设置后,应用中涉及的邮件发送功能即可正常使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终端通用配置SIP参数注册说明

    启用SIP: 启用 传输协议: TLS (传输协议选择TLS,不支持UDP) 注册器服务器: huaweicloud.com SIP代理服务器: sip2-ec.huaweicloud.com:5061 (配置邮件短信下发的SIP服务器地址主站点,以邮件短信下发为准,若友商终端不支持 域名 ,可配置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移动端IOS 自带邮件应用绑定华为云企业邮箱

    添加账户,请选择“其他”账户,添加邮件账户,输入邮件地址,密码为客户端专有密码 4. 进入新账户配置页面,协议建议选择IMAP (可同步全部邮件数据),如选择POP类型,只能同步收件箱数据。电子邮件与用户名请输入邮箱地址,密码请输入客户端专有密码。 如选择IMAP协议,收件服务器主机名为imap.sparkspace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协议回放

    “查看更多”,在“体验详情”弹窗中单击“查看详情”后,单击任意一条失败记录操作列的,进入该用户的协议回放页面。 右上方单击,设置协议回放的时间窗。 查看当前时间窗内的用户接入过程协议回放详情。 基本信息 查看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用户名和用户MAC。可单击基本信息中的头像或进行用户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删除协议

    删除协议 功能介绍 该接口可以用于管理员删除协议。 该接口可以使用全局区域的Endpoint和其他区域的Endpoint调用。IAM的Endpoint请参见:地区和终端节点。 调试 您可以在API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 URI DELETE /v3/OS-FEDERAT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终端分组

    择此项,终端注册到邮件服务器时,需要导入根证书,请参见“服务器和CA证书”。 选择“None”时,存在安全风险。请根据邮件服务器的加密类型选择“TLS”或“STARTTLS”。 邮件服务器地址 设置邮件服务器的IP地址或域名。 邮件服务器端口 终端与邮件服务器通信的端口。 邮箱地址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Polycom终端注册到华为云会议平台

    6000/7000参数配置说明 参数 配置说明 代理服务器 填写邮件/短信下发的SIP服务器主站点地址。 传输协议 选择“TLS”。 用户名 填写邮件/短信下发的SIP号码,填写格式为“+99111******@huaweicloud.com”。 域用户名 密码 勾选后可填写邮件/短信获取的SIP密码。 Polycom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更改邮件默认签名?

    如何更改邮件默认签名? 打开 WeLink ,点击“左上角头像>设置>应用设置>邮件>邮件签名”编辑个性签名。 父主题: 邮件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