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开发平台ModelArts 

ModelArts是面向开发者的一站式AI开发平台,为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提供海量数据预处理及半自动化标注、大规模分布式Training、自动化模型生成,及端-边-云模型按需部署能力,帮助用户快速创建和部署模型,管理全周期AI工作流。

 
 

    机器学习回归聚类 更多内容
  • 概述

    征的多行样本进行可信联邦学习,联合建模。 模型评估 评估训练得出的模型权重在某一数据集上的预测输出效果。 纵向联邦机器学习 纵向联邦机器学习,适用于参与者训练样本ID重叠较多,而数据特征重叠较少的情况,联合多个参与者的共同样本的不同数据特征进行可信联邦学习,联合建模。 概念术语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分子属性预测

    在输出结果页面左上角单击“聚类分析”后,系统开始进行分析,同时显示“聚类分析中”。 图5 聚类分析 待聚类分析完成后,单击“查看聚类结果”。进入聚类结果页。 图6 查看聚类结果 在聚类结果页面,可以查看每个聚类的分子数量等信息。 单击某个聚类的操作列的“查看详情”,即可进入聚类详情页面,聚类详情页支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可信智能计算服务 TICS

    已发布区域:北京四、北京二 如何创建多方安全计算作业? 可信联邦学习作业 可信联邦学习作业是 可信智能计算服务 提供的在保障用户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多方数据实现的联合建模,曾经也被称为联邦机器学习。 横向联邦机器学习 横向联邦机器学习,适用于参与者的数据特征重叠较多,而样本ID重叠较少的情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方案概述

    该解决方案基于华为云对话机器服务,通过构建多场景问答知识库和多轮对话技能,高效训练机器人模型,实现机器人自主识别用户意图,快速返回天气查询结果。创建的机器人支持对接至微信公众号,进行问答交互,实现在移动端零成本构建智能问答机器人。 方案架构 方案一:在对话机器服务中创建对话流程,识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ModelArts与DLS服务的区别?

    ModelArts与DLS服务的区别? 深度学习服务(DLS)是基于华为云强大高性能计算提供的一站式深度学习平台服务,内置大量优化的网络模型,以便捷、高效的方式帮助用户轻松使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灵活调度按需服务化方式提供模型训练与评估。 但是,DLS服务仅提供深度学习技术,而ModelA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背景信息

    ,帮助开发者快速了解MLS的基本能力。 如果您想快速了解MLS的建模过程,您可以参考使用MLS预置算链进行机器学习建模章节,一键运行预置算链完成建模。 如果您了解如何从0到1在MLS上新建1条算链并完成建模,您可以参考从0到1利用ML Studio进行机器学习建模章节。该教程可以帮助您全面了解ML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查询分子优化作业详情

    value_range ValueRange object 区间上下限,仅回归型存在。 description String 模型描述信息。 表17 ValueRange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lower Float 区间下限,仅回归型存在。 upper Float 区间上限,仅回归型存在。 表18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分子对接

    在输出结果页面左上角单击“聚类分析”后,系统开始进行分析,同时显示“聚类分析中”。 待聚类分析完成后,单击“查看聚类结果”。进入聚类结果页。 在聚类结果页面,可以查看每个聚类的分子数量等信息。 图15 查看聚类结果 单击某个聚类的操作列的“查看详情”,即可进入聚类详情页面,聚类详情页支持以卡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什么是应用性能管理服务

    行综合判断。 找到应用性能瓶颈后,可以通过CodeArts PerfTest(性能测试 )关联分析生成性能报表。 通过智能算法学习历史指标数据,APM多维度关联分析异常指标,提取业务正常与异常时上下文数据特征,通过聚类分析找到问题根因。 产品优势 非侵入式性能数据采集,无需修改业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删除机器人

    如何删除机器人 试用版本机器人 对于试用版本的智能问答机器人,可以通过“删除”操作将机器人删除,删除后不支持恢复。 图1 删除试用机器人 包周期版本机器人 对于包周期计费的智能问答机器人,可执行“退订”操作。 登录对话机器人服务管理控制台。 在控制台中选择“费用与成本”。 进入费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问答机器人

    创建问答机器人 对话机器人提供免费试用版问答机器人,供您体验完整的机器人功能。试用机器人默认为专业版,1路,14天有效期。 前提条件 已注册华为云账号,并完成实名认证,账号不能处于欠费、冻结、被注销等异常状态。 创建问答机器人 登录对话机器人服务管理控制台,在控制台左上角选择“华北-北京四”区域。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机器人跟踪

    配置机器人跟踪 前提条件 存在已发布的IVR流程且配有转移图元。 操作步骤 以租户管理员角色登录客户服务云,选择“配置中心 > 机器人管理>流程配置 ”,进入管理界面。 选择“系统管理>系统设置”界面,选择跟踪设置页签。 机器人跟踪单击“”,进入机器人跟踪配置页面。 选择机器人接入码,单击“确定”,接入码配置完成。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测试机器人

    测试机器人 操作步骤 选择“配置中心>机器人管理>流程配置”,进入流程配置界面。 选择“智能机器人”。在需要测试的接入码最后一列单击“呼叫测试”。 在弹出的测试对话窗口中单击“开始呼叫”,开始测试机器人。 图1 测试机器人 父主题: 配置一个预约挂号机器人(任务型对话机器人)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靶点口袋分子设计

    在输出结果页面左上角单击“聚类分析”后,系统开始进行分析,同时显示“聚类分析中”。 图9 聚类分析 待聚类分析完成后,单击“查看聚类结果”。进入聚类结果页。 图10 查看聚类结果 在聚类结果页面,可以查看每个聚类的分子数量等信息。 单击某个聚类的操作列的“查看详情”,即可进入聚类详情页面,聚类详情页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华为人工智能工程师培训

    low2.0实战 深度学习预备知识 介绍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的分类、整体流程、常见算法,超参数和验证集,参数估计、最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估计 深度学习概览 介绍神经网络的定义与发展,深度学习的训练法则,神经网络的类型以及深度学习的应用 图像识别、 语音识别 机器翻译编程实验 与图像识别、语言识别、机器翻译编程相关的实验操作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ML Studio快速入门

    ML Studio快速入门 背景信息 使用MLS预置算链进行机器学习建模 从0到1利用ML Studio进行机器学习建模 父主题: ML Studio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HCIA-AI

    200USD 考试内容 HCIA-AI V3.0考试包含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华为昇腾AI体系、华为AI全栈全场景战略知识等内容。 知识点 人工智能概览 10% 机器学习概览 20% 深度学习概览 20% 业界主流开发框架 12% 华为AI开发框架MindSpore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新建联邦学习作业

    状态码: 200 新建联邦学习作业成功 { "job_id" : "c098faeb38384be8932539bb6fbc28d3" } 状态码 状态码 描述 200 新建联邦学习作业成功 401 操作无权限 500 内部 服务器 错误 父主题: 可信联邦学习作业管理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决策树回归特征重要性

    "helpTip":""} "min_instances_per_node": 1, # @param {"label":"min_instances_per_node","type":"integer","required":"false","range":"(0,2147483647]"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启动智能任务

    集,不支持启动主动学习和自动分组任务,支持预标注任务。 “智能标注”是指基于当前标注阶段的标签及图片学习训练,选中系统中已有的模型进行智能标注,快速完成剩余图片的标注操作。“智能标注”又包含“主动学习”和“预标注”两类。 “主动学习”表示系统将自动使用半监督学习、难例筛选等多种手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排序策略-离线排序模型

    行更新。 学习率:优化算法的参数,决定优化器在最优方向上前进步长的参数。默认0.001。 初始梯度累加和:梯度累加和用来调整学习步长。默认0.1。 ftrl:Follow The Regularized Leader 适用于处理超大规模数据的,含大量稀疏特征的在线学习的常见优化算法。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