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缓存服务 Redis

分布式缓存服务(简称DCS)业界首个支持Arm和x86双架构的Redis云服务,支持双机热备的HA架构,提供单机、主备、Proxy集群、Cluster集群、读写分离实例类型,满足高读写性能场景及弹性变配的业务需求

价格低至¥0.007/小时起

    redis-cli 缓存 更多内容
  • 使用SSH隧道代理实现公网访问DCS

    图3 创建隧道 配置本地IP为127.0.0.1后,启动隧道。 图4 启动隧道 本地电脑打开Redis客户端,以Redis命令行界面为例。连接DCS缓存实例,命令如下: Redis-cli -h 127.0.0.1 -p 3306 -a {password} 参数说明: -h 主机名:localhost或者127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使用Redis-Shake工具迁移自建Redis Cluster集群

    使用Redis-Shake工具迁移自建Redis Cluster集群 RedisShake是一款开源的Redis迁移工具,支持Cluster集群的在线迁移与离线迁移(备份文件导入)。DCS Cluster集群与Redis Cluster集群设计一致,数据可平滑迁移。 本文以Lin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使用Redis-Shake工具迁移自建Redis Cluster集群

    使用Redis-Shake工具迁移自建Redis Cluster集群 RedisShake是一款开源的Redis迁移工具,支持Cluster集群的在线迁移与离线迁移(备份文件导入)。DCS Cluster集群与Redis Cluster集群设计一致,数据可平滑迁移。 本文以Lin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自建Redis迁移至DCS

    自建Redis迁移至DCS 使用在线迁移自建Redis 使用备份文件迁移自建Redis 使用Redis-cli迁移自建Redis(AOF文件) 使用Redis-cli迁移自建Redis(RDB文件) 使用Redis-Shake工具迁移自建Redis Cluster集群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提前发现大Key和热Key?

    使用DCS自带的大Key和热Key分析工具进行分析 请参考分析Redis实例大Key和热Key。 通过redis-cli的bigkeys和hotkeys参数查找大Key和热Key Redis-cli提供了bigkeys参数,能够使redis-cli以遍历的方式分析Redis实例中的所有Key,并返回Key的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自建Redis迁移至DCS

    自建Redis迁移至DCS 使用在线迁移自建Redis 使用备份文件迁移自建Redis 使用Redis-cli迁移自建Redis(AOF文件) 使用Redis-cli迁移自建Redis(RDB文件) 使用Redis-Shake工具迁移自建Redis Cluster集群 父主题: 迁移实例数据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刷新缓存任务

    创建刷新缓存任务 功能介绍 创建刷新缓存任务。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URI POST /v1.0/cdn/content/refresh-tasks 表1 Quer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enterprise_project_id 否 String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管理向量索引缓存

    管理向量索引缓存 CSS的向量检索引擎使用C++实现,使用的是堆外内存,该插件提供了接口对向量索引的缓存进行管理。 查看缓存统计信息 GET /_vector/stats 在向量插件实现中,向量索引与Lucene其他类型索引一样,每一个segment构造并存储一份索引文件,在查询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扩容缓存实例

    扩容缓存实例 功能介绍 用户可以为状态为“运行中”的RedisMemcached缓存实例进行扩容和实例类型从单机升级为主备操作。 URI POST /v1.0/{project_id}/instances/{instance_id}/extend 参数说明见表1。 表1 参数说明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分布式缓存(Redis)

    分布式缓存Redis) 分布式缓存Redis)包含“String附加字符串”、“Hash删除域”、“删除键”、“List删除表头元素”等执行动作。 连接参数 分布式缓存(Redis)连接器使用IAM认证,连接参数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连接参数说明 名称 必填 说明 示例值/默认值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使用Nginx实现公网访问DCS

    使用Nginx实现公网访问DCS 当前,华为云DCS的Redis 4.0、Redis 5.0以及Redis 6.0版本不支持绑定弹性IP,无法直接通过公网访问。 本章节主要介绍通过跳板机访问VPC内Redis 4.0/5.0/6.0单机、主备、读写分离、Proxy集群实例的操作,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成长地图

    效数据读写。 连接Redis Redis-cli连接 Web CLI连接 多语言连接 05 实践 您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将Redis应用到具体业务中,提升业务效率。 应用 Redis典型应用场景 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 实现Redis实现排行榜功能 Redis使用规范 06 API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预热缓存任务

    创建预热缓存任务 功能介绍 创建预热任务。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URI POST /v1.0/cdn/content/preheating-tasks 表1 Quer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enterprise_project_id 否 String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刷新缓存任务

    创建刷新缓存任务 功能介绍 创建刷新缓存任务。 URI POST /v1.0/cdn/refreshtasks 参数说明请参见表1。 表1 参数说明 名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enterprise_project_id 否 String 当用户开启企业项目功能时,该参数生效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状态码缓存时间

    入域名配置页面。 选择“缓存配置”页签。 单击“状态码缓存时间”下方的“添加”按钮。 图1 添加状态码缓存时间 表1 参数说明 配置项 描述 示例 状态码 需要缓存在状态码。 404 缓存时间 状态码在CDN节点的缓存时间。 如果时间设置为0,即为不缓存状态码。 最长可设置365天。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缓存实例

    是 String 缓存引擎:Redis。 engine_version 否 String 缓存版本。 Redis缓存引擎,取值为4.0、5.0、6.0。 capacity 是 Float 缓存容量(G Byte) Redis4.0、Redis5.0和Redis6.0基础版:单机和主备类型实例取值:0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缓存刷新和缓存预热提示用户权限不足

    缓存刷新和缓存预热提示用户权限不足 如果您在进行缓存刷新和缓存预热操作时提示权限不足,可参照以下方法排查: 如果您使用的是IAM子账号登录,请先确认您的IAM子账号是否具有刷新预热的操作权限:CDN RefreshAndPreheatAccess。子账号的操作权限可向主账号管理员申请开通。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缓存刷新和缓存预热有什么区别?

    缓存刷新和缓存预热有什么区别? 缓存刷新和缓存预热的区别如下所示: 缓存刷新:提交缓存刷新请求后,CDN节点的缓存内容将会被强制过期。当用户向CDN节点请求资源时,CDN会直接回源站请求对应的资源返回给用户,并将其缓存缓存预热:提交缓存预热请求后,源站将会主动将对应的资源缓存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通过SSL方式连接实例

    性云服务器的内容。 获取Redis客户端。 方法一: 通过如下命令,下载Redis客户端。 wget https://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6.2.6.tar.gz 方法二: 下载Redis客户端,并将Redis客户端安装包上传到弹性云服务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元数据缓存相关

    元数据缓存相关 元数据缓存文件存于何处?如何清理?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预热缓存任务

    创建预热缓存任务 功能介绍 创建预热任务。 URI POST /v1.0/cdn/preheatingtasks 参数说明请参见表1。 表1 参数说明 名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enterprise_project_id 否 String 当用户开启企业项目功能时,该参数生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