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与数据集成平台 ROMA Connect
应用与数据集成平台 ROMA Connect
- 最新动态
- 功能总览
- 产品介绍
- 计费说明
- 快速入门
-
用户指南
- 开始使用ROMA Connect
- 实例管理
- 集成应用管理
-
数据源管理
- ROMA Connect支持的数据源
- 接入API数据源
- 接入ActiveMQ数据源
- 接入ArtemisMQ数据源
- 接入DB2数据源
- 接入DIS数据源
- 接入DWS数据源
- 接入DM数据源
- 接入Gauss100数据源
- 接入FTP数据源
- 接入HL7数据源
- 接入HANA数据源
- 接入HIVE数据源
- 接入LDAP数据源
- 接入IBM MQ数据源
- 接入Kafka数据源
- 接入MySQL数据源
- 接入MongoDB数据源
- 接入MQS数据源
- 接入MRS Hive数据源
- 接入MRS HDFS数据源
- 接入MRS HBase数据源
- 接入MRS Kafka数据源
- 接入OBS数据源
- 接入Oracle数据源
- 接入PostgreSQL数据源
- 接入Redis数据源
- 接入RabbitMQ数据源
- 接入RocketMQ数据源
- 接入SAP数据源
- 接入SNMP数据源
- 接入SQL Server数据源
- 接入GaussDB(for MySQL)数据源
- 接入WebSocket数据源
- 接入自定义数据源
- 数据集成指导
- 服务集成指导
- 服务集成指导(旧版界面)
- 消息集成指导
- 设备集成指导
- 应用业务模型使用指导
- 扩大资源配额
- 查看审计日志
- 查看监控指标
- 权限管理
- 用户指南(新版)
- 最佳实践
-
开发指南
- 数据集成开发指导
-
服务集成开发指导
- 开发说明
- API调用认证开发(APP认证)
- API调用认证开发(IAM认证)
-
自定义后端开发(函数后端)
- 函数后端脚本开发说明
- AesUtils类说明
- APIConnectResponse类说明
- Base64Utils类说明
- CacheUtils类说明
- CipherUtils类说明
- ConnectionConfig类说明
- DataSourceClient类说明
- DataSourceConfig类说明
- ExchangeConfig类说明
- HttpClient类说明
- HttpConfig类说明
- JedisConfig类说明
- JSON2XMLHelper类说明
- JSONHelper类说明
- JsonUtils类说明
- JWTUtils类说明
- KafkaConsumer类说明
- KafkaProducer类说明
- KafkaConfig类说明
- MD5Encoder类说明
- Md5Utils类说明
- QueueConfig类说明
- RabbitMqConfig类说明
- RabbitMqProducer类说明
- RedisClient类说明
- RomaWebConfig类说明
- RSAUtils类说明
- SapRfcClient类说明
- SapRfcConfig类说明
- SoapClient类说明
- SoapConfig类说明
- StringUtils类说明
- TextUtils类说明
- XmlUtils类说明
- 自定义后端开发(数据后端)
- 后端服务签名校验开发
- 消息集成开发指导
- 设备集成开发指导
-
API参考
- 使用前必读
- API概览
- 如何调用API
- 公共资源API
- 数据集成API
- 服务集成API
- 消息集成API
- 设备集成API
- 应用示例
- 权限和授权项
- 附录
- 历史API
- 修订记录
- SDK参考
-
常见问题
- 实例管理
-
数据集成
-
数据集成普通任务
- FDI各类数据库支持哪些数据类型?
- 跟踪号是什么,能跟踪到数据吗?
- FDI任务是否支持清空目标表?
- FDI任务只能采集单张表到单张表吗?
- 用户创建的FDI任务,同一账号的其他用户可见吗?
- FDI通过公网对接其他租户的MRS HIVE如何配置?
- 从OBS解析文件到RDS数据库,采集过一次后,后面采集会进行更新吗?
- OBS源端的CSV文件解析到关系型数据库时,列的值不对怎么办?
- MRS Hive目标字段和源端字段数据类型不匹配时,数据是否能集成到目标端?
- MRS Hive、MRS HBase和MongoDB的Mapping映射手动输入时,是否区分大小写?
- MRS Hive是否支持分区?
- 源端API类型数据源自定义周期如何设置?
- SAP是否支持分页读取视图?
- 数据集成组合任务
-
数据集成普通任务
- 服务集成
- 消息集成
- 设备集成
-
故障排除
-
数据集成任务
- MRS Hive目标端写入时出现数据乱码
- MRS Hive写入时数据全部写在第一个字段里
- 目标端任务报任务运行超时
- MySQL到MRS Hive时目标端报“could only be written to 0 of the 1 minReplication nodes. There are 2 datanode(s) running and 2 node(s) are excluded in this operation”错误
- Mysql到Mysql时源端报“Illegal mix of collations for operation 'UNION'”错误
- 源端Mysql增量采集每小时执行一次时部分数据丢失
- API到MySQL时源端报“401 unauthorized”错误
- Kafka集到Mysql目标端报“cannot find record mapping field”错误
- API到MySQL的定时任务时会出现源端报“connect timeout”错误
- Kafka到Mysql的实时任务时,MQS中的Topic下有数据,但是FDI任务没有采集到数据。
- Mysql到Mysql的定时任务,源端有类型为tinyint(1),值为2的字段,但是采集到目标端值就变成了1
- 目标端数据源为公网Kafka时,定时任务目标端报“The task executes failed.Writer data to kafka failed”错误
- 数据集成组合任务
- 数据源
- 服务集成
- 设备集成
-
数据集成任务
- 视频帮助
- 文档下载
- 通用参考
本文导读
链接复制成功!
配置响应缓存策略
ROMA Connect支持通过配置响应缓存策略将后端服务(服务端)返回的应答缓存在APIC中,当客户端发送相同的请求时,APIC不用向后端传递请求,直接返回缓存的应答。有效降低后端的负荷,同时减少API调用的延迟。
当使用响应缓存策略时,后端的响应内容会缓存到APIC中,此时APIC不支持缓存数据加密,对于响应中的敏感数据存在安全风险,请谨慎配置策略。
响应缓存策略原理图如下:
约束与限制
- 响应缓存策略仅支持使用GET、HEAD方法的API。
- 超过1M的响应体不会被缓存。
- 用于后端响应内容的缓存大小为128m。
- APIC遵守后端应答中的Cache-Control头的约定来处理缓存,如果后端不返回Cache-Control头,则默认缓存,使用策略中配置的ttl字段作为缓存超期时间。
- APIC默认不处理客户端的Cache-Control头,可以通过策略中的client_cache_control来进行配置。
- Cache-Control拓展缓存指令不是核心HTTP缓存标准文档的一部分,本策略不支持拓展缓存指令。
Cache-control: immutable Cache-control: stale-while-revalidate=<seconds> Cache-control: stale-if-error=<seconds>
- APIC仅支持缓存Content-Type、Content-Encoding、Content-Language头,如需要缓存更多的Headers,请在策略的“允许缓存的后端响应头”参数处添加,但是无法添加APIC增加的系统响应头(x-apig-*,x-request-id等)。
创建响应缓存策略
- 登录ROMA Connect控制台,在“实例”页面单击实例上的“查看控制台”,进入实例控制台。
- 在左侧的导航栏选择“服务集成 APIC > API策略”,在“策略管理”页签下单击“创建策略”。
- 在选择策略类型弹窗中选择“插件策略 > 响应缓存”。
- 在配置策略弹窗中配置插件策略信息。
表1 配置参数说明 信息项
描述
策略名称
填写策略的名称,根据规划自定义。建议您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填写策略名称,方便您快速识别和查找。
策略类型
固定为“响应缓存”。
描述
填写策略的描述信息。
策略内容
支持表单模式和脚本模式两种方式,脚本模式配置请参见脚本配置示例。
响应缓存键
配置参数作为响应缓存键,用于区分不同的缓存。
- system_params类型:配置不同的API内置系统参数作为响应缓存键来区分缓存。配置参数请参考配置API后端系统参数。
- parameters类型:配置不同的请求query参数作为响应缓存键来区分缓存。
- headers类型:配置不同的请求头作为响应缓存键来区分缓存。
HTTP参数
根据HTTP响应码和缓存时长来决定是否缓存,以及缓存的有效时间。
如果不配置HTTP参数,那么HTTP响应码默认值为200,取值范围:200-599。缓存时长默认值为300s,取值范围:1s~720000s。
缓存策略模式
APIC通过客户端请求中的Cache-Control请求头来处理缓存,默认拒绝所有客户端带Cache-Control头的请求。
- all:允许所有客户端带Cache-Control头的请求。
- off:拒绝所有客户端带Cache-Control头的请求。
- apps:允许appId(凭据ID)取值在datas列表中的客户端。
允许缓存的后端响应头
对于后端的响应Headers,默认仅支持缓存Content-Type,Content-Encoding,Content-Language头。如果需要缓存更多的Headers,请在“允许缓存的后端响应头”处添加,但是无法添加APIC增加的系统响应头(x-apig-*,x-request-id等)。
- 单击“确定”,完成插件策略的创建。
插件策略创建后,您还需要为API绑定插件策略,才能使插件策略对API生效。
脚本配置示例
{ "cache_key": { "system_params": [ "$context.sourceIp", "$context.requestId" ], "parameters": [ "demo_parameters" ], "headers": [ "demo_header" ] }, "cache_http_status_and_ttl": [ { "http_status": [ 200 ], "ttl": 300 } ], "client_cache_control": { "mode": "apps", "datas": [ "demo_app_id_1,demo_app_id_2" ] }, "cacheable_headers": [ "demo_cacheable_headers_1,demo_cacheable_headers_2" ] }
父主题: 配置API的插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