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云服务器 ECS

 

弹性云服务器(Elastic Cloud Server)是一种可随时自助获取、可弹性伸缩的云服务器,帮助用户打造可靠、安全、灵活、高效的应用环境,确保服务持久稳定运行,提升运维效率

 
 

    云服务器从另一块硬盘引导 更多内容
  • 开启集群升级流程引导任务

    开启集群升级流程引导任务 功能介绍 该API用于创建一个集群升级流程引导任务。请在调用本接口完成引导任务创建之后,通过集群升级前检查开始检查任务。 升级流程任务用于控制集群升级任务的执行流程,执行流程为 升级前检查 => 集群升级 => 升级后检查。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初始化windows数据盘

    前提条件 云硬盘已挂载到 云服务器 上。 约束与限制 数据源创建的云硬盘无需初始化。该云硬盘在初始状态就具有数据源中的数据,初始化有丢失数据的风险。如果需要重新初始化,建议先备份云硬盘中的数据。使用CBR备份请参考备份云硬盘,使用快照备份请参考管理云硬盘快照。 初始化云硬盘不会删除云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初始化windows数据盘

    前提条件 云硬盘已挂载到 服务器 上。 约束与限制 数据源创建的云硬盘无需初始化。该云硬盘在初始状态就具有数据源中的数据,初始化有丢失数据的风险。如果需要重新初始化,建议先备份云硬盘中的数据。 使用CBR备份请参考备份云硬盘,使用快照备份请参考管理云硬盘快照。 初始化云硬盘不会删除云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云硬盘快照问题

    硬盘快照问题 创建云硬盘快照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云硬盘是否支持自动创建快照 可以一次性为多硬盘创建快照吗 我的云硬盘快照是怎么产生的 为什么无法硬盘快照回滚恢复数据 重装系统或云硬盘格式化后,云硬盘快照是否可以回滚数据 云硬盘快照大小是如何计算的 云硬盘快照是否占用云硬盘的空间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云硬盘不支持挂载至云服务器怎么办

    已挂载,您可以先卸载云硬盘使状态变为“可用”,然后挂载至目标云服务器。 共享云硬盘:单击挂载按钮提示“共享盘最大挂载16个云服务器”。 共享云硬盘最多可挂载至16台云服务器,您可以根据业务情况,将云硬盘某台云服务器卸载,然后挂载至目标云服务器。 卸载云硬盘的时候,您的数据是否会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随云服务器购买的系统盘或数据盘可以换挂载点吗

    云服务器购买的系统盘或数据盘可以换挂载点吗 该场景仅讨论在原云服务器上的挂载点切换。挂载至其他云服务器请参见系统盘和数据盘之间可以随意转换吗。 随云服务器购买的系统盘:卸载后,可以挂载至原云服务器用作系统盘或数据盘。 每个云服务器只能有一系统盘,如果原云服务器已有新的系统盘,则无法挂载用作系统盘。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磁盘分区/挂载/扩容

    ? 一台弹性云服务器可以挂载多磁盘吗? 弹性云服务器挂载磁盘时有什么限制? 哪些弹性云服务器支持挂载S CS I类型的云硬盘? 控制台与弹性云服务器内部之间磁盘挂载点的对应关系 弹性云服务器详情页显示还有挂载点,但是挂载磁盘失败 挂载SCSI盘的Linux弹性云服务器,重启失败怎么办?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在存储池中导入持久卷

    数据时会先往一个基本物理卷上写入,当存储空间占满时再往另一个基本物理卷写入。 条带化:创建逻辑卷时指定条带化,当实际写入数据时会将连续数据分成大小相同的,然后依次存储在多个物理卷上,实现数据的并发读写从而提高读写性能。多卷才能选择条带化。 扩容存储池 存储池扩容可采用两种方式: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使用fio工具测试云硬盘性能,测试结果不对怎么办

    请重新购买裸盘挂载至云服务器进行测试。 压测条件设置不合理 为了发挥出多核并发的系统性能,压测出目标性能指标,建议设置为多核,并且合理安排队列。 数据大小设置不合理 重新设置数据大小。 测试IOPS时,建议将数据设置为一个较小的值,如4k。 测试吞吐量时,建议将数据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值,如1024k。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管理加密云硬盘

    通过数据盘/系统盘创建备份时,备份的加密属性与源云硬盘保持一致。 从快照创建 (快照源云硬盘加密) 是 通过加密云硬盘创建的快照为加密快照。 从快照创建 (快照源云硬盘未加密) 否 通过未加密云硬盘创建的快照为非加密快照。 镜像创建 (镜像源云硬盘加密) 是 - 镜像创建 (镜像源云硬盘未加密) 否 - 约束与限制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重启后盘符发生变化怎么办?

    重启后盘符发生变化怎么办? 问题现象 Linux弹性云服务器在线卸载云硬盘后重新挂载云硬盘,或在线卸载云硬盘后重启弹性云服务器,可能会存在挂载前后盘符发生变化的情况。 问题原因 当Linux系统的弹性云服务器管理多磁盘时,会按照磁盘加载顺序分配盘符,依次为磁盘命名,例如:/de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为什么无法从云硬盘快照回滚恢复数据

    为什么无法硬盘快照回滚恢复数据 如果无法从快照回滚数据,可能原因如下: 源云硬盘状态为“可用”或者“回滚数据失败”时才能回滚数据。如果源云硬盘状态为“正在使用”,请先卸载云硬盘再执行回滚数据操作,回滚成功后重新挂载云硬盘即可。 只支持回滚快照数据至源云硬盘,不支持快照回滚到其它云硬盘。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最新动态

    相关文档 1 云服务器备份跨租户共享 在对云服务器数据进行备份后,可将备份进行添加共享,将备份共享给其他账户项目使用。共享的备份可用于创建新云服务器等操作。 商用 共享备份 2019年7月 序号 功能名称 功能描述 阶段 相关文档 1 云硬盘备份跨租户共享 在对云硬盘数据进行备份后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云服务器(按需)

    是 Object 云服务器对应系统盘相关配置。 详情请参见表6。 data_volumes 否 Array of objects 云服务器对应数据盘相关配置。每一个数据结构代表一待创建的数据盘。 约束:目前云服务器最多可挂载59数据盘(部分规格只支持23数据盘) 详情请参见表7。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跨区域复制

    复制操作,其他区域复制而来的备份仅可用于创建镜像或文件系统。 一个备份存储库可以分别复制到不同的目标区域。对备份存储库手动创建复制或通过策略复制,每个目标区域仅能复制一次,即使将目标备份删除后也不允许再次复制。 仅支持复制到同类型的复制存储库中。例如,需要将云服务器在区域一产生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为Flexus L实例增加数据盘

    L实例 仅支持在Flexus L实例控制台新增数据盘;不支持在云硬盘控制台新增并为其挂载数据盘,或挂载云硬盘控制台中已有的数据盘。 Flexus应用服务器L实例(不包括Flexus组合套餐)仅支持挂载一个数据盘,如果已经有一数据盘,则不能再增加数据盘。 增加的数据盘到期时间与所挂载的Flexus应用服务器L实例一致。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镜像常见格式

    镜像服务 延迟加载特性专用格式。镜像服务导入支持格式。 QCOW2 QCOW2格式镜像是QEMU模拟器支持的一种磁盘镜像,是用一个文件的形式来表示一固定大小的设备磁盘。与普通的RAW格式镜像相比,QCOW2格式有如下几个特性: 支持更小的磁盘占用。 支持写时拷贝(CoW,Copy-On-Write),镜像文件只反映底层磁盘变化。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在存储池中导入临时卷

    数据时会先往一个基本物理卷上写入,当存储空间占满时再往另一个基本物理卷写入。 条带化:创建逻辑卷时指定条带化,当实际写入数据时会将连续数据分成大小相同的,然后依次存储在多个物理卷上,实现数据的并发读写从而提高读写性能。多卷才能选择条带化。 扩容存储池 存储池扩容可采用两种方式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云硬盘扩容失败怎么办?

    包周期云硬盘存在未生效的续费订单 退订续费周期 扩容云硬盘 重新续费 包周期云硬盘存在未生效的续费订单 包周期云硬盘存在未支付的扩容订单 支付或取消扩容订单 包周期云硬盘存在未支付的扩容订单 共享云硬盘未从所有云服务器卸载 所有云服务器卸载 共享云硬盘未从所有云服务器卸载 云耀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通过LVM创建逻辑卷

    如图1所示,本章节指导您在两10GB的云硬盘之上创建一个15GB的逻辑卷。 创建逻辑卷使用的多硬盘,规格可以不同。 创建过程为依次创建物理卷、创建卷组和创建逻辑卷。 图1 创建LVM逻辑卷示例 前提条件 安装LVM的弹性云服务器已经挂载了两硬盘。 操作步骤 以root用户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挂载共享卷

    a~2.d,将剩余两共享卷挂载到SAP S/4HANA备节点上。 父主题: 资源创建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