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erf使用方法 更多内容
  • 如何测试VPN速率情况?

    使用iperf3客户端测试结果截图如图1所示。 图1 200M带宽客户端iperf3测试结果 使用iperf3 服务器 端测试结果截图如图2所示。 图2 200M带宽服务端iperf3测试结果 互为对端的E CS 都使用Centos7系统,测试速率可达180M,使用iperf3测试满足带宽要求。 服务器端ECS使用C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测试VPN速率情况?

    使用iperf3客户端测试结果截图如图1所示。 图1 200M带宽客户端iperf3测试结果 使用iperf3服务器端测试结果截图如图2所示。 图2 200M带宽服务端iperf3测试结果 互为对端的ECS都使用Centos7系统,测试速率可达180M,使用iperf3测试满足带宽要求。 服务器端ECS使用C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测试VPN速率情况?

    使用iperf3客户端测试结果截图如图1所示。 图1 200M带宽客户端iperf3测试结果 使用iperf3服务器端测试结果截图如图2所示。 图2 200M带宽服务端iperf3测试结果 互为对端的ECS都使用Centos7系统,测试速率可达180M,使用iperf3测试满足带宽要求。 服务器端ECS使用C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Linux云服务器网络性能测试方法

    install iperf3 执行以下命令,下载iperf3。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s://codeload.github.com/esnet/iperf/zip/master -O iperf3.zip 执行以下命令,解压并安装iperf3。 unzip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磁盘模式及使用方法

    磁盘模式及使用方法 什么是磁盘模式 根据是否支持高级的SCSI命令来划分磁盘模式,分为VBD(虚拟块存储设备 , Virtual Block Device)类型和SCSI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类型。 VBD类型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测试VPN速率情况?

    使用iperf3客户端测试结果截图如图1所示。 图1 200M带宽客户端iperf3测试结果 使用iperf3服务器端测试结果截图如图2所示。 图2 200M带宽服务端iperf3测试结果 互为对端的ECS都使用Centos7系统,测试速率可达180M,使用iperf3测试满足带宽要求。 服务器端ECS使用C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共享磁盘及使用方法

    共享磁盘及使用方法 根据是否支持挂载至多台 云服务器 可以将磁盘分为非共享磁盘和共享磁盘。一个非共享磁盘只能挂载至一台云服务器,而一个共享磁盘可以同时挂载至多台云服务器。 什么是共享磁盘 共享磁盘是一种支持多个云服务器并发读写访问的数据块级存储设备,具备多挂载点、高并发性、高性能、高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附录:CodeArts IDE Online使用方法

    附录:CodeArts IDE Online使用方法 用户在编辑函数代码时支持类似工程方式的管理,可以创建文件、文件夹并对其进行编辑。使用 函数工作流 控制台中的在线代码编辑器,可以在线编写函数代码,如果代码是上传zip包的方式,则前端进行相应解压展示,并支持在线编辑修改。同时,在线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云服务器网络优化方案

    例如,本例中使用iperf3作为业务进程,把两个进程分别绑定到CPU2和CPU3: 执行如下命令,获取iperf3进程状态。 ps aux | grep iperf3 | grep -v grep [root@localhost ~]# ps aux | grep iperf3 | grep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mysqlbinlog工具使用方法

    mysqlbinlog工具使用方法 本章节介绍mysqlbinlog工具的使用方法,用于本地解析Binlog。 Binlog的基本组成单元是binlog_event,同时server是以二进制的格式写入Binlog文件,所以如果想通过文本格式显示Binlog内容,需要mysqlb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x86 EulerOS 2.3 UDP报文性能调优

    x86 EulerOS 2.3 UDP报文性能调优 操作场景 用iperf3工具测试网络0丢包最高带宽(UDP 1440字节)和最大pps(UDP 64字节),使用如下指导可以在UDP报文场景下提高网络带宽和pps指标。 操作步骤 SSH登录x86 EulerOS 2.3操作系统,并切换到root用户。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mysqlbinlog工具使用方法

    mysqlbinlog工具使用方法 本章节介绍mysqlbinlog工具的使用方法,用于本地解析binlog。 binlog的基本组成单元是binlog_event,同时server是以二进制的格式写入binlog文件,所以如果想通过文本格式显示binlog内容,需要mysqlb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迁移时长

    迁移需要多长时间? 如何查看剩余迁移时间? SMS 控制台显示的迁移速率等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如何加快迁移速度? 为什么迁移进度条进度时快时慢? Iperf的测试网络的方法? 迁移中升级带宽后,迁移使用的是升级前的带宽还是升级后的带宽? 迁移速度由源端带宽决定还是目的端带宽决定? 如何判断迁移任务是不是卡住?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迁移需要多长时间?

    迁移需要多长时间? 迁移前的评估 首先测试源端到目的端服务器的TCP速度,测试方法参考iperf测试网络的方法。 其中: T表示迁移时间,单位为h。 C表示源端服务器所有使用数据量,单位为GB。 S表示源端到目的端服务器的TCP速度,即4.b中测试得到的TCP速度,单位为Mbit/s。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设置Linux文件级迁移,多进程个数?

    最大进程个数=min(磁盘个数,带宽÷磁盘IO性能,4),即取磁盘个数、带宽÷磁盘IO性能、4三者之间最小值。其中带宽使用源端到目的端实际带宽进行计算,测试参考Iperf的测试网络的方法?;磁盘IO性能使用源端读取性能和目的端写入性能两者较小值进行计算。 例如:源端到目的端带宽为1000 M,源端单个磁盘读取性能为500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RDS for SQL Server添加c#CLR程序集的使用方法

    RDS for SQL Server添加c#CLR程序集的使用方法 SQL Server提供程序集,可以更加便捷的操作数据库数据。 当您将数据库实例恢复到新实例或已有实例,“clr enabled”参数默认不开启,需要重新开启,才可以正常使用CLR集成功能。启用CLR集成功能请参考开启CLR集成功能。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加快迁移速度?

    如何加快迁移速度? 需要提升您的网络速率。您可以参见Iperf的测试网络的方法?章节测试从迁移源端服务器到华为云(目的端服务器)的网络性能。如果网络速率小于500kbit/s,您需要排查以下三个方面: 如果源端服务器在数据中心,请您排查源端服务器所在网络到公网的带宽、交换设备、路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功能总览

    包括创建用户并授权使用DDM和DDM服务的自定义策略。具体使用方法请参考权限管理。 实例管理 包括实例创建、实例规格变更、实例删除、实例重启等功能。具体使用方法请参考实例管理。 备份管理 包括数据的恢复到新实例、Metadata恢复等功能。具体使用方法请参考备份管理。 参数模板管理 包括参数模板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欢迎使用基因容器服务

    本文档提供可视化界面使用方法,界面入口为https://console.huaweicloud.com/gcs/。使用流程如下: 图1 GCS使用流程 SDK使用方法请参见SDK参考,当前仅支持Python语言的SDK。 REST API使用方法请参见API参考。 命令行使用方法请参见命令参考。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迁移工具部署

    上的虚拟机迁移到华为云 弹性云服务器 云主机上,具体使用方法请查看SMS帮助文档。 数据复制服务 (DRS):用于数据库实时迁移和数据库实时同步的云服务。提供了实时迁移、备份迁移、实时同步、数据订阅和实时灾备等多种功能。具体功能及使用方法请查看DRS帮助文档。 Redis数据迁移服务: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调用说明

    Transfer)风格API,支持您通过HTTPS请求调用,调用方法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同时CloudPond还提供多种编程语言的SDK供您使用,SDK的使用方法请参见“SDK使用方法”。 父主题: 使用前必读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
提示

您即将访问非华为云网站,请注意账号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