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idc 更多内容
  • IDC与云端对接,VPN连接正常,子网间业务无法互相访问?

    IDC与云端对接,VPN连接正常,子网间业务无法互相访问? 连接状态正常,说明两端的协商参数没有问题,排查项如下: 用户侧数据中心设备子网路由是否从网关开始逐跳指向VPN出口设备。 VPN设备有安全设置放行了子网间的数据互访。 IDC子网访问云端数据不做NAT。 确保两侧公网IP(网关IP)间访问不被阻拦。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使用VPC和云专线实现容器与IDC之间的网络通信

    使用VPC和云专线实现容器与IDC之间的网络通信 使用场景 借助VPC和云专线,在VPC网络模型的集群中实现集群容器网段(172.56.0.0/16)与IDC网段(10.1.123.0/24)的相互通信。 图1 网络示意 表1 地址信息 网络 网段 用户侧IDC网络 10.1.123.0/24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基于VPN和云连接使用VPN hub功能实现云下多个数据中心互通

    买带宽包。 分别创建IDC1-VPC1、IDC2-VPC2、IDC3-VPC3的VPN网络。 更新每一段VPN的本地子网和远端子网。 局点配置说明 表1 配置说明 节点 标识 VPN本端网关 VPN本地子网 VPN远端网关 VPN远端子网 CC网络实例 IDC1 VPN A 1.1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VPN双链路互备混合云组网方案概述

    VPC和线下IDC的网络。DC和VPN两条网络链路互为主备,主链路为DC,备链路为VPN,当DC链路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VPN链路,降低网络中断对业务造成的影响。 将VPC1、VPC2以及DC接入企业路由器中,VPC1和VPC2网络互通,并且均可以通过DC和线下IDC通信。 将V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应用场景

    通过云专线和云连接实现跨区域多VPC与用户IDC数据中心互通。 混合云部署 通过云专线将云下用户数据中心和云上VPC互联,利用云上的弹性,快速扩展能力,扩展应用层的计算能力。 图1 混合云部署 表1 混合云部署 云产品 应用场景 描述 相关操作 虚拟专用网络 使用公网低成本连接VPC与本地IDC 基于Inte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直连VPC组网迁移资源规划

    DC直连VPC组网迁移规划总体说明 路由表 说明 VPC路由表 VPC路由表的规划详情如表2所示。 迁移前,在VPC的路由表中,存在指向线下IDC侧子网网段以及虚拟接口网关的路由,用作VPC和线下IDC通信。 本示例为172.16.0.0/16、10.0.0.0/30、10.1.0.0/30。 迁移中,为了避免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方案概述

    方案概述 应用场景 在不改变现有IDC网络组织架构的前提下,需要将网络组织架构迁移上云,并实现IDC中的两个重叠网段内的主机相互访问。 在不改变现有IDC网络组织架构的前提下,需要将网络组织架构迁移上云,并实现以IDC中指定IP地址访问外部资源。 例如: 某大型公司拥有多个分公司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通过企业路由器和中转VPC构建组网实施步骤

    接创建传播,自动学习IDC的路由信息。 创建传播,具体方法请参见创建传播。 需要执行以下步骤连通DC后,才可以在ER路由表中查看到IDC侧的路由信息。 创建虚拟接口。 创建虚拟接口用来连接虚拟网关和线下IDC,具体方法请参见步骤3:创建虚拟接口。 配置IDC侧路由到华为云的路由。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跨云容灾方案

    跨云容灾方案 当重要应用系统已经在IDC或其他云上部署,并需要容灾到华为云,以提供高可用的容灾方案。假定应用系统在IDC或其他云上可以达到99.9%的可用性,则在容灾到华为云后,能提供99.99%的可用性。 跨云应用典型架构为前端无状态应用层+后端数据库,其中前端无状态应用可采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VPN双链路互备混合云组网构建步骤

    为系统自动配置: 在ER默认路由表中创建关联。 在ER默认路由表中创建传播,并自动学习IDC侧的路由信息。 需要执行以下步骤连通DC后,才可以在ER路由表中查看到IDC侧的路由信息。 在IDC侧的网络设备上,配置网络参数。 由于组网为DC和VPN的双链路互备,因此配置路由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双链路主备混合云组网构建步骤

    为系统自动配置: 在ER默认路由表中创建关联。 在ER默认路由表中创建传播,并自动学习IDC侧的路由信息。 需要执行以下步骤连通DC后,才可以在ER路由表中查看到IDC侧的路由信息。 配置IDC侧路由到华为云的路由。 以华为网络设备为例,配置BGP路由: bgp 64555 peer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公安备案

    日内登录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提交公安备案申请。 履行公安备案时,请确保您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已完成ICP/APP备案并取得工信部备案号,且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站/APP)能正常访问。 公安备案操作指南 请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站/APP)备案成功后,网站开通30日内登录全国互联网安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应用场景

    多个VPC可以共享专线访问线下IDC,免去多条专线配置,降低成本。 最佳实践 通过企业路由器实现同区域VPC隔离 场景二:多条专线链路动态选路和切换 图2 多条专线链路动态选路和切换 表2 场景二说明 客户场景 客户业务一部分部署在公有云,一部分部署在线下IDC中,云上业务访问线下IDC要求高带宽、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企业路由器和全域接入网关混合云组网构建流程

    在VPC路由表中配置路由:分别在两个VPC的路由表中配置到企业路由器的路由信息,目的地址为IDC侧网段。 步骤三:在企业路由器中添加并配置DGW连接 创建1个物理连接:物理连接是线下IDC侧和华为云的专属通道,需要运营商进行施工,搭建物理专线链路连接线下和云上。 创建1个全域接入网关:创建1个全域接入网关。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双链路负载混合云组网方案概述

    将VPC1、VPC2以及DC接入企业路由器中,VPC1和VPC2网络互通,并且均可以通过两条DC和线下IDC通信。 当其中一条DC链路故障时,VPC1和VPC2可以通过另外一条DC链路和线下IDC通信。 图1 DC双链路负载混合云组网(全域接入网关DGW) 方案优势 通过企业路由器和全域接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验证网络互通情况

    回显如下信息,表示网络已通。 执行以下命令,验证VPC和DC网络互通情况。 ping 本端网关(华为云侧)地址 ping 远端网关(IDC侧)地址 ping IDC侧IP地址 以登录ecs-demo-01,验证vpc-demo-01与本端网关(华为云侧)的网络互通情况为例: ping 10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方案概述

    将VPC1、VPC2以及DC接入企业路由器中,VPC1和VPC2网络互通,并且均可以通过两条DC和线下IDC通信。 当其中一条DC链路故障时,VPC1和VPC2可以通过另外一条DC链路和线下IDC通信。 图1 DC双链路负载混合云组网 方案优势 通过企业路由器,可以实现DC双链路负载模式,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通过VPC终端节点和云专线服务实现云下IDC访问云上服务

    通过 VPC终端节点 和云专线服务实现云下IDC访问云上服务 方案概述 资源和成本规划 云下IDC通过华为云内网访问云上资源总流程 配置步骤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什么是云连接

    然后结合云专线的虚拟网关能力,将云下数据中心IDC-A、IDC-B接入云连接实例网络,实现不同区域的VPC网络和本地数据中心之间互通。即可以实现VPC-A01、VPC-A02、VPC-B01、VPC-B02、VPC-C01、VPC-C02、IDC-A、IDC-B的网络互通。 云连接实例相关概念,请参见表2。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威胁情报访问控制规则拦截/放行指定IP库的IP

    规则描述 可选参数,设置该规则的备注信息。 -- 信息类型 在下拉框中选择“IDC数据中心”,并勾选IDC机房的IP库平台。 可勾选IDC机房的IP库平台,包括:鹏博士、谷歌公司、腾讯、美团网等其他平台。 IDC数据中心 华为 防护动作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拦截”、“放行”或者“仅记录”。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网络

    网络 集群网络地址段规划实践 集群网络模型选择及各模型区别 CCE集群实现访问跨VPC网络通信 使用VPC和云专线实现容器与IDC之间的网络通信 自建IDC与CCE集群共享 域名 解析 通过负载均衡配置实现会话保持 不同场景下容器内获取客户端源IP 通过配置容器内核参数增大监听队列长度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