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会议 Meeting 

华为云会议,结合企业智慧屏等全系列智能协作终端,为客户提供全场景端云协同视频会议解决方案,满足跨地区、跨企业、跨终端的智能沟通协作需求。

 
 

    会议视频设备 更多内容
  • 如何使用手机进行多方视频协同?

    如何使用手机进行多方视频协同? 手机如何发起多方协同会议? 手机多方协同会议中如何邀请其他人员、设备? 手机多方协同会议中如何调整镜头焦距?(布控球专有功能) 手机多方协同会议中如何调整镜头方向?(布控球专有功能) 如何在多人视频中进行涂鸦操作? 主席如何在手机多人视频中进行桌面共享?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会议控制

    会议控制 启用1080P开关 新增本地设置“开启1080P超清视频开关”,提高会中视频会议清晰度,用户体验感更佳。 开启1080P超清视频条件:仅为华为云会议SmartRooms认证的硬件设备之间支持1080P超清视频会议体验。 启用原始声音 在会议中无需使用回声消除和音频降噪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会议室连接器简介

    会议室连接器简介 华为云会议支持专业视频会议终端接入,可使用硬件接入账号实名注册、会议室连接器匿名接入两种接入方式。 会议室连接器支持SIP和H.323协议,SIP或H.323终端设备可通过呼叫会议室连接器地址接入华为云会议。 终端设备通过会议室连接器接入会议时需使用企业内的会议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1080P超清视频

    申请通过后,企业下的用户可使用1080P超清视频功能,在与会者硬件设备满足的情况下,开启后即可生效。 开启位置:企业管理员登录 WeLink PC客户端,点击头像左键“个人会议管理平台”>管理员>会议设备> 基本设置”,开启“1080P超清视频”即可。 当主持人创建会议室开启了当前会议的1080P超高清视频,与会者硬件设备满足的情况下即可生效。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ISV系统说明与接口对接信息

    POST 标签列表 获取标签列表 视频云平台->其他 POST 标签查询设备 获取标签下设备列表 视频云平台->其他 POST 设备控制 实现设备一键息屏/亮屏 其他->设备控制服务 POST 设备管理 获取设备管理列表 其他->设备管理服务 GET 接口调用示例: 图1 获取占空状态接口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功能特性

    华为云SparkRTC提供了视频通话、连麦互动等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功能列表 功能 说明 常见场景 视频通话 即1对1或多人视频通话,支持720P及以上高清画质。单个房间最多支持2000人同时在线,最高支持500人互动。 1对1视频通话、视频会议、在线问诊、多人视频聊天、视频客服、视频双录、在线理赔等。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会议设置

    ,避免杂音干扰会议的正常进行。 1080P超清视频 您可以在“会议设置 > 视频设置”中选择启用“开启1080P超清视频”,体验更加清晰生动的视频会议。 仅认证的硬件设备之间支持1080P超清视频会议体验。 自动隐藏与会者状态和名称 您可以在“会议设置 > 视频设置”中选择启用“自动隐藏与会者状态和名称”。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会议控制

    结束/延长会议 √ - 离开会议 √ √ 静音、关闭视频 主席:可以选择音视频输入设备,为自己静音或关闭自己的视频,还可以在参与人列表中给全场静音。 参与人:可以选择音视频输入设备,为自己静音或关闭自己的视频。 邀请其他人加入会议 主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邀请其他人加入会议。 通过企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SDK隐私声明

    创建/发起会议,包含网络研讨会:会议主题、会议时间、会议时长、与会人名称、与会者手机号码、与会者邮箱、部门名称、主持人/来宾口令、时区、会议描述 留存期:会议结束后删除或您主动删除 加入会议:鉴权信息(会议ID、会议口令或会议链接)、与会信息(与会者名称) 留存期:不存储,会议结束后删除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客户端业务使用

    Windows SmartRooms打开会议提示激活失败的原因 如何电话语音入会? 华为云会议桌面端如何检测音频设备? 会中如何使用悬浮窗显示? 华为云会议移动端如何设置音视频? 如何更换头像? Windows 11系统安装华为云会议客户端后,启动时闪退?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记录仪发起多方协同会议如何操作?

    记录仪发起多方协同会议如何操作? 操作步骤 主席:可勾选设备/人员发起多人会议、进入会议后,点击”开始录制”即录制会议过程。 会中邀请设备/人员、静自端声音、静自端及与会者端麦、切会场所有人为声音接入/视频接入、移除他人、结束该会议。 与会者:可静自己麦、静自己音、单方退出会议 图1 记录仪发起多方协同会议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华为云会议桌面端如何检测音频设备?

    华为云会议桌面端如何检测音频设备? 您可根据需要检测音频设备。 登录华为云会议桌面端。 在客户端首页左下角单击按钮打开“会议设置”弹窗。 选择“音频”页签,在“麦克风”或“扬声器”的“选择设备”中,单击“检测设备”,可检测麦克风或扬声器的输出等级,并可调整音量。 图1 检测音频设备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查看设备历史视频/图片?

    窗口中,点击“更多”进入历史视频详情页面(图3) 弹出“历史视频”弹出框,默认展示“录播视频”,即视频直播过程中录制的视频;切换页签“离线视频”可查看无网络时离线录制并有网时自动上传的该设备视频 点击“查看”可查看该设备视频记录。视频下方展示该视频录制期间产生的图片,包含AI自动截图和手工截图、照片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概览

    上,集会议、白板、投屏、应用于一体,致力于打造流畅的会议体验,让企业高效便捷的沟通与协作无处不在。 华为云WeLink会议服务基于公有云架构,为用户提供高清音视频会议以及高效的协作能力 。 组网说明: 企业智慧屏采用标准的SIP协议,通过互联网便捷接入华为云WeLink会议服务,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SDK隐私声明

    创建/发起会议,包含网络研讨会:会议主题、会议时间、会议时长、与会人名称、与会者手机号码、与会者邮箱、部门名称、主持人/来宾口令、时区、会议描述 留存期:会议结束后删除或您主动删除 加入会议:鉴权信息(会议ID、会议口令或会议链接)、与会信息(与会者名称) 留存期:不存储,会议结束后删除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立即/预约会议

    )。 会议资源 会议并发:当您所在的企业购买了会议并发资源,可选择“会议并发”。 云会议室:当您所在的企业购买了云会议室资源,分配后可选择“云会议室”。 会议号 个人会议ID:当您所在的企业购买了会议并发资源,可选择“个人会议号”。 云会议室ID:当您所在的企业购买了云会议室资源,可选择云会议室号。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SDK合规使用指南

    (Android版)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1.创建/发起会议所需的会议信息(会议主题、与会人名称、与会者手机号码、与会者邮箱、部门名称、主持人/来宾口令、会议描述) 2.加入会议所需的的鉴权信息(会议ID、会议口令或会议链接)、与会信息(与会者名称) 3.音视频会议服务所需的音视频流、距离传感器、屏幕方向传感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手机多方协同会议中如何邀请其他人员、设备?

    手机多方协同会议中如何邀请其他人员、设备? 前提条件 手机已经激活为虚拟设备 已经发起了多方协同会议 操作步骤 在多方协同视频主页中,点击“邀请”按钮 图1 点击“邀请”按钮 在弹出窗口中选择需要邀请的设备/人员后,点击“发起邀请” 图2 点击“发起邀请”按钮 点击“参会者”可查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会议控制

    会议控制 创建会议 加入会议 Random入会 设置会场名 添加与会者 开启共享 结束共享 设置会议来电应答 显示会议主窗口 设置共享策略 设置共享音频 音视频设备控制 设置共享权限 离开会议 结束会议 发起立即会议 父主题: 接口参考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SDK隐私声明

    创建/发起会议,包含网络研讨会:会议主题、会议时间、会议时长、与会人名称、与会者手机号码、与会者邮箱、部门名称、主持人/来宾口令、时区、会议描述 留存期:会议结束后删除或您主动删除 加入会议:鉴权信息(会议ID、会议口令或会议链接)、与会信息(与会者名称) 留存期:不存储,会议结束后删除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1080P超高清视频

    付费企业已支持1080P超高清视频功能,企业管理员可登录华为云会议管理平台启用1080P超高清视频功能,详细操作请参见开启1080P超高清视频。 开启后,企业下的用户在华为云会议管理平台创建会议时,可开启该次会议的1080P超高清视频。详细操作请参见立即/预约会议。 当主持人创建会议时开启了当前会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