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5 GMT+08:00
分享

创建多智能体应用

本节简介配置多智能体应用的流程。

前提条件

发布工作流

创建多智能体应用

  1. 登录Versatile智能体平台,在左侧导航栏“个人空间”区域,选择进入所需空间。

    如果已选择团队空间,界面显示为实际的团队空间名称,而非“个人空间”。

    图1 选择团队空间

  1. 在左侧导航,选择“开发中心 > 应用管理 > 多智能体应用”,单击“创建应用”
  2. 在“创建应用”页面,配置应用信息,具体参数说明请参考表1

    表1 创建多智能体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示例

    应用名称

    多智能体应用的名称。由2~64个字符组成,包含中英文、数字、下划线、中划线、空格,不能以空格开头或结尾。

    智能外呼

    描述

    多智能体的描述信息。由1~256个字符组成。

    智能外呼

    多智能体应用图标

    系统默认多智能体应用图标,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图标。

    1. 鼠标移动至系统默认图标上,单击鼠标左键。
    2. 上传已准备好的应用图标。

      支持jpg、jpeg、png、gif格式图片,且不大于200KB。

    系统默认图标

  3. 单击“立即创建”。

    创建后,进入多智能体应用编辑页面,初始只有一个“多Agent控制器”节点。创建的多智能体应用显示在多智能体应用卡片列表中。

  4. 设置全局配置。

    在多智能体应用编辑页面右上方,单击“全局配置”。

    全局配置可配置输入参数和全局变量,都可以给工作流的输入参数使用。

    • 输入参数:支持配置String、Integer、Number、Boolean类型,传给工作流的输入参数,且值不可修改。
    • 全局参数:支持配置String、Integer、Number、Boolean类型,传给工作流的输入参数,工作流如果有相同名称和类型的输出参数会覆盖该值。
    图2 全局配置

  5. 配置多Agent控制器。

    在“多Agent控制器”卡片上,单击鼠标左键,在弹出页面配置参数信息,多Agent控制器参数说明请参考表2

    表2 多Agent控制器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模型配置

    在下拉框中选择该多智能体应用工作使用的模型服务。已接入的模型服务详见接入模型服务

    说明:

    模型的标签展示顺序从左到右依次是用户自定义标签、接入模型时的“选择标签”“模型类型”

    • 接入模型时的“选择标签”
      • 联网:表示该大模型具备联网搜索能力。
      • 思考:表示该大模型具备思维推理能力。
      • 工具:表示该大模型支持应用调用外部工具,例如,MCP服务、插件、知识库等。
    • “模型类型”包含:
      • 文本:表示该大模型是文本对话类型。
      • 视觉:表示该大模型是图像理解类型。
      • 嵌入:表示该大模型是文本向量化类型。
      • 排序:表示该大模型是文本排序类型。

    在“模型配置”右侧,单击,显示如下参数:

    • 核采样:模型在输出时,会从概率最高的词汇开始选择,直到这些词汇的总概率累计达到核采样值,这样可以限制模型选择这些高概率的词汇,从而控制输出内容的多样性。建议不要与温度同时调整。默认值为0.5。
    • 温度:调高温度会使得模型的输出更多样性和创新性,反之,降低温度会使输出内容更加遵循指令要求但减少多样性。建议不要与核采样同时调整。默认值为0.5。

    子工作流执行逻辑提示词

    执行子工作流的提示词。该提示词会反馈到大模型,大模型识别后,执行对应的子工作流。

    相当于一个角色设定,辅助智能体选择合适的子工作流执行任务。

    • 根据示例,在输入框中输入提示词。
    • 在“提示词”右侧,单击,在“提示词广场”页面,选择预置的提示词或是用户自定义创建的提示词,单击“确定”。

    在“提示词”右侧,单击,对输入的提示词进行智能优化。

    意图识别(可选)

    该多智能体应用的意图识别能力。

    在下拉框中选择具有特定输入输出参数的工作流应用。创建工作流应用的具体操作请参考创建工作流

    • 不配置,则由模型决策执行的工作流。
    • 配置后,通过配置的工作流应用进行决策,选择执行对应的工作流。

    起始工作流(可选)

    起始工作流配置后,无论全局意图如何改变执行顺序,多智能体应用都会以此工作流为起点。

    创建工作流应用的具体操作请参考创建工作流

    子工作流

    在下拉框中选择工作流应用。选择后,设置该工作流的执行动作。

    支持的执行动作如下:
    • 继续:按该工作流的执行结果,继续执行其他的子工作流。
    • 终止:按该工作流的执行结果,调用结束工作流结束任务。
    • 等待输入:按该工作流的执行结果,待用户输入问题后执行任务。

    在“子工作流”右侧,单击,添加多个子工作流。

    创建工作流应用的具体操作请参考创建工作流

    默认工作流(可选)

    当用户问题未匹配到任何子工作流业务意图时,执行当前默认工作流。

    在下拉框中选择子工作流。选择后,设置该工作流的执行动作。

    支持如下执行动作:
    • 继续:按该工作流的执行结果,继续执行其他的子工作流。
    • 终止:按该工作流的执行结果,调用结束工作流结束任务。
    • 等待输入:按该工作流的执行结果,待用户输入问题后执行任务。

    创建工作流应用的具体操作请参考创建工作流

    结束工作流(可选)

    结束工作流配置后,无论全局意图如何改变执行顺序,多智能体应用都会以此工作流为终点。

    创建工作流应用的具体操作请参考创建工作流

    全局意图

    在与智能体交互过程中,用户可能有一些与业务无关的公共意图,例如“不感兴趣”、“非本人”等,可以将这些意图配置到全局意图,并且可以配置该意图对应的动作。

    在“全局意图”右侧,单击,输入意图名称、处理方式、意图的执行动作。

    支持如下处理方式:
    • 直接应答:配置一段文本,输出给用户。
    • 流程跳转:关联一个工作流完成对应意图需要执行的动作。
      支持如下执行动作:
      • 继续:按该工作流的执行结果,继续执行其他的子工作流。
      • 终止:按该工作流的执行结果,调用结束工作流结束任务。
      • 等待输入:按该工作流的执行结果,待用户输入问题后执行任务。

    高级配置

    • 最大对话历史轮次:设置历史对话次数,选择N,记录最近N条会话内容。例如,选择10,记录最近10条会话内容。
    • 最大跳转次数:多智能体运行过程中,根据用户意图,会在多个工作流之间跳转,为了避免工作流之间无限循环跳转,该参数可限制最大跳转次数。只有业务工作流之间跳转才会计算次数,起始工作流、结束工作流不计算跳转次数。

      例如,一个多智能体应用含5个工作流,分别为工作流A(起始工作流或默认工作流)、工作流B、工作流C、工作流D、工作流E(结束工作流),根据用户问题先执行工作流A,根据工作流A的结果执行工作流B,根据工作流B的结果执行工作流C,再根据工作流C的结果执行工作流D,最后执行工作流E,相当于跳转了3次。

  6. 单击“确定”。

    设置后,进入多智能体编辑页面。

    • 在多智能体编辑页面,显示多Agent控制器及添加的工作流。

      单击工作流卡片,显示工作流适用场景、输入输出信息,可以修改适用场景。

    • 在多智能体编辑页面,可以调试、发布多智能体应用,调试与发布多智能体应用请参考调试与发布多智能体应用

相关操作

在多智能体应用卡片列表中,支持的其他操作请参考表3

表3 相关操作

操作

说明

编辑多智能体应用信息

单击待编辑的多智能体应用卡片,进入多智能体编辑页面,在名称右侧单击,可以编辑多智能体应用的名称、描述、图标。

复制多智能体应用至其他空间

将此空间的多智能体应用复制到其他空间。

在待复制的多智能体应用卡片上,单击“> 复制”,在“复制到”页面,选择待复制的空间,单击“确定”。

复制多智能体应用的ID

在待复制ID的多智能体应用卡片上,单击“> 复制ID”,该多智能体应用的API接口被调用时,此ID为参数“agent_id”的值。

获取多智能体应用的调用路径

在待获取调用路径的多智能体应用卡片上,单击“> 调用路径”,在“调用路径”页面,单击“复制路径”。

该多智能体应用的API接口被调用时,路径中“:conversation_id”对应API接口的参数“conversation_id”,为会话ID,每个会话的唯一标识符,可将会话ID设置为任意值,使用标准UUID格式。

删除多智能体应用

在待删除的多智能体应用卡片上,单击“> 删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