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函数的常规信息
函数的常规配置信息如函数执行入口、执行超时时间、内存等,会在创建函数时根据所选择的运行时语言默认填写,用户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修改常规信息的配置。
配置常规信息
- 登录函数工作流控制台,在左侧的导航栏选择“函数 > 函数列表”。
- 单击函数的名称,进入函数详情页。
- 在“设置”页签下选择“常规设置”。
- 在常规设置页面参考表1 基本信息配置说明修改常规信息。
表1 常规信息配置说明 参数
说明
函数名称
创建函数时配置的函数名称。
在创建函数时设置,无法修改。
函数版本
函数的系统版本。
当前新创建函数的版本均为“v2”,无法修改。
所属应用
函数所属应用,实际作用类似文件夹功能,未来会通过标签分组的方式来管理函数的分类。
当前新创建函数的所属应用均为“default”,无法修改。
运行时
函数的运行时语言。
运行时语言在创建函数时设置,无法修改。
函数执行入口
函数执行入口是函数代码中指定的处理逻辑起点,通常是一个特定的函数或方法。当FunctionGraph函数被触发时,会从执行入口(handler)开始执行函数代码。
格式根据运行时语言的不同,函数执行入口的配置规则不同,不超过128个字符。
企业项目
函数归属的企业项目,可以使用不同的企业项目对函数进行项目级管理。可选择已创建的企业项目,并将函数添加至企业项目中,默认选择“default”。
仅开通企业项目后可看到该参数,开通方法请参见如何开通企业项目。
执行超时时间(秒)
函数执行的超时时间,超过时间还未执行完成的函数将被强行停止。如果函数的执行时间超过900秒,建议采用异步调用的方式。
说明:函数工作流服务中有三个关于函数运行时长的限制:
- 函数最大运行时长:系统内置的函数运行时长限制,旨在防止函数运行时间过长。同步调用场景下,函数最大运行时长限制为15分钟;异步调用场景下,函数最大运行时长限制为259200秒(3天)。具体可参见调用函数。
- 执行超时时间(秒):用户可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自行配置函数执行超时时间,须小于系统内置的函数最大运行时长。
- 前端超时时间:前端页面内置的超时提醒,前端页面等待后端返回结果的最大时长为90秒。如果设置的超时时间超过90秒,且函数实际运行时间也超过90秒,前端页面会提醒超时,但后端正常运行,运行结束后仍可在日志中查看返回结果。
函数执行超时时间设置范围为3~259,200秒。默认取值为3。
内存(MB)
函数执行可使用的内存大小。默认取值为128。
取值范围:128、256、512、768、1024、1280、1536、1792、2048、2560、3072、3584、4096、8192、10240
描述
函数的描述信息。可自定义填写用于描述函数业务功能。
不超过512个字符。
- 修改完成后单击“保存”,保存配置。
相关文档
除使用控制台外,函数工作流支持通过API的方式管理函数的生命周期,详情请参见函数生命周期管理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