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密服务 DEW

数据加密服务(Data Encryption Workshop)是一个综合的云上数据加密服务。它可以提供专属加密、密钥管理、密钥对管理等功能。其密钥由硬件安全模块(HSM) 保护,并与许多华为云服务集成。用户也可以借此服务开发自己的加密应用。

 
 

    可逆加密算法 更多内容
  • 配置Hive支持创建超过32个角色

    开启本功能并对表库等授权后,对表库目录具有相同权限的角色将会用“|”合并。查询acl权限时,将显示合并后的结果,与开启该功能前的显示会有区别。此操作不可逆,请充分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再决定是否作出调整。 如果当前组件使用了Ranger进行权限控制,需基于Ranger配置相关策略进行权限管理,具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VPN连接

    SHA1(此算法安全性较低,请慎用) SHA2-256 SHA2-384 SHA2-512 默认配置为:SHA2-256。 SHA2-256 加密算法 加密算法,支持的算法: AES-128 AES-192 AES-256 3DES(此算法安全性较低,请慎用) 默认配置为:AES-128。 AES-128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基本概念

    密钥概述 国密 国密即国家密码局认定的国产密码算法。其中包括对称加密算法、椭圆曲线非对称加密算法、摘要算法。包括 SM2、SM4 等。 SM1为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强度为128位,采用硬件实现。 SM2为非对称加密算法,其加密强度为256位。 SM3为密码摘要算法,消息分组长度为 512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功能特性

    以加密方式生成安全随机数据。 Dedicated HSM支持的密码算法 支持国密算法以及部分国际通用密码算法,满足用户各种加密算法需求。 表1 Dedicated HSM支持的密码算法 加密算法分类 通用密码算法 国密算法 对称密码算法 AES SM1、SM4、SM7 非对称密码算法 RSA(1024-4096)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Hive列加密功能

    加密的列和加密算法。当使用insert语句向表中插入数据时,即可实现将对应列加密。列加密只支持存储在HDFS上的TextFile和SequenceFile文件格式的表。Hive列加密不支持视图以及Hive over HBase场景。 Hive列加密机制目前支持的加密算法有两种,在建表时指定: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Hive列加密功能

    加密的列和加密算法。当使用insert语句向表中插入数据时,即可实现将对应列加密。列加密只支持存储在HDFS上的TextFile和SequenceFile文件格式的表。Hive列加密不支持视图以及Hive over HBase场景。 Hive列加密机制目前支持的加密算法有两种,在建表时指定: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组网和资源规划

    IKE策略 版本:v2 认证算法:SHA2-256 加密算法:AES-128-GCM-16 DH算法:Group 15 生命周期(秒):86400 本端标识:IP Address IPsec策略 认证算法:SHA2-256 加密算法:AES-128-GCM-16 PFS:DH Group15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服务端加密简介

    加密(SSE-OBS)和客户提供加密密钥的服务端加密(SSE-C)。上述方式都采用行业标准的AES256加密算法,另外SSE-KMS还可以选择采用国家密码局认定的SM4加密算法。 SSE-KMS方式,OBS使用KMS(Key Management Service)服务提供的密钥进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组网和资源规划

    版本:v2 认证算法:SHA2-256 加密算法:AES-128 DH算法:Group 15 生命周期(秒):86400 本端标识:IP Address 对端标识:IP Address IPsec策略 认证算法:SHA2-256 加密算法:AES-128 PFS:DH Group15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设置SSL数据加密

    有重连机制。 开启SSL,可以通过SSL方式连接数据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目前已禁用不安全的加密算法,支持的安全加密算法对应的加密套件参考如下。 版本 支持的TLS版本 支持的加密算法套件 3.4 TLS 1.2 AES256-GCM-SHA384 AES128-GCM-SHA256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Key防盗链

    Key值加密算法,支持如下四种算法: ABC算法:采用MD5信息摘要算法,具体实现方法请参见加密算法A、加密算法B和加密算法C。 D算法:采用对称加密算法,具体实现方法请参见加密算法D。 E算法:采用Share256算法,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见加密算法E(同CDN服务加密算法C2)。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常见配置问题及解决方案

    效,最长等待一个IKE的生命周期,须确认两端更新密钥一致。 协商策略不一致:请仔细排查IKE中的认证算法、加密算法、版本、DH组、协商模式和IPsec中的认证算法、加密算法、封装格式、PFS算法,特别注意PFS和云下配置一致,部分设备默认关闭了PFS配置。 感兴趣流:两端ACL配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VPN

    认证哈希算法,支持的算法:SHA1、SHA2-256、SHA2-384、SHA2-512、MD5。 默认配置为:SHA2-256。 SHA2-256 加密算法 加密算法,支持的算法:AES-128、AES-192、AES-256、3DES(有安全风险不推荐)。 默认配置为:AES-128。 AES-128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各类型SSL证书之间的区别

    SM2:中国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的ECC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在中国商用密码体系中用来替代RSA算法。 不同类型的证书支持的加密算法如表 证书支持的加密算法所示。 表4 证书支持的加密算法 证书品牌 证书类型 域名 类型 支持的加密算法 DigiCert DV (Basic) 单域名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服务端加密(Python SDK)

    描述 支持加密类型 ObsClient.putContent 上传内容时设置加密算法、密钥,对对象启用服务端加密。 SSE-KMS SSE-C ObsClient.putFile 上传文件时设置加密算法、密钥,对对象启用服务端加密。 SSE-KMS SSE-C ObsClient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服务端加密简介

    端解密为明文,再提供给用户。 OBS支持以下三种方式的服务端加密,三种方式都采用了行业标准的AES256加密算法,另外SSE-KMS还可以选择采用国家密码局认定的SM4加密算法。 KMS托管密钥的服务端加密(SSE-KMS) 用户首先需要在KMS中创建密钥(或者使用KMS提供的默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操作指引

    版本:v2 认证算法:SHA2-256 加密算法:AES-128 DH算法:Group 14 生命周期(秒):86400 本端标识:IP Address 对端标识:IP Address IPsec策略 认证算法:SHA2-256 加密算法:AES-128 PFS:DH group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操作指引

    IPsec策略 版本:v2 认证算法:SHA2-256 加密算法:AES-128 DH算法:Group 14 生命周期(秒):86400 本端标识:IP Address 对端标识:IP Address 认证算法:SHA2-256 加密算法:AES-128 PFS:DH group 14 传输协议:ESP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操作指引

    版本:v2 认证算法:SHA2-256 加密算法:AES-128 DH算法:Group 14 生命周期(秒):86400 本端标识:IP Address 对端标识:IP Address IPsec策略 认证算法:SHA2-256 加密算法:AES-128 PFS:DH group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Hive支持创建超过32个角色

    开启本功能并对表库等授权后,对表库目录具有相同权限的角色将会用“|”合并。查询acl权限时,将显示合并后的结果,与开启该功能前的显示会有区别。此操作不可逆,请充分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再决定是否作出调整。 MRS 3.x及后续版本支持Ranger,如果当前组件使用了Ranger进行权限控制,需基于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数据密盾

    数据密盾 把数据装在“沙箱”里,保证数据安全,可以限制应用内数据的拷贝/粘贴、下载等操作,防止数据被恶意盗取,保证数据安全。 安全水印 加密算法 防数据外传 父主题: 安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