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云服务器 ECS

 

弹性云服务器(Elastic Cloud Server)是一种可随时自助获取、可弹性伸缩的云服务器,帮助用户打造可靠、安全、灵活、高效的应用环境,确保服务持久稳定运行,提升运维效率

 
 

    内存配置 更多内容
  • 配置内存

    配置内存 操作场景 Spark是内存计算框架,计算过程中内存不够对Spark的执行效率影响很大。可以通过监控GC(Garbage Collection),评估内存中RDD的大小来判断内存是否变成性能瓶颈,并根据情况优化。 监控节点进程的GC情况(在客户端的conf/spark-defaults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内存

    配置内存 操作场景 Flink是依赖内存计算,计算过程中内存不够对Flink的执行效率影响很大。可以通过监控GC(Garbage Collection),评估内存使用及剩余情况来判断内存是否变成性能瓶颈,并根据情况优化。 监控节点进程的YARN的Container GC日志,如果频繁出现Full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内存

    配置内存 操作场景 Spark是内存计算框架,计算过程中内存不够对Spark的执行效率影响很大。可以通过监控GC(Garbage Collection),评估内存中RDD的大小来判断内存是否变成性能瓶颈,并根据情况优化。 监控节点进程的GC情况(在客户端的conf/spark-default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内存管理

    配置内存管理 配置场景 在HDFS中,每个文件对象都需要在NameNode中注册相应的信息,并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随着文件数的增加,当原有的内存空间无法存储相应的信息时,需要修改内存大小的设置。 配置描述 参数入口: 请参考修改集群服务配置参数,进入HDFS“全部配置”页面。 表1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配置knox内存?

    如何配置knox内存? 以root用户登录集群Master节点。 在Master节点执行如下命令打开gateway.sh文件。 su omm vim /opt/knox/bin/gateway.sh 将“APP_MEM_OPTS=""” 修改为 “APP_MEM_OPTS="-Xms256m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动态内存

    ”。 图2 添加请求头并调用 未开启动态内存,调用接口时默认取创建函数时设置的内存大小; 若配置了动态内存,未设置value值,调用同步执行接口或异步执行接口时仍默认取创建函数设置的内存大小,调用成功返回“200”。 若配置了动态内存内存值设置错误,未包含在128、256、51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什么是预留内存,如何配置预留内存?

    t”参数的值。 建议您的实例预留内存值至少配置为30%,2021年之后创建的实例预留内存默认值已经修改为30%。 预留内存百分比是以实例规格的最大可用内存为基数,而不是以内存规格为基数的,最大可用内存可参考实例规格中实例产品规格表中“实例可使用内存”列的值。 父主题: Redis使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AM自动调整分配内存

    配置AM自动调整分配内存 配置场景 启动该配置的过程中,ApplicationMaster在创建container时,分配的内存会根据任务总数的浮动自动调整,资源利用更加灵活,提高了客户端应用运行的容错性。 配置描述 参数入口: 在Manager系统中,选择“集群 > 待操作集群的名称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NameNode内存参数

    配置NameNode内存参数 配置场景 在HDFS中,每个文件对象都需要在NameNode中注册相应的信息,并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随着文件数的增加,当原有的内存空间无法存储相应的信息时,需要修改内存大小的设置。 配置描述 参数入口: 请参考修改集群服务配置参数,进入HDFS“全部配置”页面。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内存

    level1:动态内存使用超过最大动态内存的90%后,会记录以下信息,并将记录的内存信息保存在$GAUSSLOG/mem_log目录下。 全局内存概况。 instance,session,thread三种类型的所有内存上下文中内存占用前20的内存上下文的内存使用情况。 每个内存上下文的totalsize、freesize字段。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内存

    8MB(196核CPU/1536G内存,128核CPU/1024G内存,104核CPU/1024G内存,96核CPU/1024G内存,96核CPU/768G内存,80核CPU/640G内存,64核CPU/512G内存,60核CPU/480G内存,32核CPU/256G内存,16核CPU/128G内存,8核C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S款、Pro款都是一样的内存配置吗?

    S款、Pro款都是一样的内存配置吗? 华为企业智慧屏S款和Pro款均采用12GB RAM + 64GB Flash。 父主题: 硬件/外观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CPU/内存配置与TPS和QPS性能相关的问题

    CPU/内存配置与TPS和QPS性能相关的问题 场景1 问:如下图中,为什么本地SSD盘支持更高的硬盘吞吐量,但TPS和QPS反而比SSD云盘低? 同样2U8GB的配置,本地SSD盘的性能比SSD云盘更好,但2U4GB配置下本地SSD盘性能不如SSD云盘。 答: 云盘性能比本地盘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AM自动调整分配内存

    配置AM自动调整分配内存 本章节适用于MRS 3.x及后续版本集群。 配置场景 启动该配置的过程中,ApplicationMaster在创建container时,分配的内存会根据任务总数的浮动自动调整,资源利用更加灵活,提高了客户端应用运行的容错性。 配置描述 参数入口: 在Manager系统中,选择“集群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Spark Executor堆内存参数

    配置Spark Executor堆内存参数 配置场景 当分配的内存太小或者被更高优先级的进程抢占资源时,会出现物理内存超限的情况。调整如下参数,可以防止物理内存超限。 配置描述 参数入口: 在应用提交时通过“--conf”设置这些参数,或者在客户端的“spark-defaults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内存

    所有内存上下文中内存占用前20的内存上下文的内存使用情况。 每个内存上下文的totalsize,freesize字段。 每个内存上下文上所有内存申请的详细信息,包含申请内存所在的文件,行号和大小。 默认值:level1 该参数设置为level2后,会记录每个内存上下文的内存申请详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内存

    level1:动态内存使用超过最大动态内存的90%后,会记录以下信息,并将记录的内存信息保存在$GAUSSLOG/mem_log目录下。 全局内存概况。 instance,session,thread三种类型的所有内存上下文中内存占用前20的内存上下文的内存使用情况。 每个内存上下文的totalsize、freesize字段。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内存

    200(196核CPU/1536G内存,128核CPU/1024G内存,104核CPU/1024G内存,96核CPU/1024G内存,96核CPU/768G内存,80核CPU/640G内存,64核CPU/512G内存,60核CPU/480G内存,32核CPU/256G内存,16核CPU/128G内存,8核C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内存

    。因此使用的总内存可能是work_mem的好几倍。 参数类型:USERSET 取值范围:整型,64~INT_MAX,单位为KB。 默认值:小规格内存为512MB, 大规格内存为2GB(max_process_memory大于等于30GB为大规格内存,否则为小规格内存)。 设置建议: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内存

    CN:2GB(196核CPU/1536G内存,128核CPU/1024G内存,104核CPU/1024G内存,96核CPU/1024G内存,96核CPU/768G内存,80核CPU/640G内存,80核CPU/512G内存,72核CPU/576G内存,64核CPU/512G内存,60核CPU/480G内存);1GB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内存

    。因此使用的总内存可能是work_mem的好几倍。 参数类型:USERSET 取值范围:整型,64~INT_MAX,单位为KB。 默认值:小规格内存为512MB, 大规格内存为2GB(max_process_memory大于等于30GB为大规格内存,否则为小规格内存)。 设置建议: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