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Nginx反向代理访问OBS最佳实践

通过Nginx反向代理访问OBS最佳实践

    nginx默认配置扫描端口 更多内容
  • NGINX Ingress控制器

    Ingress控制器插件,单击“新增”。 在安装插件页面,重新配置NGINX Ingress控制器参数,参数说明详情请参见安装插件。 参数配置完成后,单击“安装”。 等待插件安装指令下发完成,您可以返回“插件中心”,单击“管理”,在插件详情页查看已安装的控制器实例。 组件说明 表3 NGINX Ingress控制器插件组件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集群内访问(ClusterIP)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负载,然后单击“确定”。 端口配置: 协议:请根据业务的协议类型选择。 服务端口:Service使用的端口端口范围为1-65535。 容器端口:工作负载程序实际监听的端口,需用户确定。例如nginx默认使用80端口。 单击“确定”,创建Service。 通过kubectl命令行创建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负载均衡类型的服务

    ,重新指定端口会为服务增加一个名为cce-healthz的服务端口配置。 节点端口:使用共享型负载均衡或不关联ENI实例时,节点端口作为健康检查的检查端口;如不指定将随机一个端口。取值范围为30000-32767。 容器端口:使用独享型负载均衡关联ENI实例时,容器端口作为健康检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共享型负载均衡快速入门(进阶版)

    执行以下命令,启动Nginx并设置开机启动。 systemctl start nginx systemctl enable nginx 在任意终端使用浏览器访问“http://E CS 的公网IP地址”,显示如下页面,说明nginx安装成功。 图1 nginx安装成功 修改ECS实例ECS01的html页面。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为Nginx Ingress配置应用流量镜像

    两个集群中均已安装NGINX Ingress控制器。 已安装配置kubectl分别连接两个集群,详情请参见通过kubectl对接多个集群。 步骤1:创建工作负载,并通过Ingress对外暴露服务 在cluster-1集群中部署应用,并测试访问。 复制以下文件保存到nginx-deploy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为Nginx Ingress配置HTTPS证书

    Nginx Ingress配置HTTPS证书 Ingress支持配置HTTPS证书以提供安全服务。 请参见通过kubectl连接集群,使用kubectl连接集群。 Ingress支持使用kubernetes.io/tls和IngressTLS两种TLS密钥类型,此处以Ingre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为Nginx Ingress配置重定向规则

    Nginx Ingress配置重定向规则 配置永久重定向规则 如果您想将访问请求永久重定向至某个目标网址(状态码为301),您可以通过nginx.ingress.kubernetes.io/permanent-redirect注解进行配置。例如将所有内容永久重定向到www.example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启动/停止Nginx

    功能。 要修改的Nginx配置文件路径 目标主机中Nginx配置文件所在路径。 配置文件备份路径 目标主机中原Nginx配置文件备份目标路径。 配置文件内容 新配置文件内容。 控制选项 配置是否启用该操作。 当前步骤执行失败后,应用是否继续执行后续的步骤。 配置是否使用sudo权限执行该步骤。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Nginx组件接入

    参数 说明 Nginx地址 Nginx地址。格式:Nginx 服务的连接地址+Nginx服务的服务状态路径。 Nginx服务的连接地址:Nginx服务的IP地址和侦听端口号。其中nginx.conf配置文件中指定了侦听端口。例如:10.0.0.1:8080。 Nginx服务的服务状态路径:由nginx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NGINX访问中心

    NGINX访问中心 云日志服务支持日志采集向导一站式采集NGINX日志,并为NGINX日志配置结构化和仪表盘。该仪表盘主要展示NGINX日志的PV对比、访问量PV分布(中国)、访问量PV分布(世界)、访问量UV分布(中国)、等信息,全方位展示网站访问情况。您还可以使用云日志服务的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操作步骤

    协议:选择“TCP”。 监听端口:输入“80”。 访问端口:自定义访问端口。本实践设置为“14632”。 图2 添加负载均衡外网访问 单击“确定”,完成对该组件访问方式的配置。 在“组件配置”页面,单击“配置部署组件”,使Nginx组件访问方式生效。 部署成功后,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组件列表”,进入“组件列表”页面。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在Nginx服务器上安装SSL证书

    不要直接复制所有配置,参数中“ssl”开头的属性与证书配置有直接关系,其它参数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 参数说明 listen SSL访问端口号,设置为“443”。 配置HTTPS的默认访问端口为443。如果未配置HTTPS的默认访问端口,可能会导致Nginx无法启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部署弹性云服务器

    译成功。 图1 nginx编译结果 运行如下命令重命名nginx.conf文件,对nginx配置文件进行备份。 mv /opt/nginx/conf/nginx.conf /opt/nginx/conf/nginx.conf.bak 运行如下命令编辑nginx配置文件。 vi /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在Nginx服务器上安装国密标准SSL证书

    不要直接复制所有配置,参数中“ssl”开头的属性与证书配置有直接关系,其它参数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 参数说明 listen SSL访问端口号,设置为“443”。 配置HTTPS的默认访问端口为443。如果未配置HTTPS的默认访问端口,可能会导致Nginx无法启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端口

    String 端口IP地址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表5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port Port object 端口对象。 表6 Port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id String 端口唯一标识 name String 端口名称 取值:默认为空,最大长度不超过255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更新端口

    操作。 格式: {"tcp_srvports": "port1 port2 port3", "udp_srvports": "port1 port2 port3"} 端口号之间以空格间隔,最多允许指定的端口号总共为15个,端口号范围是1到65535。 示例: {"tcp_srvports":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删除端口

    删除端口 功能介绍 删除端口。 接口约束: 不允许删除device_owner为非空且不为neutron:VIP_PORT端口。 不允许删除device_id为非空的端口。 调试 您可以在 API Explorer 中调试该接口。 URI DELETE /v1/{project_id}/ports/{port_id}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端口

    操作。 格式: {"tcp_srvports": "port1 port2 port3", "udp_srvports": "port1 port2 port3"} 端口号之间以空格间隔,最多允许指定的端口号总共为15个,端口号范围是1到65535。 示例: {"tcp_srvports":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更新端口

    作。 【格式】 {"tcp_srvports": "port1 port2 port3", "udp_srvports": "port1 port2 port3"} 端口号之间以空格间隔,最多允许指定的端口号总共为15个,端口号范围是1到65535。 【示例】 {"tcp_srvports":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端口(废弃)

    端口(废弃) 创建端口(废弃) 查询端口(废弃) 查询端口列表(废弃) 更新端口(废弃) 删除端口(废弃) 父主题: 历史API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扫描雷达

    扫描雷达 本章节主要介绍扫描雷达组件各配置项的含义。 样式 尺寸位置 图表尺寸:设置图表的宽和高。单位为px。 图表位置:设置图表在画布中的位置。单位为px。 图1 尺寸位置-扫描雷达 全局样式 字体:设置图表中文字的字体。 半径:输入数值或通过拖动设置半径大小。 值标签:设置图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