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 idc 更多内容
  • DC直连VPC组网迁移资源规划

    DC直连VPC组网迁移规划总体说明 路由表 说明 VPC路由表 VPC路由表的规划详情如表2所示。 迁移前,在VPC的路由表中,存在指向线下IDC侧子网网段以及虚拟接口网关的路由,用作VPC和线下IDC通信。 本示例为172.16.0.0/16、10.0.0.0/30、10.1.0.0/30。 迁移中,为了避免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双链路主备混合云组网和资源规划

    口将流量从远端网关转送到物理连接。 通过物理连接DC-A将流量送达线下IDC。 响应路径:线下IDC→VPC-A 根据线下IDC网络的路由配置,通过物理连接DC-A将流量转送到虚拟接口VIF-A。 线下IDC内网络中,指向云上的路由也配置成主备,优先转发到DC-A。 虚拟接口VI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IPsec VPN适用连接典型组网结构有哪些?

    VPC间网络互访。 与其他公有云创建VPN,如与阿里云的VPC间网络互访。 与客户IDC机房打通VPN,实现线上VPC与线下的IDC网络互访。 VPN HUB功能,结合对等连接和CC实现云下IDC与云上多VPC网络互访。 结合源NAT实现跨云访问特定IP。 不适用的典型场景: 相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双链路负载混合云组网构建步骤

    在ER默认路由表中创建传播,并自动学习IDC侧的路由信息。 需要执行以下步骤连通DC后,才可以在ER路由表中查看到IDC侧的路由信息。 创建虚拟接口。 创建虚拟接口用来连接虚拟网关和线下IDC,具体方法请参见步骤3:创建虚拟接口。 配置IDC侧路由到华为云的路由。 以华为网络设备为例,配置BGP路由: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入门指引

    关。 用户本地数据中心(IDC)通过云专线接入虚拟私有云(VPC),VPC中的E CS 需要转换成IDC指定的私网网段进行通信,详情可见下方的组网图。 图1 组网图 下列配置指导仅以VPC Peering做示例,实际专线配置以云专线指导为准。 假设用户IDC(Peering目的VPC)网段为10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云专线最佳实践汇总

    用户通过对等连接连通同区域的多个VPC和云下IDC的网络 云专线DC 虚拟私有云VPC 弹性云服务器 ECS 通过云专线接入VPC后,用户可以使用VPC对等连接访问同区域内多个VPC,实现云上多个VPC之间的业务隔离和多个VPC与线下IDC的互访 本地IDC通过企业路由器访问同区域VPC 通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应用场景

    多个VPC可以共享专线访问线下IDC,免去多条专线配置,降低成本。 最佳实践 通过企业路由器实现同区域VPC隔离 场景二:多条专线链路动态选路和切换 图2 多条专线链路动态选路和切换 表2 场景二说明 客户场景 客户业务一部分部署在公有云,一部分部署在线下IDC中,云上业务访问线下IDC要求高带宽、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组网和资源规划

    地址为IDC侧网段,下一跳指向ER的路由。 表4 ER路由表 目的地址 下一跳 路由类型 VPC1网段:172.16.0.0/16 VPC1连接:er-attach-01 传播路由 IDC侧网段:192.168.3.0/24 VGW连接:vgw-demo 传播路由 IDC侧网段:192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组网和资源规划

    地址为IDC侧网段,下一跳指向ER的路由。 表4 ER路由表 目的地址 下一跳 路由类型 VPC1网段:172.16.0.0/16 VPC1连接:er-attach-01 传播路由 IDC侧网段:192.168.3.0/24 VGW连接:vgw-demo 传播路由 IDC侧网段:192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组网与使用场景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连通同一个Region的两个VPC? 使用VPN替换专线该如何配置? 云端创建了两个VPC,如何与云下的IDC网络互通? 组网拓扑如(IDC1-VPC1-VPC2-IDC2)所示,如何实现四个子网互联? 云端两个Region,每Region有两个子网,是否可以创建两个VPN连接,分别连通不同子网?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双链路负载混合云组网构建流程

    创建1个虚拟接口:虚拟接口用来连接虚拟网关和物理连接。 配置IDC侧路由:在线下IDC侧路由设备配置网络参数。 登录ECS,执行ping命令,验证DC链路通信情况。 参考1,搭建第二条专线链路并验证网络通信情况。 步骤四:在ER侧和IDC侧分别配置等价路由 在ER路由表中,检查ER通过VG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双链路负载混合云组网构建流程

    表中可以查看“全域接入网关(DGW)”连接。 配置IDC侧路由:在线下IDC侧路由设备配置网络参数。 登录ECS,执行ping命令,验证DC链路通信情况。 参考1,搭建第二条专线链路并验证网络通信情况。 步骤四:在ER侧和IDC侧分别配置等价路由 在ER路由表中,检查ER通过DG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网络

    网络 集群网络地址段规划实践 集群网络模型选择及各模型区别 CCE集群实现访问跨VPC网络通信 使用VPC和云专线实现容器与IDC之间的网络通信 自建IDC与CCE集群共享 域名 解析 通过负载均衡配置实现会话保持 不同场景下容器内获取客户端源IP 通过配置容器内核参数增大监听队列长度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通过企业路由器和中转VPC构建组网流程

    “虚拟网关(VGW)”连接的传播,会自动学习IDC侧的路由信息,不用再手动添加路由。 创建虚拟接口:创建关联虚拟网关的虚拟接口,连接虚拟网关和物理连接。 配置IDC侧路由:在线下IDC侧路由设备配置网络参数。 步骤五:验证VPC和IDC的通信情况 登录ECS,执行ping命令,验证网络互通情况。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双链路负载混合云组网构建步骤

    为系统自动配置: 在ER默认路由表中创建关联。 在ER默认路由表中创建传播,并自动学习IDC侧的路由信息。 需要执行以下步骤连通DC后,才可以在ER路由表中查看到IDC侧的路由信息。 配置IDC侧路由到华为云的路由。 以华为网络设备为例,配置BGP路由: bgp 64555 peer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通过第三方防火墙实现VPC和云下数据中心互访流量清洗

    使用VPC3创建专线,使云上VPC与云下IDC实现连通。具体操作参见创建云专线。 配置路由规则 通过配置路由规则将指向目的地址的流量转发到指定的下一跳地址。 修改VPC1的默认路由表,增加一条路由规则: VPC1 > 用户IDC,目的地址:用户IDC的CIDR,下一跳:VPC1与VPC2的对等连接。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应用场景

    通过云专线和云连接实现跨区域多VPC与用户IDC数据中心互通。 混合云部署 通过云专线将云下用户数据中心和云上VPC互联,利用云上的弹性,快速扩展能力,扩展应用层的计算能力。 图1 混合云部署 表1 混合云部署 云产品 应用场景 描述 相关操作 虚拟专用网络 使用公网低成本连接VPC与本地IDC 基于Inte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产品优势

    安全生产、运维大脑、故障管理等优秀实践使能客户极简运维。 一朵云使用体验 构筑全场景资源管理驾驶舱,覆盖华为公有云、客户IDC等场景。 提供多视角数据呈现能力,挖掘数据价值,辅助整体运维决策。 云上运维能力延伸至客户IDC,淡化云边界,提升运维效率。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通过企业路由器和中转VPC构建组网实施步骤

    接创建传播,自动学习IDC的路由信息。 创建传播,具体方法请参见创建传播。 需要执行以下步骤连通DC后,才可以在ER路由表中查看到IDC侧的路由信息。 创建虚拟接口。 创建虚拟接口用来连接虚拟网关和线下IDC,具体方法请参见步骤3:创建虚拟接口。 配置IDC侧路由到华为云的路由。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C/VPN双链路互备混合云组网方案概述

    VPC和线下IDC的网络。DC和VPN两条网络链路互为主备,主链路为DC,备链路为VPN,当DC链路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VPN链路,降低网络中断对业务造成的影响。 将VPC1、VPC2以及DC接入企业路由器中,VPC1和VPC2网络互通,并且均可以通过DC和线下IDC通信。 将V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跨云容灾方案

    跨云容灾方案 当重要应用系统已经在IDC或其他云上部署,并需要容灾到华为云,以提供高可用的容灾方案。假定应用系统在IDC或其他云上可以达到99.9%的可用性,则在容灾到华为云后,能提供99.99%的可用性。 跨云应用典型架构为前端无状态应用层+后端数据库,其中前端无状态应用可采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