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30 GMT+08:00
分享

搭建辅助批改作业工作流操作流程

前提条件

实名认证的华为账号或IAM用户。

准备工作

本实践选用平台预置的“DeepSeek-R1-64K”模型。

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

说明

创建工作流

通过填写必要的工作流基本信息,创建一个任务型的辅助批改作业工作流。

编排工作流

配置大模型节点、开始批改作业、内容批改以及结束节点,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应用。

调试工作流

输入信息并运行工作流,查看大模型的响应结果,优化配置,确保工作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可以查看详细的调试结果和调用详情。

发布工作流

调试成功后可以发布工作流,发布后可在“发布管理”页面查看API调用接口信息。

创建工作流

  1. 登录Versatile智能体平台,在左侧导航栏“个人空间”区域,选择进入所需空间。

    如果已选择团队空间,界面显示为实际的团队空间名称,而非“个人空间”。

    图1 选择团队空间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开发中心 > 应用管理 > 工作流应用”,单击左上角“创建应用”
  3. “创建应用”页面,选择创建“对话型工作流”,配置工作流相关信息,具体如图2所示,参数如表1所示。

    图2 创建工作流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示例

    说明

    工作流名称

    辅助批改作业_百宝箱

    在工作流应用界面中工作流名称不允许重复,支持中英文、数字、下划线、中划线和空格,长度2~64字符,且名称首尾不能有空格。

    英文名称

    review_task_history

    输入内容只能包含英文字母、数字、下划线,并以字母开头,长度2~64字符,且名称不能以下划线收尾。

    描述

    辅助批改作业

    描述工作流的功能,可直观呈现给用户,长度0~256。

  4. 配置完成后单击“立即创建”,进入工作流编排页面。

编排工作流

在工作流编排页面,平台已预设了开始、大模型和结束节点。单击节点右上角的,可以对当前节点执行重命名、复制、删除操作。开始和结束节点为必选节点,不支持重命名、复制和删除。

图3 节点的重命名、复制、删除操作
  1. 配置“开始”节点。单击“开始”节点,该节点已默认配置query参数,表示用户输入的内容。当前场景下无需新增参数,单击“确定”。

    图4 配置开始节点

  2. 配置“大模型”节点,从用户输入中进行问题提取,解析出用户的问题,并用JSON格式输出。参考图5表2完成参数配置,单击“确定”

    图5 配置“大模型”节点
    表2 参数配置说明

    参数

    配置示例

    说明

    节点名称

    单击大模型名称旁边的,修改节点名称为“大模型节点”,并单击名称后的

    只允许输入字母、数字、下划线,且不能以数字开头。

    模型配置

    选择模型为“DeepSeek-R1-64K”,单击模型配置区域右上角的可设置模型的温度、核采样等参数,本实践保持默认值。

    选择模型接入模块已配置的大语言模型。

    输入参数

    定义以下输入参数。

    • 参数名称为“text”。
    • 类型、值:选择“引用 > query String”。text为“开始节点”的输出变量值。

    配置大模型处理需要的输入参数值, 这些值会动态添加到提示词中,默认设置的输入参数名为“query”

    输出参数

    单击输出区域右上角的,选择输出格式为“JSON”。单击,添加参数。

    定义以下输出参数,其余保持默认值即可。

    • question,类型为“String”
    • user_answer,类型为“String”

    用于解析大模型节点的输出,并提供给后续节点的输出参数引用。

    系统提示词

    默认即可,可不填写。

    配置输入给大模型的提示词,系统级提示词,用于指导模型按要求进行回复。支持使用{{variable}}格式引用当前节点输入参数中已定义好的参数。最终替换后的内容会传递给模型。

    用户提示词

    你是信息整理专家,请整理信息,从用户给定的内容中提取问题和答案,问题保存在question中,答案保存在user_anwser,并且用JSON输出{question}和{user_anwser}.  
    
    用户上传的内容:  
    
    {{text}}  
    
    ## 限制 
    - 不得丢失任何用户上传的信息。

    配置输入给大模型的提示词,用户级提示器,作为当前用户问题的输入。配置提示词时,支持使用{{variable}}格式引用当前节点输入参数中已定义好的参数。最终替换后的内容会传递给模型。

  3. 配置“消息”节点,在工作流执行过程中向用户发送该消息。

    1. 单击“添加节点”,选择“消息”,添加“消息”节点至编排页面,连接“大模型”节点和“消息”节点。
      图6 连接“大模型”节点和“消息”节点
    2. 单击“消息”节点,参考图7表3完成参数配置,单击“确定”
      图7 配置“消息”节点
      表3 参数配置说明

      参数名称

      配置示例

      参数说明

      节点名称

      单击大模型名称旁边的,修改节点名称为“开始批改作业”,并单击名称后的

      只允许输入字母、数字、下划线,且不能以数字开头。

      输入参数

      -

      当单击图标时,可新增输入参数。

      • 参数名称:只允许输入字母、数字、下划线,且不能以数字开头。
      • 类型、值:支持“引用”和“输入”两种类型。
        • 引用:支持用户选择工作流中已包含的前置节点的输出变量值和全局配置中的记忆变量。
        • 输入:支持用户自定义取值。

      指定回复

      开始批改作业....

      可撰写指定的回复信息,并支持以{{参数名称}}的形式插入变量。回复信息将在工作流执行到该节点时发送给用户。

  4. 配置“大模型”节点,对用户的问题直接给出一份丰富的解答输出。

    1. 单击“添加节点”,选择“大模型”,将“大模型”节点至编排页面,连接“消息”节点和“大模型”节点。
      图8 连接“消息”节点和“大模型”节点
    2. 单击“大模型”节点,参考图9表4完成参数配置,单击“确定”
      图9 配置“大模型”节点
      表4 参数配置说明

      参数

      配置示例

      说明

      节点名称

      单击大模型名称旁边的,修改节点名称为“内容批改”,并单击名称后的

      只允许输入字母、数字、下划线,且不能以数字开头。

      模型配置

      选择模型为“DeepSeek-R1-64K”,单击模型配置区域右上角的可设置模型的温度、核采样等参数,本实践保持默认值。

      选择模型接入模块已配置的大语言模型。

      输入参数

      定义以下输入参数。

      • 参数名称为“question”。
      • 类型、值:选择“引用 > question String”。question为“大模型节点”的输出变量值。
      • 参数名称为“user_answer”。
      • 类型、值:选择“引用 > user_answer String”。user_answer为“大模型节点”的输出变量值。

      配置大模型处理需要的输入参数值, 这些值会动态添加到提示词中,默认设置的输入参数名为“query”

      输出参数

      单击输出区域右上角的,选择输出格式为“文本”。

      定义以下输出参数,其余保持默认值即可。

      review,参数类型为“String”

      用于解析大模型节点的输出,并提供给后续节点的输出参数引用。

      系统提示词

      默认即可,可不填写。

      配置输入给大模型的提示词,系统级提示词,用于指导模型按要求进行回复。支持使用{{variable}}格式引用当前节点输入参数中已定义好的参数。最终替换后的内容会传递给模型。

      用户提示词

      你是专业的历史老师,你擅长历史主观题的批改。请根据下列规则,批改用户的作业,并给出你的评分和原因。  
      
      ## 评分标准 
      明确回答问题:首先要确保对题目的核心问题有清晰的回应,不能偏离主题。 
      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历史主观题的回答要有条理,一般建议先提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可以采用总分总结构,即开头简要陈述观点,中间具体论述,最后总结。 
      史实准确,引用充分:回答时需要用准确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作为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引用史实时最好标明具体时间、地点和人物,确保内容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分析与解释:除了陈述史实外,还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它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要展现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 
      多角度思考:如果题目允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展现出对历史事件全面的理解。 
      平衡与客观:在分析历史事件时,要保持客观、公正,避免单方面或片面的解释。如果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提到不同的历史观点,但要注意说明自己的立场并给出理由。  
      ## 题目:{{question}} 
      ## 用户回答:{{user_answer}}  
      ## 输出示例 
      题目:.... 
      回答:.... 
      分数:n/10 
      原因: 
      1.  
      2.  
      3.  
      4.  
      5. 

      配置输入给大模型的提示词,用户级提示器,作为当前用户问题的输入。配置提示词时,支持使用{{variable}}格式引用当前节点输入参数中已定义好的参数。最终替换后的内容会传递给模型。

  5. 配置“结束”节点,输出最终结果。

    1. 连接“大模型”节点到“结束”节点。
      图10 连接“大模型”节点到“结束”节点
    2. 单击“结束节点”,如图11配置输入参数和回复。
      图11 配置“结束节点”
      表5 参数配置说明

      参数

      配置示例

      说明

      输入参数

      定义以下输入参数。

      参数名称为result,类型为引用,值为引用大模型节点的输出。

      输入参数支持引用和输入两种类型,输入参数需要在指定回复的文本框中以{{variable_name}}的形式进行插入才能返回。

      输出参数

      -

      输出参数将以变量形式返回,支持引用和输入两种类型。

      指定回复

      {{result}}

      可以在文本框中编辑指定的回复内容,支持在文本中以{{variable_name}}的形式插入输入参数返回或直接返回输入参数。工作流的最终运行结果将按照指定回复中的内容返回。指定回复中不能插入输出参数。

调试工作流

  1. 编排工作流完成后,在工作流编排界面单击右上角,并在下拉框中选择“同步执行”
  2. 在对话框中直接与工作流进行交互,实时观察其执行过程和响应效果,并根据需要对配置进行优化和调整。

    检查节点设置是否有误,常见节点报错可参考《常见问题》进行解决。

    试运行界面支持文本输入、语音输入、文件输入:

    • 文本输入:在对话输入框输入对话后按Enter键或单击,查看应用响应结果。
    • 语音输入:“语音交互”开启时,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进行输入。该功能支持多种语言(如中文、英文等),并提供语音识别、错误纠正和实时反馈等功能。
      • 首次使用语音输入须开通系统麦克风、扬声器权限,可在权限申请弹窗一键开通。
      • 语音输入最长为60秒,超时则取消语音输入状态,用户需重新录入。
    • 文件输入:请参考开始节点配置参数,可增加“文件”“文件数组”类型,并在试运行界面中上传文件。
    图12 试运行

  3. 在试运行过程中,可以单击右上角查看调试结果,包括运行结果与调用详情。

    图13 运行结果
    图14 调用详情
    必要时也可以针对工作流中的某个节点单独进行调试,以保证节点的成功运行。以调试“大模型节点”为例。
    1. 在工作流编排页面,单击“大模型节点”的“”,进入节点的调试页面。
      图15 调试单节点
    2. 在节点的“配置信息”输入请求参数的值,单击“开始运行”。
      图16 配置节点调试任务
    3. 单节点调试成功后,将在该节点显示“运行成功”字样及其运行时间。
      图17 单节点调试结果

发布工作流

  1. 工作流试运行成功后,在工作流编排页面,单击右上角“发布”
  2. 输入版本号与描述,如图18所示,单击“发布”

    图18 发布工作流

  3. 单击右上角“发布管理”按钮,可进入“发布管理”页面。也可通过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开发中心 > 应用管理 > 工作流应用”单击“智能助教工作流”,进入应用主页面,单击右上角“发布管理”按钮,可进入“发布管理”页面。

    “发布管理”页面“网页”发布渠道的“操作”列单击“发布”蓝色文字按钮后将出现“立即访问”“复制链接”“重新生成”文字按钮。这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访问工作流应用的网页应用链接:

    图19 发布工作流
    • 立即访问:单击当前页面的“立即访问”按钮,可立即进入网页版应用。
      图20 立即访问网页智能体应用
    • 复制链接:单击当前页面的“复制链接”按钮,可直接复制网页URL嵌入或分享到其他应用场景。
      图21 复制智能体访问地址
    • 重新生成:重新生成工作流应用发布链接。

相关文档

  • 编排工作流时,画布相关的详细操作介绍,请参见创建工作流
  • 在创建和运行工作流时,可能会遇到的常见问题,请参见《常见问题》解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