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来源概述
在应用网关中创建服务来源,有助于将不同类型的后端服务统一接入应用网关,实现集中化的流量路由、协议转换和安全控制,屏蔽服务底层差异(如部署环境、注册中心),简化网关与后端服务的集成流程。通过对接服务注册中心(如 Nacos、ServiceComb)或 Kubernetes API,实时获取服务实例的IP、端口等元数据,实现动态服务发现与路由。支持根据权重、健康状态、版本标签等策略分发流量,提升服务可用性和灵活性。
应用网关当前支持CSE Nacos引擎、CSE ServiceComb引擎和CCE 服务作为服务来源。将注册了服务的CSE Nacos引擎、CSE ServiceComb引擎和CCE 服务添加到网关服务来源中,以便网关能够动态获取后端服务列表。
不同服务来源的适用场景如下:
- CSE Nacos引擎:
- 多语言混合架构,需支持Java、Go、.NET等多语言微服务,统一管理服务注册与配置。
- 混合部署Kubernetes集群与虚拟机服务,通过DNS解析实现动态路由。
- 需实时更新路由规则、灰度发布策略或配置参数。
- CSE ServiceComb引擎:
- 高性能微服务通信,需处理高并发请求,要求低延迟和强一致性。
- 复杂治理需求,需要分布式事务、服务隔离仓、异步调用等高级功能,或基于Spring Cloud、ServiceComb生态开发。
- CCE 服务:
- 云原生应用:基于Kubernetes构建容器化微服务,需快速迭代、弹性扩缩容和灰度发布(如通过标签version=v2实现流量分发)。
- K8s生态集成:依赖Kubernetes原生工具链(如Helm、Prometheus),或需与CCE集群深度联动(如自动发现Deployment、Service资源)。
- 多云架构:跨区域部署服务,通过CCE的全局负载均衡优化用户访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