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网关 APIG
API网关 APIG
- 最新动态
- 功能总览
- 服务公告
- 产品介绍
- 计费说明
- 快速入门
-
用户指南
- APIG业务使用流程
- 创建用户并授权使用APIG
- 创建APIG实例
- 开放API
- 配置API调用授权(可选)
- 调用API
-
管理API
- 管理API概述
- 查看或编辑APIG的API信息
- 配置API的自定义认证
- 配置API的参数编排规则
- 自定义API的错误响应信息
- 克隆APIG的API
- 下线APIG的API
- 导入导出API
-
APIG的API设计文件扩展定义
- x-apigateway-auth-type
- x-apigateway-request-type
- x-apigateway-match-mode
- x-apigateway-cors
- x-apigateway-is-send-fg-body-base64
- x-apigateway-any-method
- x-apigateway-backend
- x-apigateway-backend.parameters
- x-apigateway-backend.httpEndpoints
- x-apigateway-backend.httpVpcEndpoints
- x-apigateway-backend.functionEndpoints
- x-apigateway-backend.mockEndpoints
- x-apigateway-backend-policies
- x-apigateway-backend-policies.conditions
- x-apigateway-ratelimit
- x-apigateway-ratelimits
- x-apigateway-ratelimits.policy
- x-apigateway-ratelimits.policy.special
- x-apigateway-access-control
- x-apigateway-access-controls
- x-apigateway-access-controls.policy
- x-apigateway-plugins
- x-apigateway-auth-opt
- x-apigateway-result-normal-sample
- x-apigateway-result-failure-sample
- x-apigateway-authorizer
- x-apigateway-response
- x-apigateway-responses
- x-apigateway-pass-through
- x-apigateway-sample
- x-apigateway-content-type
- x-apigateway-orchestrations
- 配置API策略
- 配置凭据策略
- 管理APIG实例
- 查看监控指标与配置告警
- 查看APIG审计日志
- 共享版操作指导(仅存量用户使用)
- 最佳实践
- 开发指南
-
API参考
- 使用前必读
- API概览
- 如何调用API
-
专享版API(V2)
- 专享版-API分组管理
- 专享版-环境管理
- 专享版-环境变量管理
- 专享版-流控策略管理
- 专享版-API管理
- 专享版-签名密钥管理
- 专享版-签名密钥绑定关系管理
- 专享版-API绑定流控策略
- 专享版-设置特殊流控
- 专享版-APP授权管理
- 专享版-概要查询
- 专享版-域名管理
- 专享版-ACL策略管理
- 专享版-API绑定ACL策略
- 专享版-自定义认证管理
- 专享版-OpenAPI接口
- 专享版-VPC通道管理
- 专享版-监控信息查询
- 专享版-分组自定义响应管理
- 专享版-标签管理
- 专享版-实例特性管理
- 专享版-配置管理
- 专享版-实例管理
- 专享版-实例终端节点管理
- 专享版-实例标签管理
- 专享版-微服务中心管理
- 专享版-SSL证书管理
- 专享版-插件管理
- 专享版-凭据管理
- 专享版-凭据配额管理
- 专享版-异步任务管理
- 专享版-编排规则管理
- 专享版-实例自定义入方向端口管理
- 共享版API(仅存量用户使用)
- 专享版API(V1)(待下线)
- 权限策略和授权项
- 附录
- 修订记录
- SDK参考
- 场景代码示例
-
常见问题
- 热门咨询
- 产品咨询
- 开放API
- 发布API
-
调用API
- 调用API失败的可能原因
- 调用API报“414 Request URI too large”
- 调用API报“The API does not exist or has not been published in the environment”
- 调用API报“No backend available”
- API的后端服务报“Backend unavailable”或“Backend timeout”
- API的后端服务报“Backend domain name resolution failed”
- 调用API报“Incorrect IAM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 调用API报“Incorrect app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 修改API后端服务的超时时间上限“backend_timeout”后未生效
- APIG对API请求体的大小是否有限制?
- API调用对请求的响应消息体限制
- 使用iOS系统时,如何使用APP认证调用API?
- 新建一个华为IAM认证方式的API,在配置入参时为什么无法配置HEADER位置的x-auth-token?
- 是否支持移动应用调用API?
- 部署在VPC下的应用是否可以调用API?
- APIG是否支持WebSocket数据传输?
- API的策略后端有多个时,怎么匹配和执行API请求?
- 如何通过APIG访问公网后端服务?
- API认证
- API策略
- 导入导出API
- 视频帮助
- 文档下载
- 通用参考
链接复制成功!
配置API的响应缓存
您可以通过配置响应缓存策略将后端服务(服务端)返回的应答缓存在API网关中,当客户端发送相同的请求时,网关不用向后端传递请求,直接返回缓存的应答。有效降低后端的负荷,同时减少API调用的延迟。
- 当使用响应缓存策略时,后端的响应内容会缓存到API网关中,此时API网关不支持缓存数据加密,对于响应中的敏感数据存在安全风险,请谨慎配置策略。
- 策略参数会明文展示,为防止信息泄露,请谨慎配置。
响应缓存策略原理图如下:
约束与限制
- 同一个环境中,一个API只能被一个响应缓存策略绑定,但一个响应缓存策略可以绑定多个API。
- 响应缓存策略仅支持使用GET、HEAD方法的API。
- 超过1M的响应体不会被缓存。
- 用于后端响应内容的缓存大小为128m。
- API网关遵守后端应答中的Cache-Control头的约定来处理缓存,如果后端不返回Cache-Control头,则默认缓存,使用策略中配置的ttl字段作为缓存超期时间。
- API网关默认不处理客户端的Cache-Control头,可以通过策略中的client_cache_control来进行配置。
- Cache-Control拓展缓存指令不是核心HTTP缓存标准文档的一部分,本策略不支持拓展缓存指令。
Cache-control: immutable Cache-control: stale-while-revalidate=<seconds> Cache-control: stale-if-error=<seconds>
- API网关仅支持缓存Content-Type、Content-Encoding、Content-Language头,如需要缓存更多的Headers,请在策略的“允许缓存的后端响应头”参数处添加,但是无法添加API网关增加的系统响应头(x-apig-*,x-request-id等)。
- 策略和API本身相互独立,只有为API绑定策略后,策略才对API生效。为API绑定策略时需指定发布环境,策略只对指定环境上的API生效。
- 策略的绑定、解绑、更新会实时生效,不需要重新发布API。
- API的下线操作不影响策略的绑定关系,再次发布后仍然会带有下线前绑定的策略。
- 如果策略与API有绑定关系,则策略无法执行删除操作。
创建响应缓存策略
- 进入API网关控制台页面。
- 根据实际业务在左侧导航栏上方选择实例。
-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API管理 > API策略”。
- 在“策略管理”页面,单击“创建策略”。
- 在“选择策略类型”弹窗中,选择“插件策略 > 响应缓存”。
- 在“创建策略”弹窗中,根据下表参数说明,配置策略信息。
表1 响应缓存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策略名称
填写策略的名称,根据业务规划自定义。建议您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填写策略名称,方便您快速识别和查找。
支持中文、英文、数字、下划线,且只能以英文或中文开头,长度为3~255个字符。
策略类型
固定为“响应缓存”。
描述
填写策略的描述信息。长度为1~255个字符。
策略内容
策略的配置内容,支持表单配置和脚本配置两种方式。
响应缓存键
配置参数作为响应缓存键,用于区分不同的缓存。
- system_params类型:配置不同的网关内置系统参数作为响应缓存键来区分缓存。配置参数请参考网关内置参数。
- parameters类型:配置不同的请求query参数作为响应缓存键来区分缓存。
- headers类型:配置不同的请求头作为响应缓存键来区分缓存。
HTTP参数
根据HTTP响应码和缓存时长来决定是否缓存,以及缓存的有效时间。
如果不配置HTTP参数,那么HTTP响应码默认值为200,取值范围:200~599。缓存时长默认值为300s,取值范围:1s~720000s。
缓存策略模式
网关通过客户端请求中的Cache-Control请求头来处理缓存,默认拒绝所有客户端带Cache-Control头的请求。
- all:允许所有客户端带Cache-Control头的请求。
- off:拒绝所有客户端带Cache-Control头的请求。
- apps:允许appId(凭据ID)取值在datas列表中的客户端。
允许缓存的后端响应头
对于后端的响应Headers,默认仅支持缓存Content-Type,Content-Encoding,Content-Language头。如果需要缓存更多的Headers,请在“允许缓存的后端响应头”处添加,但是无法添加API网关增加的系统响应头(x-apig-*,x-request-id等)。
- 单击“确定”。
如果您需要复制已创建的策略,请在已创建策略的“操作”列中单击“克隆”配置参数即可。克隆策略的名称不能与已创建的策略名称重复。
- 策略创建后,您还需要为策略绑定API,才能使策略对API生效。
脚本配置示例
{ "cache_key": { "system_params": [ "$context.sourceIp", "$context.requestId" ], "parameters": [ "demo_parameters" ], "headers": [ "demo_header" ] }, "cache_http_status_and_ttl": [ { "http_status": [ 200 ], "ttl": 300 } ], "client_cache_control": { "mode": "apps", "datas": [ "demo_app_id_1,demo_app_id_2" ] }, "cacheable_headers": [ "demo_cacheable_headers_1,demo_cacheable_headers_2" ] }
父主题: 配置API的插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