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容器实例 CCI 

 

云容器实例(Cloud Container Instance)提供基于Kubernetes的Serverless容器服务,兼容K8s和Docker原生接口。用户无需关注集群和服务器,简单三步配置即可快速创建容器负载

 
 

    云容器实例使用Secret 更多内容
  • 费用账单

    按需计费模式为简单 定价 使用量*单价)时提供单价信息,其他的定价(如EIP公网带宽的阶梯定价)等不提供单价。 按需计费云容器实例属于简单定价,您可以在云容器实例价格详情中查询单价。 单价单位 在云容器实例价格详情中查询到的单价单位:元/Pod/秒 使用量 按产品单价单位显示使用量,云容器实例的单价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权限及授权项说明

    权限及授权项说明 如果您需要对您所拥有的云容器实例(CCI)进行精细的权限管理,您可以使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简称IAM),如果云账号已经能满足您的要求,不需要创建独立的IAM用户,您可以跳过本章节,不影响您使用CCI服务的其它功能。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概述

    概述 欢迎使用云容器实例(Cloud Container Instance)。云容器实例提供 Serverless Container(无 服务器 容器)引擎,让您无需创建和管理服务器集群即可直接运行容器。 您可以使用本文档提供API对云容器实例进行相关操作,如创建、删除、变更规格等。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环境设置

    环境设置 登录云容器实例控制台 登录云容器实例控制台,并授予云容器实例访问其他云服务的权限。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区域。 云容器实例当前仅支持在“华东-上海一”、“华东-上海二”、“华北-北京四”、“华南-广州”、“西南-贵阳一”区域使用云容器实例CCI不支持在子项目创建资源请求。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调用API创建负载

    调用API创建负载 云容器实例原生支持Kubernetes API,相比从控制台创建负载,使用API的粒度更细一些。 Kubernetes中,运行容器的最小资源单位是Pod,一个Pod封装一个或多个容器、存储资源、一个独立的网络IP等。实际使用中很少直接创建Pod,而是使用Kuberne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存储概述

    VC) 云容器实例使用PVC申请并管理持久化存储,PVC可以让您无需关心底层存储资源如何创建、释放等动作,而只需要申明您需要何种类型的存储资源、多大的存储空间。 在实际使用中,您可以通过Pod中的Volume来关联PVC,通过PVC使用持久化存储,如图1所示。 图1 使用持久化存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资源池概述

    使用云容器引擎,您可以管理集群和节点资源。 使用云容器实例,您不再需要关注集群和服务器,通过简单的配置即可快速创建容器负载。如果基因分析流程是成熟稳定的,建议您使用云容器实例环境,可以省去对资源的关注。 参考文档 云容器引擎用户指导 专属资源池 云容器实例用户指导 共享资源池 父主题: 资源池管理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计费概述

    通过阅读本文,您可以快速了解云容器实例 CCI的计费模式、计费项、续费、欠费等主要计费信息。 计费模式 云容器实例提供按需计费模式。按需计费是一种后付费模式,即先使用再付费,按照云容器实例实际使用时长计费。 关于按需计费模式的详细介绍请参见计费模式概述。 计费项 云容器实例的计费项由Pod规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入门指引

    入门指引 本节将以创建一个名称为2048的静态web应用(2048游戏),并将应用部署在云容器实例上运行为例,帮助您学习如何使用云容器实例。 您将按以下流程学习如何使用云容器实例。 图1 入门流程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云容器引擎(CCE)与云容器实例(CCI)的区别是什么?

    表5 创建方式不同 云容器引擎CCE 云容器实例CCI 云容器引擎使用流程如下: 创建集群 配置名称、区域、网络等基本信息。 创建节点 选择节点规格、数据盘大小等配置。 集群配置 安装各类集群插件,如网络、监控、日志等。 创建工作负载 云容器实例使用流程如下: 创建命名空间 配置名称、区域、网络等基本信息。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计费样例

    15:30:00购买了一台按需计费的云容器实例,规格配置Pod规格:CPU 2核,内存 4GB 用了一段时间后,用户发现云容器实例当前规格无法满足业务需要,于2023/03/20 9:00:00扩容Pod规格为CPU 4核,内存 8GB。那么在3月份,该云容器实例总共产生多少费用呢? 计费构成分析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环境选择

    可直接运行容器,详细介绍请参考云容器实例用户指南。 使用云容器实例,您不再需要关注集群和服务器,通过简单的配置即可快速创建容器负载。如果基因分析流程是成熟稳定的,建议您使用云容器实例环境,可以省去对资源的关注。云容器实例环境的相关操作请参见云容器实例环境。 云容器引擎 云容器引擎(Cloud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公网访问

    但是请不要在前端进行修改设置。 子网使用非默认路由需要在对应路由表中添加NAT网关的路由。 如果在SNAT规则使用的网关下配置DNAT Service,请确保DNAT Service使用的EIP与SNAT规则绑定的EIP不同。 NAT网关的使用,具体可参考NAT网关文档。 添加Ingress访问方式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云容器实例和云容器引擎有什么区别?

    效率、节约企业IT成本。传统上使用 Kubernetes 运行容器,首先需要创建运行容器的 Kubernetes 服务器集群,然后再创建容器负载。 详细介绍请查看什么是云容器实例。 基本介绍 表1 CCE和CCI基本介绍 云容器引擎CCE 云容器实例CCI 云容器引擎(Cloud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基本概念类

    基本概念类 什么是云容器实例云容器实例和云容器引擎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环境变量? 什么是服务? 什么是mcore? 镜像、容器、工作负载的关系是什么? 什么是安全容器? 能否使用kubectl管理容器实例? CCI资源包中的核时怎么理解?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欠费说明

    欠费说明 用户在使用云容器实例时,账户的可用额度小于待结算的账单,即被判定为账户欠费。欠费后,可能会影响云服务资源的正常运行,请及时充值。 欠费原因 已购买按需计费云容器实例,因持续性周期扣款而导致账户的余额不足。 删除按需计费云容器实例后,因存在未删除的关联资源(如云硬盘、EIP)持续扣费而导致账户的余额不足。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容器生命周期

    停止前处理(PreStop):容器停止前触发。 当前云容器实例仅支持命令行类型(Exec)钩子函数。 登录云容器实例控制台,在创建负载配置生命周期过程中,选择“启动后处理”或者“停止前处理”页签。 例如需要在容器中执行“/postStart.sh all”命令,则在界面上做如下配置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升级负载

    OINT启动命令,详细内容请参见容器启动命令。 配置管理:容器支持挂载ConfigMap和Secret。ConfigMap和Secret的创建请参见使用ConfigMap和使用Secret。 单击“下一步”,选择升级策略。 您可以指定无状态工作负载的升级方式,包括逐步“滚动升级”和整体“替换升级”。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使用控制台创建负载

    使用控制台创建负载 使用Docker run运行容器章节使用docker run命令运行了Wordpress博客,但是在很多场景下使用容器引擎并不方便,如应用弹性伸缩、滚动升级等。 云容器实例提供无服务器容器引擎,让您不需要管理集群和服务器,只需要三步简单配置,即可畅享容器的敏捷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与其他服务的关系

    与其他服务的关系 云容器实例需要与其他云服务协同工作,云容器实例需要获取如下云服务资源的权限。 图1 云容器实例与其他服务的关系 容器镜像服务 容器 镜像服务 (Software Repository for Container,SWR)是一种支持容器镜像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务, 提供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云硬盘存储卷

    云硬盘存储卷只能当一个新盘来用。对于云容器实例没有挂载过的云硬盘存储卷,云硬盘存储卷中的内容对容器不可见。 对于已导入的云硬盘,如果在云硬盘控制台中删除该硬盘,云容器实例无法感知,建议您确定没有负载使用时再删除云硬盘。 一个云硬盘存储卷只能挂载到一个实例下,否则会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 云容器实例场景下不感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