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中心 DSC

数据安全中心 DSC

数据安全中心服务(Data Security Center)是新一代的云原生数据安全平台,提供数据分类分级,敏感数据扫描数据水印溯源,数据脱敏等基础数据安全能力。通过数据安全资产地图整合数据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状态,对外整体呈现云上数据安全态势

数据安全中心服务(Data Security Center)是新一代的云原生数据安全平台,提供数据分类分级,敏感数据扫描,数据安全体检,数据水印溯源,数据脱敏等基础数据安全能力。通过数据安全资产地图整合数据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状态,对外整体呈现云上数据安全态势

    数据安全中心敏感数据识别 更多内容
  • 禁用分级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左上角的,选择区域或项目。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选择“安全与合规 > 数据安全中心”。 在左侧导航树中选择“敏感数据识别 > 识别配置”,进入识别模板页签。 选择“级别配置”页签查看级别配置列表,如图1所示。 图1 级别配置 在目标级别操作列,单击“禁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查看识别结果

    同时DSC针对扫描对象提供了详细的识别结果列表,在页面左上角,可通过识别任务名称、资产类型、资产名称,筛选您想要查看的敏感数据识别结果,识别结果列表参数说明如表1所示。 图2 识别结果明细 表1 识别结果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对象名称 敏感数据识别的对象名称。 资产类型 OBS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规格版本差异

    API调用额度 支持的功能 标准版 2个 100GB 不支持 资产地图 敏感数据识别 数据风险检测 专业版 2个 100GB 100W次 资产地图 敏感数据识别 数据风险检测 数据脱敏 数据水印注入/提取 API接口的调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OBS使用审计

    OBS使用审计 数据安全中心服务根据敏感数据规则对OBS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敏感数据进行监控,监控到敏感数据的异常事件相关操作后,会将监控结果展示在异常事件处理页面中,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异常事件进行处理。 前提条件 当前异常事件处理页面含有异常事件。 在资产中心已开启OBS审计功能。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功能特性

    DSS,HIPAA等。 自动识别敏感数据 自动识别敏感数据及个人隐私数据。 支持自定义规则,场景适配不同行业。 提供可视化识别结果。 DSC服务敏感数据识别时长将由您所扫描数据源的数据量、扫描规则数、扫描模式决定,具体请参见DSC扫描时长。 新建敏感数据识别任务 数据脱敏 DSC的数据脱敏支持静态脱敏和动态脱敏。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新建自定义规则

    新建自定义规则 敏感数据识别规则有系统内置的规则,同时支持用户自定义规则。可在新增和编辑识别模板时选择内置或者自定义的识别规则。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左上角的,选择区域或项目。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选择“安全与合规 > 数据安全中心”。 在左侧导航树中选择“敏感数据识别 > 识别配置”,进入识别模板页签。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SC可以检测哪些类型的异常事件?

    DSC可以检测哪些类型的异常事件? 数据安全中心服务当前仅支持对OBS桶数据进行异常检测。 DSC根据敏感数据规则对OBS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敏感数据进行监控,监控到敏感数据的异常事件相关操作后,会将监控结果展示在异常事件处理页面中,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异常事件进行处理。DSC支持检测的异常类型和异常内容如表1所示。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修订记录

    第七次正式发布。 增加常见问题DSC对可识别和脱敏的数据的字符集是否有要求?。 2021-02-27 第六次正式发布。 增加如下常见问题: 数据安全中心可以跨区域使用吗? 数据安全中心如何收费? 如何为数据安全中心服务续费? 如何退订数据安全中心服务? 2021-02-19 第五次正式发布。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添加OBS资产

    除”,删除资产。也可通过单击资产列表“操作”列的“删除”,删除单个资产。 创建识别任务 单击资产列表“操作”列的“创建识别任务”,为资产创建敏感数据识别任务识别资产,详细操作步骤请参见新建敏感数据识别任务章节。 开启审计 单击资产列表“操作”列的“开启审计”,开启OBS资产的审计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最新动态

    2020年9月 序号 功能名称 功能描述 阶段 相关文档 1 第一次正式发布。 提供了以下功能供您使用: 数据安全总览 敏感数据识别 数据使用审计 数据脱敏 公测 数据安全中心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授权数据库资产

    删除实例。也可通过单击实例列表“操作”列的“删除”,删除单个实例。 创建识别任务 在数据库页签,单击资产列表“操作”列的“创建识别任务”,为资产创建敏感数据识别任务识别资产,详细操作步骤请参见新建敏感数据识别任务章节 父主题: 资产中心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敏感数据简介

    组计量自己的数据。 定义识别规则 定义敏感数据识别标准。 定义识别规则组 通过定义敏感数据识别规则及规则组,来有效识别数据库内的敏感数据敏感数据发现 创建并运行敏感数据识别任务。 敏感数据分布 查看敏感数据识别任务识别出的敏感数据。 父主题: 敏感数据治理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资产地图

    参见资产中心授权操作的内容。 图7 敏感数据识别 如果数据类型为OBS,单击“查看详情”查看敏感数据识别任务的“结果明细”。如果没有识别,请参见新建敏感数据识别任务章节创建识别任务进行识别后再次查看识别结果。 “安全防护策略分析”:检测数据资产的安全策略,展示策略风险,检测项包含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发现敏感数据

    发现敏感数据 完成了敏感数据识别规则组定义后,就可以根据定义的规则来创建敏感数据识别任务,发现敏感数据,并将敏感数据同步到数据地图组件。 敏感数据发现任务运行后,为使该识别规则在静态脱敏任务中生效,必须在“敏感数据分布>手工修正”页面对任务中的识别规则进行“确认”,使规则状态变更为“有效”。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敏感数据发现

    敏感数据发现 查询扫描任务列表 查询指定任务扫描结果 查看规则列表 创建扫描规则 修改扫描规则 删除扫描规则 查询扫描规则组列表 创建扫描规则组 删除扫描规则组 创建扫描任务 删除扫描任务 父主题: API说明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敏感数据保护

    敏感数据保护 产品的日志、诊断调试信息、告警信息中不包含敏感数据信息。 产品在传输敏感数据时,支持使用安全传输通道,或者对数据进行加密后再传输。 对密码进行复杂度检查,支持在输入框口令显示为“.”或者“*”,输入的口令不允许拷贝。 在日志中禁止打印敏感数据,例如口令信息、加密上下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查看多账号管理

    当前账号下的大数据资产数。 相关操作 邀请加入该组织之后,管理员或服务委托管理员可以查看和管理该组织下成员账号的资产,统一进行资产管理、敏感数据识别,数据脱敏和数据水印,可在DSC功能菜单栏左上角切换账号,管理成员账号下的资产,如图2所示。 图2 资产列表 父主题: 多账号管理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数据安全中心

    数据安全中心 数据安全中心服务连接器用于对接华为云数据安全中心服务。 数据安全中心服务(Data Security Center,DSC)是新一代的云化数据安全平台,提供数据分级分类、数据安全风险识别、数据水印溯源和数据静态脱敏等基础数据安全能力,通过资产地图整合数据安全生命周期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敏感数据发现函数

    敏感数据发现函数 gs_sensitive_data_discovery(scan_target text, scan_classifier text) 描述:扫描目标数据,返回统计的扫描结果。 参数: scan_target:指定扫描对象,取值必须是schema、table或c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敏感数据发现函数

    敏感数据发现函数 gs_sensitive_data_discovery(scan_target text, scan_classifier text) 描述:扫描目标数据,返回统计的扫描结果。 参数: scan_target:指定扫描对象,取值必须是schema、table或c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查看敏感数据分布

    查看敏感数据分布 本章主要介绍如何查看敏感数据发现结果以及手工修正。 查看敏感数据发现结果:敏感数据识别任务完成后,需要查看任务的运行结果。 手工修正:发现敏感数据后,您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工修正,通过对任务中的识别规则进行“确认”,使规则状态变更为“有效”,才能使该识别规则在静态脱敏任务中生效。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