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负载均衡 ELB

华为云弹性负载均衡( Elastic Load Balance)将访问流量自动分发到多台云服务器,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应用容错

 
 

    防火墙负载均衡lan口 更多内容
  •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 查询集群支持的ELBV3负载均衡器 打开或关闭ES负载均衡器 ES监听器配置 获取该esELB的信息,以及页面需要展示健康检查状态 更新ES监听器 查询证书列表 父主题: API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 在更新流量策略内容时,可选择是否开启。 在微服务场景下,负载均衡一般和服务配合使用,每个服务都有多个对等的服务实例。 服务发现负责从服务名中解析一组服务实例的列表,负载均衡负责从中选择一个实例。为目标服务配置满足业务要求的负载均衡策略,控制选择后端服务实例。 父主题: 流量策略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QoS策略

    验证VoIP流量带宽<5M,链路拥塞情况下优先保障。 使用测试仪构造VoIP流量<5M和其他流量,设置目的IP为总部LAN侧IP,分支LAN侧打流,使得总流量超过分支WAN带宽,查看总部LAN侧接收VoIP流量没有被丢弃,其他流量被丢弃。 以上测试通过,则表示策略应用成功。 父主题: 业务体验优化策略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设备管理和业务数据规划

    WAC通过命令行上线云平台。 表1 自协商VLAN规划 设备 有线自协商管理VLAN ID 无线自协商管理VLAN ID 管理VLAN 上行PVID使能 上行自动放行 IP获取方式 Site1_Core 4080 4090 101 ON ON 动态 表2 子网规划(Site1_Core)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作用在客户端,是高并发、高可用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组件,目标是尽力将网络流量平均分发到多个 服务器 上,以提高系统整体的响应速度和可用性。 Java Chassis的负载均衡作用于微服务消费者,需要微服务应用集成负载均衡模块,启用loadbalance处理链。 配置示例如下: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作用在客户端,是高并发、高可用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组件,目标是尽力将网络流量平均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提高系统整体的响应速度和可用性。 Java Chassis的负载均衡作用于微服务消费者,需要微服务应用集成负载均衡模块,启用loadbalance处理链。 配置示例如下: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QoS策略

    验证VoIP流量带宽<5M,链路拥塞情况下优先保障。 使用测试仪构造VoIP流量<5M和其他流量,设置目的IP为总部LAN侧IP,分支LAN侧打流,使得总流量超过分支WAN带宽,查看总部LAN侧接收VoIP流量没有被丢弃,其他流量被丢弃。 以上测试通过,则表示策略应用成功。 父主题: 业务体验优化策略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防火墙

    防火墙 背景信息 防火墙设备只需上传基础数据到华为乾坤云平台,方便界面化展示设备和网络健康状态。 缺省情况下,防火墙设备基础数据上报开关默认已开,如有变动请自行设置。 操作步骤 缺省情况下,基础数据上报开关默认已开启。如需修改,需单击菜单栏“ > 高级配置”进入高级配置界面调整开关。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单机直挂客户端上云和上网

    华为云管理控制台侧配置 单击已创建的智能企业网关,选择“设备管理”,进入设备管理页面。 单击WAN管理右侧的图标,配置WAN口信息,参数说明如表3所示。 表3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取值参数 接口名称 支持单网和双网主备两种模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GigabitEthernet0/0/8和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防火墙通过注册查询中心方式上线

    成版本升级。 操作步骤 防火墙云管模式纳管,二层配置上线,VlANIF和静态路由配置会被清除,导致设备离线,需要在站点进行预先配置才能正常上线。 防火墙与华为乾坤云平台建立连接以及被平台纳管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防火墙与平台建立连接和纳管过程 防火墙向注册查询中心查询华为乾坤云平台的 域名 和端口信息。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AR路由器侧操作步骤

    AR路由器侧操作步骤 前提条件 已配置AR路由器WANIP地址:GE0/0/8,公网IP地址假设为1.1.1.1。 已配置AR路由器LANIP地址:GE0/0/1,私网IP地址假设为172.16.0.1。 操作步骤 登录AR路由器Web管理界面。 此处以AR651 V300R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核心交换机上线

    在站点的现场,根据站点组网要求,先完成除上行以外的接口连线。 将设备上电,进行堆叠配置,并执行reset netconf db-configuration清除netconf业务配置。 堆叠的具体配置可通过交换机堆叠助手获取对应指导。 连接上行,等待设备自动注册上线。 结果验证 您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查看设备是否上线成功。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核心交换机上线

    在站点的现场,根据站点组网要求,先完成除上行以外的接口连线。 将设备上电,进行堆叠配置,并执行reset netconf db-configuration清除netconf业务配置。 堆叠的具体配置可通过交换机堆叠助手获取对应指导。 连接上行,等待设备自动注册上线。 结果验证 您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查看设备是否上线成功。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系统启动

    系统启动 启动虚拟机,启动各应用服务,IP地址、账户密码、IP地址如何修改 服务器开机后可以使用BMC的WEB或者LAN1ssh服务去登录系统修改IP地址及管理业务,下面以ssh登录服务器为例子,远程工具推荐使用Mobaxterm22.0 图1 Mobaxterm 打开Mob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业务参数(漏洞扫描服务)

    漏洞扫描 允许 表2 上行在untrust域,资产在untrust域场景 安全策略名称 源安全区域 目的安全区域 源地址 目的地址 服务 动作 ipsec-tunnel local untrust any any udp: 隧道协商 允许 表3 上行在trust域,资产在trust域场景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业务参数(漏洞扫描服务)

    漏洞扫描 允许 表2 上行在untrust域,资产在untrust域场景 安全策略名称 源安全区域 目的安全区域 源地址 目的地址 服务 动作 ipsec-tunnel local untrust any any udp: 隧道协商 允许 表3 上行在trust域,资产在trust域场景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防火墙接入Internet并注册上线

    方式完成配置,详细步骤如下。 设备连线。 用网线将防火墙的GE0/0/1和GE0/0/2分别连接到运营商的互联网。 用网线将PC连接到防火墙的管理网GE0/0/0。如果防火墙支持Wi-Fi功能,可以选择手机/PC连接防火墙的Wi-Fi。SSID:HUAWEI-FIREWALL,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防火墙业务

    ”。 在站点配置页面左侧导航中选择“设备配置 > 防火墙 > 设备列表”。 单击目标设备列表中按钮进入设备配置页面,选择“接口”页签。 配置防火墙下行。在接口面板上选择接口3,然后按表2配置,并单击“应用”。 表2 防火墙下行参数表 参数名称 参数取值 开启/关闭 开启 链路类型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天关(USG6502E-C/USG6503E-C)

    配置业务参数( 漏洞扫描服务 )。 选择“策略 > 安全策略 > 安全策略”,单击“新建安全策略”,根据上行和资产所在安全区域(trust/untrust)的不同情况,配置不同的安全策略。 表1 上行在untrust域,资产在trust域场景 安全策略名称 源安全区域 目的安全区域 源地址 目的地址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防火墙业务

    配置防火墙业务 配置接口 选择站点。 在主菜单中选择“配置 > 物理网络 > 站点配置”。 在左上角“站点”下拉框中选择“test”站点,将该站点设为操作对象。 选择“站点配置”页签。 在左侧导航中选择“防火墙 > 接口”。 在“接口选择”区域的设备列表中单击选择待配置的防火墙设备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FAQ

    如何恢复出厂设置 创建非默认VLAN的VLAN 设备光插入模块后不UP 使用10GE光接口后网络不通 设备使用端口聚合 Callhome异常,设备无法上线 华为乾坤页面没有威胁事件 华为乾坤下发黑名单后,设备上没有 升级中心特征库无法升级 父主题: 天关和防火墙上线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