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负载均衡 ELB

华为云弹性负载均衡( Elastic Load Balance)将访问流量自动分发到多台云服务器,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应用容错

 
 

    k8s负载均衡dns 更多内容
  • 负载均衡器配置:监听器配置

    负载均衡器配置:监听器配置 对外访问端口 路由对接的负载均衡器对外暴露的访问端口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k8s annotation: kubernetes.io/elb.port 1-65535 无 允许 CCE Standard/ CCE Turbo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通过Kubectl命令行创建ELB Ingress

    kubernetes.io/elb.ip 否 String 为负载均衡实例的服务地址,公网ELB配置为公网IP,私网ELB配置为私网IP。 kubernetes.io/elb.class 是 String 负载均衡器类型。 union:共享型负载均衡。 performance:独享型负载均衡,仅支持1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方式二:手动DNS验证

    请确认是否愿意把 域名 从其他服务商迁移到华为云DNS? 是。请执行以下操作步骤: 请参见怎样把域名从其他服务商迁移到华为云DNS?,把域名从其他服务商迁移到华为云DNS。 继续执行后续所有步骤。 否。请在相应的平台上进行DNS验证。例如,域名托管在阿里云,则需要到阿里云的云解析DNS控制台进行相关配置。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自定义DNS Host

    自定义DNS Host 操作场景 自定义DNS Host,是指使用当前域名创建自己的DNS服务器,即可由自己创建的DNS服务器提供解析服务。 本章节指导您如何添加自定义DNS Host。 1个域名可以添加的自定义DNS数量无限制,但是一个DNS服务器最多可以加6个IP地址。 如果使用自己创建的DNS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高防IP卡顿、延迟、访问不通等问题排查

    产生原因:华为云高防服务支持电信、联通、移动及BGP四种线路。DNS侧配置导致的跨网解析和高防侧源站IP配置导致的跨网回源都会造成一定的延迟和丢包。 解决方案: DNS侧:检查DNS配置是否有错误。 如果使用华为云提供的CNAME解析不会产生此问题;如果使用A记录解析,请根据访问来源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CCE容器中域名解析的最佳实践

    None:表示会清除Pod预设的DNS配置,当dnsPolicy设置成这个值之后,Kubernetes不会为Pod预先载入任何自身逻辑判断得到的DNS配置。因此若要将dnsPolicy的值设为None,为了避免Pod里面没有配置任何DNS,建议再添加dnsConfig来描述自定义的DNS参数。 请参阅下面的DNS配置场景: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负载均衡器配置:监听器配置

    负载均衡器配置:监听器配置 客户端连接空闲超时时间 客户端连接空闲超时时间,在超过keepalive_timeout时长一直没有请求, 负载均衡会暂时中断当前连接,直到下一次请求时重新建立新的连接。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k8s annotation: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客户端DNS配置

    成的域名解析文件中。当dnsPolicy为“None”,应用的域名解析文件完全由dnsConfig指定;当dnsPolicy不为“None”时,会在基于dnsPolicy生成的域名解析文件的基础上,追加dnsConfig中配置的dns参数。 nameservers:DNS的IP地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约束与限制

    200 弹性负载均衡 弹性负载均衡数量 50 弹性负载均衡监听器数量 100 弹性负载均衡证书数量 120 弹性负载均衡转发策略数量 500 弹性负载均衡后端主机组数量 500 弹性负载均衡后端服务器数量 500 VPC终端节点 终端节点数量 50 云解析服务 DNS内网域名数量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条件触发自动切流

    ,如下图: coredns-detect-period CoreDNS进行探测和上报的周期,默认5s(推荐值)。周期越短,探测和上报越频繁。 coredns-success-threshold CoreDNS域名解析成功持续时长超过该阈值,则认为CoreDNS功能正常,默认30s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NSPod配置方法

    DNSPod配置方法 如果您的DNS服务商为DNSPod,您可通过如下步骤配置CNAME记录。 登录DNSPod控制台。 在左侧菜单栏中,选择“域名解析”。 在待添加记录集的域名所在行,单击相应域名。 单击“添加记录”,弹出“添加记录”页面。 根据界面提示填写参数配置,参数信息如表1所示。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使用Serving Stale提高自建DNS的解析成功率?

    如下图中,容器/E CS 使用了自建DNS做域名解析,当自建DNS的上游DNS由于故障而无法应答时: 如果自建DNS未开启Serving Stale能力,容器/ECS解析域名会失败。 如果自建DNS开启了Serving Stale能力,自建DNS使用过期的缓存来应答容器/ECS,解析不中断。 图1 Serving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CCE节点上监听的端口列表

    kube-proxy侦听端口,做4层负载均衡K8s会给NodePort和Loadbalancer类型的服务分配一个随机端口,默认范围在30000~32767 动态端口30000~32767 UDP kube-proxy侦听端口,做4层负载均衡K8s会给NodePort和Loadb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何为ECS配置DNS?

    如何为ECS配置DNSDNS服务器用于解析弹性文件服务中文件系统的域名。DNS服务器东北区IP地址为100.125.6.250,其它区域详情请参见华为云内网DNS地址。 操作场景 默认情况下,用于解析文件系统域名的DNS服务器的IP地址会在创建ECS时自动配置到ECS上,不需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DNS删除记录集

    DNS删除记录集 概述 “DNS删除记录集”插件用于DNS内网域名下删除记录集。 配置介绍 表1 配置说明 参数 配置说明 任务所在region 选择任务所在区域。 内网域名 选择内网域名。 记录集 选择需要删除的记录集的值。 父主题: 工作流插件说明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CoreDNS配置优化实践

    CoreDNS配置优化实践 CoreDNS配置优化概述 客户端 服务端 父主题: 网络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查询指定namespace下的Services

    "kube-dns", "kubernetes.io/cluster-service" : "true", "kubernetes.io/name" : "KubeDNS" }, "name" : "kube-dns",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更新StatefulSet

    container in a Pod. Cannot be updated. dnsConfig io.k8s.api.core.v1.PodDNSConfig object Specifies the DNS parameters of a pod. Parameters specified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添加AD、DHCP、DNS、IIS服务

    添加AD、DHCP、DNS、IIS服务 在“Server Manger > Local Server”中设置“IE Enhanced Security Configuration”为“Off”,关闭IE增强安全设置。 图1 IE增强安全设置 选择“Server Manger > Dashboard”。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查询Pod

    container in a Pod. Cannot be updated. dnsConfig io.k8s.api.core.v1.PodDNSConfig object Specifies the DNS parameters of a pod. Parameters specified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服务网关

    访问入口: 负载均衡:选择负载均衡实例,提供网络访问。 使用已有负载均衡:从已有负载均衡列表中选择。支持独享型和共享型实例。共享型仅支持集群所在VPC下的负载均衡实例,查询结果已自动过滤。独享型仅支持集群所在 VPC下、实例规格支持网络型、有私有IP地址的独享型负载均衡实例,查询结果已自动过滤。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