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学习中心

开发者一站式学习、体验中心,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linux ipv6地址配置 更多内容
  • Linux

    返回“0”,表示未安装Agent。 卸载当前版本的Agent。 如果2中返回old agent,代表当前Agent为老版本,卸载命令参见卸载Agent(老版本)。 如果2中返回版本号,代表当前Agent为新版本,卸载命令参见卸载Agent(新版本)。 安装最新版本的Agent,安装命令参见操作步骤。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NAT64 TOA插件配置

    NAT64 TOA插件配置 操作场景 用户使用IPv6地址通信需要获取来访者的真实IPv6地址。TOA内核模块主要用来获取经NAT64转化过的来访者真实IPv6地址,该插件安装在后端 服务器 。 当用户需要在操作系统中编译NAT64 TOA内核模块时,可参考本文档进行配置。本操作当前仅支持华东-上海一和华北-北京四区域。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为多网卡ECS配置策略路由

    为多网卡E CS 配置策略路由 方案概述 收集 云服务器 网络信息 为多网卡Linux云服务器配置IPv4和IPv6策略路由(CentOS) 为多网卡Linux云服务器配置IPv4和IPv6策略路由(Ubuntu) 为多网卡Windows云服务器配置IPv4和IPv6策略路由 父主题: 弹性网卡配置示例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接口地址到条码系统

    配置接口地址到条码系统 本节用于描述条码API流完成配置后,如何查看API流的接口地址配置到条码系统上。 条码系统配置示例 其它各个接口地址获取方式 父主题: 实施流程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IP地址组配置示例

    IP地址配置示例 使用IP地址组提升安全组规则管理效率 父主题: IP地址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安全组规则

    22-30 源地址地址是入方向规则中,用来匹配外部请求的地址,支持以下格式: IP地址:表示源地址为某个固定的IP地址。当源地址选择IP地址时,您可以在一个IP地址框内同时输入多个IP地址,一个IP地址对应一条安全组规则。 单个IP地址:IP地址/掩码。 单个IPv4地址示例为192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NAT64 TOA插件配置

    NAT64 TOA插件配置 操作场景 用户使用IPv6地址通信需要获取来访者的真实IPv6地址。TOA内核模块主要用来获取经NAT64转化过的来访者真实IPv6地址,该插件安装在后端服务器。 当用户需要在操作系统中编译NAT64 TOA内核模块时,可参考本文档进行配置。本操作当前仅支持华东-上海一和华北-北京四区域。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云服务器实现多网卡多IP访问

    操作步骤 Linux IPv4 本文以CentOS 8.0 64bit操作系统为例: 为多网卡Linux云服务器配置策略路由 (IPv4/IPv6) IPv6 Windows IPv4 本文以Windows 2012 64bit操作系统为例: 为多网卡Windows云服务器配置策略路由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一台弹性云服务器是否可以绑定多个弹性公网IP?

    64bit操作系统为例: 为多网卡Linux云服务器配置策略路由 (IPv4/IPv6) IPv6 Windows IPv4 本文以Windows 2012 64bit操作系统为例: 为多网卡Windows云服务器配置策略路由 (IPv4/IPv6) IPv6 父主题: 弹性公网IP类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一台弹性云服务器是否可以绑定多个弹性公网IP?

    64bit操作系统为例: 为多网卡Linux云服务器配置策略路由 (IPv4/IPv6) IPv6 Windows IPv4 本文以Windows 2012 64bit操作系统为例: 为多网卡Windows云服务器配置策略路由 (IPv4/IPv6) IPv6 父主题: 弹性公网IP绑定/解绑类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私有镜像前云服务器、裸金属服务器或镜像文件需要完成哪些初始化配置?

    Windows自动更新配置(可选) 配置SID 《 裸金属服务器 私有镜像制作指南》的“制作镜像简介”章节 Linux 安装配置Cloud-Init 修改引导的硬件设备驱动 安装bms-network-config软件包 安装SDI卡驱动(可选) 安装Hi1822网卡驱动(可选) 安装IB驱动(可选)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Linux块迁移,配置数据是否压缩?

    “迁移阶段/实时状态”列,单击“设置目的端”,进入迁移配置页面。 在“迁移配置”页面的基本配置页签,展开“特殊迁移路径(可选)”。 根据参数配置说明,配置数据是否压缩、压缩进程数量以及缓冲节点大小等特殊配置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迁移过程数据是否压缩 选择“是”,迁移时,进行数据压缩,可以设置“压缩线程个数”。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步骤二:网络配置

    网开启了IPv6功能时,该参数可见。子网如何开启IPv6功能,请参见“IPv4/IPv6双栈网络”。云服务器是否支持IPv6双栈功能的查看方法请参见动态获取IPv6地址中的“约束与限制”相关内容。 系统默认分配IPv4地址,当选择“自动分配IPV6地址”后,网卡的IP地址为IPv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在Linux上安装配置Grafana

    Linux安装配置Grafana 适用场景 本章节适用于在Linux操作系统的PC中安装配置Grafana。 前提条件 一台可访问外网的Ubuntu服务器。如果没有请具备以下条件: 准备一台ECS服务器(建议规格选8U或者以上,镜像选择Ubuntu,建议选择22.04版本,本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地址

    /详细地址”时,才显示该配置。 默认值:设置地址的默认值。 详细地址:设置详细地址的默认值。“类型”为“省/市/区/详细地址”或“省/市/区/街道/详细地址”时,才显示该配置。 清除按钮:是否显示清除按钮。 数据掩码显示:勾选后,会对地址和详细地址进行加密显示。 图2 加密显示 父主题: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配置漏洞管理服务Linux主机授权

    配置漏洞管理服务Linux主机授权 操作场景 该任务指导用户通过漏洞管理服务对已添加的Linux主机授权信息进行编辑。 前提条件 已获取管理控制台的登录账号与密码。 已添加Linux主机。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选择“服务列表 > 开发与运维 > 漏洞管理服务”,进入漏洞管理服务页面。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为多网卡Linux云服务器配置IPv4和IPv6策略路由(Ubuntu)

    动态获取IPv6地址的“Linux操作系统(手动配置启用IPv6)” 小节。 执行以下命令,检查云服务器是否可以获取到IPv6地址。 ip addr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eth0和eth1为云服务器的网卡,只有一行inet6地址,为fe80开头,表示该云服务器已开启IPv6协议栈,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如果服务器原来使用的IPv4地址,后续有计划使用IPv6地址,地址变为IPv6后,是否需要变更备案呢

    如果服务器原来使用的IPv4地址,后续有计划使用IPv6地址地址变为IPv6后,是否需要变更备案呢 建议您进行变更备案,更新IP信息,变更备案期间不影响网站的正常访问。 变更备案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变更备案。 父主题: 变更类FAQ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安全组配置示例

    据实际情况将源IP设置为特性的IP地址配置示例请参见表4。 表4 通过特定IP地址远程登录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类型 规则方向 优先级 策略 类型 协议端口 源地址 Linux云服务器 入方向规则 1 允许 IPv4 自定义TCP: 22 IP地址:192.168.0.0/24 Windows云服务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创建辅助弹性网卡

    两种分配私有IP地址的方式: 自动分配IP地址:表示系统自动从子网网段中选取一个IP地址。 手动指定IP地址:表示您可以自行从子网网段中选取一个IP地址。 若选择“手动指定IP地址”,则填写IPv4私有IP地址。 自动分配IP地址 IPv6地址 如果“私有IP地址”参数选择了“IPv6”,则需要设置IPv6地址。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默认安全组和规则

    方向 策略 类型 协议端口 源地址/目的地址 描述 入方向 允许 IPv4 全部 源地址:默认安全组(default) 针对全部IPv4协议,允许安全组内的实例可使用任何协议和端口互相通信,确保安全组内实例网络互通。 入方向 允许 IPv6 全部 源地址:默认安全组(default)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