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云服务器 ECS

 

弹性云服务器(Elastic Cloud Server)是一种可随时自助获取、可弹性伸缩的云服务器,帮助用户打造可靠、安全、灵活、高效的应用环境,确保服务持久稳定运行,提升运维效率

 
 

    idc租用服务器 更多内容
  • 虚拟私有云和子网规划建议

    进行路由转发。 如何连接本地IDC? 当您有VPC与本地IDC互通的需求时,需要确保VPC的网段和要互通的IDC内网段都不冲突。 如图1所示,比如您在A区域有一个VPC1,B区域有两个VPC,分别为VPC2和VPC3。VPC1需要连接用户A区域IDC,通过VPN走Internet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总览

    界面内嵌LTS 使用脚本调用LTS接口实现自定义操作 采集第三方云厂商、自建IDC、华为云其他region云主机日志到LTS 采集第三方云厂商、自建IDC、华为云其他region的K8S日志到LTS 如何搭建Syslog服务器收集日志并采集到LTS 将自建ELK日志导入云日志服务 基于VPN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连接IDC或其他虚拟私有云

    连接IDC或其他虚拟私有云 连接IDC 当您需要VPC内的多个云主机与用户IDC进行连通时,可通过在中转VPC与用户IDC间创建云专线/VPN来实现。 高质量连通选择云专线,具体请参见开通云专线。 低成本连通选择VPN,具体请参见开通VPN。 连接其他VPC 当您需要VPC内的多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高性能弹性云服务器

    m3(32U256G)同规格保持业界第一。 客户价值 降低TCO 可以按需租用,成本低,降低中小客户使用高性能的门槛。 提高效率 按需发放,快速部署与扩容,加速产品上市时间和缩短科研周期。 应用限制 应用于HANA服务器和SAP应用服务器时,仅支持Linux操作系统。 特性规格 V5 m3(32U256G)SAPS值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自建IDC与CCE集群共享域名解析

    自建IDC与CCE集群共享域名解析 方案概述 通过DNS Endpoint做级联解析 修改CoreDNS配置直接解析 父主题: 网络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组网和资源规划

    16.0.0/15 企业路由器 er-X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线下IDC侧子网网段,此处采用大网段 迁移中 迁移完成 172.16.0.12/32 企业路由器 er-X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线下IDC侧任意一台服务器,用来验证通信 迁移中 表3 ER路由表规划 ER名称 ER路由表名称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组网和资源规划

    根据实际情况谨慎配置。 ECS 1个ECS位于业务VPC内,本示例用该ECS来验证云上和线下IDC的网络通信情况。 如果您有多台ECS,并且这些ECS位于不同的安全组,需要在安全组中添加规则放通网络。 IDC侧 需要根据线下IDC侧网络的实际规划,将IDC侧去往云上ER的路由配置成等价路由,形成负载均衡。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规划组网和资源

    通过物理专线将流量送达线下IDC。 响应路径:线下IDC→VPC1 通过物理专线将流量转送到虚拟接口。 虚拟接口连接虚拟网关,通过虚拟接口将流量从本端网关转送到虚拟网关。 通过虚拟网关将流量转送到ER。 在ER路由表中,通过下一跳为VPC1连接的路由将流量送达VPC1。 表2 线下IDC和云上VPC互通组网规划说明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私网NAT网关简介

    Gateway),能够为虚拟私有云内的云主机(弹性云服务器、裸金属服务器)提供私网地址转换服务。您可以在私网NAT网关上配置SNAT、DNAT规则,可将源、目的网段地址转换为中转IP,通过使用中转IP实现VPC内的云主机与其他VPC、云下IDC互访。 私网NAT网关分为SNAT和DNAT两个功能: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私网访问

    私网访问 连接本地IDC 您可以将云上VPC和本地IDC网络连接起来构建混合云。通过VPC和本地IDC之间安全可靠的连接,并借助华为云海量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您可按需按量实时地将本地的IT基础架构无缝地扩展到华为云上,以应对业务波动。云专线、VPN都可以实现本地IDC和云上VPC互连。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企业交换机工作原理

    本端二层连接子网:VPC的子网,该子网需要和IDC子网建立二层网络通信,例如Subnet-layer-L01。 远端二层连接子网:IDC的子网,该子网需要和VPC子网建立二层网络通信,例如Subnet-layer-R01。 约束说明: 本端和远端二层连接子网网段可以重叠,但是本端和远端子网内需要通信的服务器地址不能相同,否则无法正常通信。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物理专线带宽测试方法

    已完成物理专线的接入和路由配置,本地IDC(Internet Data Center)与华为云通过物理专线连通。 准备1台IDC网络接入设备:作iPerf3测试中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端。 本文中,IDC网络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为192.168.0.1。 准备6个可访问公网的弹性云服务器ECS实例:作为i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组网和资源规划

    -A,ecs-B选择vpc-B。 子网:选择和线下IDC通信的子网,本示例为ecs-A选择subnet-A01,ecs-B选择subnet-B01。 安全组: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示例安全组模板选择“通用Web服务器”,名称为sg-demo。 私有IP地址:本示例中,ecs-A为192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虚拟IP类

    虚拟IP类 弹性云服务器的网卡绑定虚拟IP地址后,该虚拟IP地址无法ping通时,如何排查? 华为云上的虚拟IP如何绑定IDC内的主机? 虚拟IP搭建的高可用集群执行服务器主备倒换后网络不通,如何处理?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云联络中心与入驻式联络中心的差别

    短,系统上线快。弹性容量,企业按需租用座席。 云联络中心与入驻式联络中心因部署方式不同,在业务上线周期上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成本 入驻式联络中心,企业承担设备部署和运维成本,支付通话费用,人力投入多,成本较高。 云联络中心,企业仅需承担座席租用费和通话费用,人力投入少,成本较低。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组网拓扑如(IDC1-VPC1-VPC2-IDC2)所示,如何实现四个子网互联?

    组网拓扑如(IDC1-VPC1-VPC2-IDC2)所示,如何实现四个子网互联? 组网拓扑如图1所示。 图1 组网拓扑 IDC1可通过VPN或DC与VPC1互联。 两个VPC之间使用CC互联(同Region也可以使用对端连接)。 IDC2可通过VPN或DC与VPC2互联。 同时完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组网拓扑如(IDC1-VPC1-VPC2-IDC2)所示,如何实现四个子网互联?

    组网拓扑如(IDC1-VPC1-VPC2-IDC2)所示,如何实现四个子网互联? 组网拓扑如图1所示。 图1 组网拓扑 IDC1可通过VPN或DC与VPC1互联。 两个VPC之间使用CC互联(同Region也可以使用对端连接)。 IDC2可通过VPN或DC与VPC2互联。 同时完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修改CoreDNS配置直接解析

    修改CoreDNS配置直接解析 前提条件 CCE集群所在VPC与线下IDC已经使用专线或其他方式正确连接,IDC与VPC网段和CCE集群容器网段能够互访。专线的创建方法请参见云专线快速入门。 操作步骤 CoreDNS的配置都存储在名为coredns的ConfigMap下,您可以在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组网和资源规划

    下一跳为企业路由器:表示通过ER,将业务VPC-A和VPC-B的流量转发至DC的虚拟网关,再经过虚拟网关送达线下IDC,此处目的地址配置为线下IDC网段。 DC 1个物理连接:需要运营商施工搭建连通华为云和线下IDC的物理专线。 1个虚拟网关:将虚拟网关接入ER中,即表示将“虚拟网关(VGW)”连接添加到ER。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第三方服务器和线下服务器可以使用华为云高防吗?

    第三方服务器和线下服务器可以使用华为云高防吗? 可以。DDoS高防可服务于华为云、非华为云及IDC的互联网主机。对于云下的业务,请确保源站(用户业务系统)IP地址在公网可以正常访问。 有关DDoS高防的详细功能介绍,请参见功能规格。 父主题: 产品咨询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 方案概述

    上与云下IDC的二层网络通信。 将主机VM-B(10.0.1.8)迁移到云上ECS-B(10.0.1.21),检查好VM-B和ECS-B的网络通信后,待业务低谷时期关闭IDC内的VM-B。 短暂关闭VM-B时,业务主要由IDC内的VM-A(10.0.1.131)承载,因此不会中断业务。

    来自:帮助中心

    查看更多 →

共105条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