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6 GMT+08:00
分享

新建文件单机备份任务

注意事项

为了备份效率,建议避免两个任务的数据源出现交叉。

操作步骤

以Linux客户端为例,简述新建文件备份任务的步骤。

  1. 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选择“定时数据保护 > 数据备份”,在“任务”页面单击“新建 > 数据级备份任务”,进入第一步。
  2. 在该界面中,请在要保护的对象处默认选中“客户端”;请选择要保护的客户端处默认展示当前登录租户所有客户端,此处请选择需要进行文件备份的客户端,选择完成后,请选择要保护的应用类型默认选中“文件系统”,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第二步。

    图1 新建备份任务

  3. 选择要保护的数据和配置要过滤的数据。单击“+”号,可以展开数据源,数据源最多展开100个,在数据源超过100时,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更多…”,需要展开更多的数据源时,单击更多即可,在文件或文件夹前面的方框处勾选数据源。

    图2 选择数据源

    如果选中数据源目录文件过多时,会分批展开数据源,首次展开100个,之后会有“更多....”的提示,选择更多....的方式展开。

  4. 单击“过滤”可以设置过滤数据,可以对选中的数据源进行过滤,可以根据文件、目录、格式、日期进行过滤,过滤方式分为排除和仅包含。过滤方式为排除时被排除的数据不会被备份,仅备份选中数据源中除去被排除数据之外的其它数据,过滤方式为仅包含时,仅备份选中数据源与仅包含指定数据中相交的部分。

    1. 设置文件过滤。
      1. 选择“创建规则 >文件过滤”页签,设置“选择过滤方式”,然后单击“添加”。

      2. 添加过滤项,输入文件路径后单击“确定”。

      3. 设置文件过滤成功。

        允许用户过滤多个文件,使用换行符分隔多个文件,也可以多次添加路径,选中一个文件路径,单击删除,可以删除成功。

    2. 设置目录过滤。
      1. 选择“创建规则 > 目录过滤”,设置“选择过滤方式”,然后单击“添加”。

      2. 添加过滤项,输入路径后单击“确定”

      3. 设置目录过滤方式成功展示。

        填写需要过滤的目录时,需要填写目录的绝对路径,比如“C:\windows32”。支持目录名中包含通配符*的目录过滤。选中其中一个路径,单击删除,可以成功删除。

    3. 设置格式过滤。
      1. 选择“创建规则 > 格式过滤”,设置“选择过滤方式”和“选择文件类型”。

        “选择文件类型”包含如下类型:
        • Microsoft Office文件
        • 音乐和视频文件
        • 图片文件
        • PDF文件
        • 网页文件
        • 压缩文件
        • 其他文件类型

        单击蓝色图标,可以看到该类型支持的文件类型,例如单击Microsoft Office文件。

    4. 设置日期过滤。
      1. 选择“创建规则 > 日期过滤”,设置“选择过滤方式”、“选择时间类型”、“时间范围”。

        • “选择过滤方式”选择“排除”或“仅包含”
        • “选择时间类型分为:创建时间、最后修改时间、访问时间。
        • “时间范围”:结束时间必须晚于开始时间。Linux环境可以通过stat命令查看文件时间。
          • 若单条过滤规则与其他规则存在冲突,则依据下列冲突规则执行。

            多条过滤冲突处理规则:

          • 若存在多个包含条件,则需要满足所有包含条件。
          • 若存在多个排除条件,则需要满足所有排除条件。
          • 既有包含又有排除的情况下,只在包含的条件中判定排除。

  5. 选择完要过滤的数据之后,单击下一步。

    1. 此处可以选择备份介质、配置备份高级选项。
      • 备份介质,必填项,此处保持默认项即可。
        • OFS,默认项。
        • 云备份存储库。
        • 磁带库。
      • 备份选项,各个选项说明如下:
        • “永久增量备份”若开启永久增量备份,每一次增量备份都会进行一次时间点合成,形成新的一个永久增量时间点,等效于完备时间点。该选项在任务创建后不允许编辑。
        • “LAN-FREE” 开启了LAN-FREE选项,则该任务采用FC链路传输数据。使用该选项前需要先配置FC链路。
        • “强制数据保留”开启了该选项后保留时长内的数据不会被清理。
        • “传输和存储加密”若开启传输加密与存储加密选项,则该任务的数据在传输和存储上都经过加密处理。分为两种加密方式:AES256加密算法、SM4加密算法。该选项在任务创建后不允许编辑。
        • “数据压缩”开启该选项可以对备份的数据进行压缩,减少存储空间占用。分为两种压缩方式:快速压缩、强力压缩,默认快速压缩。该选项在任务创建后不允许编辑。
        • “重复数据删除”勾选该选项可以启动源端重复数据删除的功能,该选项在任务创建后不允许编辑。指纹库需要提前创建才能成功开启重删功能。
        • “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实现了对备份数据完整性的自动化校验。
        • “流量控制”开启该选项后可创建最多48条分段限速策略,限速时间段不允许交叠,开始时间不得晚于结束时间,在每个限速时间段内均可手动设置定时任务备份的最大速度。可设置范围为1~1024MiB/s,默认1024MiB/s。
        • “多通道备份”开启该选项后可以设置文件扫描并发数、数据读取和发送并发数两个选项,改变文件扫描通道数、数据读取和发送通道数,设置较高的文件扫描通道数能提高文件扫描速度,明显提高增量备份速度;设置较高的数据读取和发送通道数可以提高读取和发送速度,明显提高完全备份性能,但需占用较多内存及CPU资源。
        • “自定义脚本”单击选择按钮,浏览客户端目录中含有的可执行脚本,在建立任务后可以通过编辑任务选项,编辑该选项。一共支持三种自定义脚本:备份前执行、备份成功执行、备份失败执行。内置客户端不支持自定义脚本。
        • “备份自动重试”默认不开启,配置该选项后当备份任务失败后等待规定时间重新发起备份,直至备份成功。可配置自动重试的次数最多为5次,重试等待时间最大为30分钟。
        • “文件聚合”默认不开启,开启该选项后需要配置文件聚合后最大值和被聚合文件最大值两个参数,文件聚合后最大值为下拉选择方式,默认值为256,可选值为256、512、1024、2048、4096,单位为KiB,被聚合文件最大值可配置范围为1~4096,单位为KiB,但是被聚合文件最大值不得大于文件聚合后最大值。启用文件聚合功能后,同目录下符合被聚合条件的若干文件会聚合成为一个不超过聚合后文件大小最大值的相对较大的文件然后写入备份存储中,从而提高备份速度。
          图3 备份选项
          • 开启加密或压缩会影响备份速度,对安全性要求不高可以不开启。
          • 开启文件聚合后,增量备份时备份数据会有冗余,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恢复时可能会出现同名文件,但是若选择同名文件恢复时只会将时间点较新的文件恢复到目的端,时间点较旧的文件不会落盘。若不能接受数据冗余占用存储空间请不要开启此选项。

  6. 选择备份选项之后,单击下一步,进入任务名称和备注页面。

    图4 任务名称和备注
    • 任务名称:必选项,中文、大小写字母、数字、“-”、“_”、“.”、“@”组成,长度为3~256个字符,全局不可重复。
    • 任务备注:选填项,文本类型无限制,长度0~50个字符;当用户输入的字数达到最大值时,将不再显示超过的文字。

  7. 输入名称,单击“完成”,弹出任务信息确定对话框,单击“确定”,新建任务完成。如果勾选“任务生成后立即执行”,再单击“确定”,任务新建完成后立即执行。

    图5 确认创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