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25 GMT+08:00
分享

跨区域IDC互通组网和资源规划

通过企业路由器和云连接中心网络构建跨区域IDC互通组网,您需要规划资源和组网,本示例中为您详细介绍资源和组网情况。
  • 网络规划说明:规划云专项的全域接入网关和虚拟接口、ER路由表等信息。
  • 资源规划说明:规划云上资源的数量、名称以及主要参数等信息,云上资源包括云连接中心网络、云专线以及ER等。

网络规划说明

跨区域IDC互通组网规划如图1所示,将两个不同区域的IDC通过云专线接入ER,然后将ER接入云连接中心网络,组网规划说明如表2所示。

图1 跨区域IDC互通组网
表1 网络流量路径说明(跨区域IDC互通组网)

路径

说明

请求路径:线下IDC-A→ER -A→ER-B→线下IDC-B

  1. 在ER-A路由表中,通过下一跳为Peering连接,目的地址为192.168.3.0/24的路由,以及云连接中心网络,将流量转送到ER-B。
  2. 在ER-B路由表中,通过下一跳为DGW-B连接的路由将流量转送到全域接入网关DGW-B。

    下一跳为DGW-B的路由,其中192.168.3.0/24为线下IDC-B网段地址,10.182.0.0/30为虚拟接口VIF-B的网关地址。

  3. 全域接入网关DGW-B连接虚拟接口VIF-B,通过虚拟接口将流量从远端网关转送到物理连接。
  4. 通过物理连接DC-B将流量送达IDC-B。

响应路径:线下IDC-B→ER-B→ER-A→线下IDC-A

  1. 在ER-B路由表中,通过下一跳为Peering连接,目的地址为10.1.123.0/24的路由,以及云连接中心网络,将流量转送到ER-A。
  2. 在ER-A路由表中,通过下一跳为DGW-A连接的路由将流量转送到全域接入网关DGW-A。

    下一跳为DGW-A的路由,其中10.1.123.0/24为线下IDC-A网段地址,10.0.0.0/30为虚拟接口VIF-A的网关地址。

  3. 全域接入网关DGW-A连接虚拟接口VIF-A,通过虚拟接口将流量从远端网关转送到物理连接。
  4. 通过物理连接DC-A将流量送达IDC-A。
表2 跨区域IDC互通组网网络规划说明

资源

数量

说明

ER

2

在区域A和区域B的ER组网配置相同,路由信息如表3所示。

当使用中心网络连通ER时,必须开启ER的“默认路由表关联”“默认路由表传播”功能,那么在ER中添加连接时,系统会自动添加ER指向连接的路由,无需手动添加。

DC

2

在区域A、区域B内,各需要创建DC相关的资源,本示例中配置如下:

  • 2个物理连接:需要运营商施工搭建连通华为云和线下IDC的物理专线。本示例中区域A为DC-A,区域B为DC-B。
  • 2个全域接入网关:将全域接入网关接入ER中,即表示将“全域接入网关(DGW)”连接添加到ER。本示例中区域A的DGW-A接入ER-A中,区域B的DGW-B接入ER-B中。
  • 2个虚拟接口:连接全域接入网关和物理连接。本示例中区域A为VIF-A,区域B为VIF-B。

中心网络

1

  • 将不同区域的ER添加在云连接中心网络中。
  • 购买全域互联带宽,配置连通不同区域的全域互联带宽值。
表3 ER路由表

企业路由器

目的地址

下一跳

路由类型

ER-A(区域A)

IDC-A侧网段:10.1.123.0/24

DGW-A连接:er-attach-dgw-A

传播路由

VIF-A网关:10.0.0.0/30

DGW-A连接:er-attach-dgw-A

传播路由

VIF-B网关:10.182.0.0/30

Peering连接:region-A-region-B

传播路由

IDC-B侧网段:192.168.3.0/24

Peering连接:region-A-region-B

传播路由

ER-B(区域B)

IDC-B侧网段:192.168.3.0/24

DGW-B连接:er-attach-dgw-B

传播路由

VIF-B网关:10.182.0.0/30

DGW-B连接:er-attach-dgw-B

传播路由

VIF-A网关:10.0.0.0/30

Peering连接:region-B-region-A

传播路由

IDC-A侧网段:10.1.123.0/24

Peering连接:region-B-region-A

传播路由

资源规划说明

企业路由器ER、云专线DC只要位于同一个区域内即可,可用区可以任意选择,不用保持一致。

以下资源规划详情仅为示例,您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修改。

表4 跨区域IDC互通组网资源规划总体说明

资源类型

资源数量

说明

ER

2

本示例中需要在2个不同区域内各创建一个ER,并接入“对等连接(Peering)”连接和“全域接入网关(DGW)”连接。
  • 名称: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 区域A:ER-A
    • 区域B:ER-B
  • ASN:此处建议不同区域企业路由器的AS号不同,本示例如下。
    • ER-A:64522
    • ER-B:64523
  • 默认路由表关联:开启,当使用中心网络连通ER时,必须开启ER的“默认路由表关联”功能。
  • 默认路由表传播:开启,当使用中心网络连通ER时,必须开启ER的“默认路由表传播”功能。
  • 自动接受共享连接: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示例选择“开启”。
  • 连接:本示例需要在不同区域的企业路由器中分别添加2个连接,本示例如下。
    ER-A:
    • Peering连接:连通ER-A和ER-B之间的网络,名称为region-A-region-B
    • DGW连接:连通IDC-A和ER-A之间的网络,名称为er-attach-dgw-A
    ER-B:
    • Peering连接:连通ER-B和ER-A之间的网络,名称为region-B-region-A
    • DGW连接:连通IDC-B和ER-B之间的网络,名称为er-attach-dgw-B

DC

2

物理连接:请根据实际需求创建。

本示例中,区域A和区域B的两个物理连接分别为DC-A和DC-B。

全域接入网关,请根据实际需求创建,本示例说明如下:
  • 名称: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示例为区域A为DGW-A,区域B为DGW-B。
  • BGP ASN:建议全域接入网关和企业路由器的AS号不一样,本示例中区域A的全域接入网关的AS号为64512、区域B的全域接入网关的AS号为64513。
  • 地址类型: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示例为IPv4。
虚拟接口,请根据实际需求创建,本示例说明如下:
  • 名称:本示例区域A和区域B的两个虚拟接口分别为VIF-A和VIF-B。
  • 虚拟接口优先级:此处请选择“优先”
  • 物理连接:本示例中虚拟接口VIF-A关联的物理连接为DC-A,VIF-B关联DC-B。
  • 全域接入网关:本示例中虚拟接口VIF-A关联的全域接入网关为DGW-A,VIF-B关联DGW-B。
  • 本端网关:本示例VIF-A为10.0.0.1/30,VIF-B为10.182.0.1/30。
  • 远端网关:本示例VIF-A为10.0.0.2/30,VIF-B为10.182.0.2/30。
  • 远端子网:此处为IDC侧子网网段,本示例VIF-A为10.1.123.0/24,VIF-B为192.168.3.0/24。
  • 路由模式:请选择“BGP”
  • BGP邻居AS号:此处为线下IDC侧的AS号,不能和云上全域接入网关、ER等服务的AS号一样,本示例VIF-A为64855,VIF-B为64856。

关联实例,即将全域接入网关加入到企业路由器中,请根据实际需求创建,本示例说明如下:

  • 实例类型:此处请选择“连接”
  • 连接名称: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示例DGW-A对应的连接名称为er-attach-dgw-A,DGW-B对应的连接名称为er-attach-dgw-B。
  • 连接类型:此处请选择“企业路由器”
  • 连接资源:选择您的企业路由器,本示例DGW-A对应的连接资源为ER-A,DGW-B对应的连接资源为ER-B。

CC中心网络

1

本示例中,需要创建一个中心网络,并在中心网络中加入需要网络互通的ER。
  • 名称: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示例为gcn-A-B。
  • 策略:
    • 区域:区域A;企业路由器:ER-A
    • 区域:区域B;企业路由器:ER-B
  • 跨地域连接带宽:连通区域A和区域B,本示例为10 Mbit/s。

全域互联带宽

1

本示例中,需要创建1个全域互联带宽,用来连通不同区域的云内骨干网络。

  • 名称: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示例连通区域A和区域B,名称为bandwidth-A-B。
  • 带宽类型:请根据组网实际情况选择,本示例中区域A和区域B位于同一个大区,因此选择“大区带宽”。
  • 互联大区:请根据组网实际情况选择,本示例中区域A和区域B均位于中国大陆,因此选择“中国大陆”。
  • 指定互通区域:请根据组网实际情况选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