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4 GMT+08:00
分享

无状态负载

多云容器平台可实现多个不同区域、不同云的Kubernetes管理,支持统一的全局应用部署,可将DeploymentStatefulSetDaemonSet等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部署到所选择的Kubernetes集群。

约束与限制

在华东-上海二区域暂不支持权重模式的实例部署方式。

创建无状态负载

  1. 登录MCP控制台,单击MCP实例名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工作负载 ”,在“无状态负载”页签中单击右上角“镜像创建”
  2. 设置工作负载基本信息。

    • 负载类型:选择“无状态负载”
    • 负载名称:新增工作负载的名称,命名必须唯一。
    • 命名空间:选择工作负载所在命名空间。如需新建命名空间,请参见创建命名空间
    • 描述:工作负载的描述信息。
    • 实例数量:设置多集群的工作负载中各集群的实例数。用户可以设置具体实例个数,默认为2。每个工作负载实例都由相同的容器部署而成。在MCP中可以通过设置弹性扩缩容策略,根据工作负载资源使用情况,动态调整工作负载实例数。

  3. 设置工作负载容器配置。

    Pod中可以配置多个容器,您可以单击右侧“添加容器”为Pod配置多个容器并分别进行设置。

    • 基本信息:
      表1 基本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容器名称

      为容器命名。

      镜像名称

      单击后方“选择镜像”,选择容器使用的镜像。

      镜像版本

      选择需要部署的镜像版本。

      更新策略

      镜像更新/拉取策略。勾选“总是拉取镜像”表示每次都从镜像仓库拉取镜像;如不勾选则优先使用节点已有的镜像,如果没有这个镜像再从镜像仓库拉取。

      CPU配额

      • 申请:容器需要使用的最小CPU值,默认0.25Core。
      • 限制:允许容器使用的CPU最大值。建议设容器配额的最高限额,避免容器资源超额导致系统故障。

      内存配额

      • 申请:容器需要使用的内存最小值,默认512MiB。
      • 限制:允许容器使用的内存最大值。如果超过,容器会被终止。

      关于CPU/内存配额申请和限制的具体说明请参见设置容器规格

      初始化容器

      选择容器是否作为初始化容器。

      Init 容器是一种特殊容器,在 Pod 内的应用容器启动之前运行。详细说明请参见Init 容器

    • 生命周期:设置生命周期回调函数可在容器的特定阶段执行调用,比如容器在停止前希望执行某项操作,就可以设置相应的函数。目前提供的生命周期回调函数有启动命令启动后处理停止前处理,详情请参见设置容器生命周期
    • 健康检查:设置健康检查可以在容器运行过程中定时检查容器的健康状况,详情请参见设置容器健康检查
    • 环境变量:容器运行环境中设定的一个变量,通过环境变量设置的配置项不会随着Pod生命周期结束而变化,详情请参见设置环境变量
    • 数据存储:配置容器存储,可以使用本地存储和存储卷声明(PVC)。建议使用PVC将工作负载Pod数据存储在云存储上。若存储在本地磁盘上,节点异常无法恢复时,本地磁盘中的数据也将无法恢复。容器存储相关内容请参见容器存储
    • 安全设置:对容器权限进行设置,保护系统和其他容器不受其影响。请输入用户ID,容器将以当前用户权限运行。
    • 镜像访问凭证:用于访问镜像仓库的凭证。该凭证仅访问私有镜像仓库时使用,如所选镜像为公开镜像,则无需选择密钥。密钥的创建方法请参见创建密钥

  4. (可选)单击服务配置栏的,进行工作负载服务配置。

    若工作负载需要和其它服务互访,或需要被公网访问,您需要添加服务(Service),设置访问方式。工作负载访问的方式决定了这个工作负载的网络属性,不同访问方式的工作负载可以提供不同网络能力,操作详情请参见服务与路由

    您也可以在创建完工作负载之后再创建Service,参见集群内访问(ClusterIP)节点访问(NodePort)

    • Service名称:新增服务名称,用户可自定义,服务名称必须唯一。
    • 访问类型:
      • 集群内访问(ClusterIP):只能集群内访问服务。
      • 节点访问(NodePort):可以通过集群内任意节点访问到服务。
    • 服务亲和(仅节点访问设置):
      • 集群级别:集群下所有节点的IP+访问端口均可以访问到此服务关联的负载,服务访问会因路由跳转导致一定性能损失,且无法获取到客户端源IP。
      • 节点级别:只有通过负载所在节点的IP+访问端口才可以访问此服务关联的负载,服务访问没有因路由跳转导致的性能损失,且可以获取到客户端源IP。
    • 端口配置:
      • 协议:TCP或UDP,请根据业务的协议类型选择。
      • 服务端口:容器端口映射到集群虚拟IP上的端口,用虚拟IP访问应用时使用,端口范围为1-65535,可任意指定。
      • 容器端口:容器镜像中应用程序实际监听的端口,需用户确定。例如:nginx程序实际监听的端口为80。
      • 节点端口(仅节点访问设置):容器端口映射到节点私有IP上的端口,用私有IP访问应用时使用,端口范围为30000-32767,建议选择“自动生成”
        • 自动生成:系统会自动分配端口号。
        • 指定端口:指定固定的节点端口,默认取值范围为30000-32767。若指定端口时,请确保同个集群内的端口唯一性。

  5. (可选)单击“展开高级配置”,设置工作负载高级配置。

    • 升级策略:指定无状态负载的升级方式,包括整体替换升级和逐步滚动升级,详细参数说明请参见工作负载升级策略配置
      • 滚动升级:滚动升级将逐步用新版本的实例替换旧版本的实例,升级的过程中,业务流量会同时负载均衡分布到新的和旧的实例上,因此业务不会中断。
      • 替换升级:先删除旧实例,再创建新实例。升级过程中业务会中断。
    • 调度策略:您可设置亲和(affinity)与反亲和(anti-affinity)实现Pod的计划性调度,详细信息请参见调度策略(亲和与反亲和)
    • 标签与注解:您可以单击“添加”为Pod增加标签或注解,新增标签或注解的键不能与已有的重复。
    • 容忍策略:当工作负载实例所在的节点不可用时,系统将实例重新调度到其它可用节点的时间窗,默认为300秒。

  6. 单击“下一步:调度与差异化”,对选择的集群进行调度与差异化配置。在选择可调度集群后,可对容器进行“差异化配置”。

    • 集群调度策略:
      • 调度方式:
        • 集群权重:手动设置各集群的权重,工作负载在各集群的实例数将根据设置的权重比例进行分配。
        • 自动均衡:工作负载将根据资源余量在可调度的集群中自动选择集群进行部署。
      • 部署集群:选择工作负载可调度的集群,集群个数请您根据自身业务进行确定。
        • “集群权重”模式下,需手动设置各集群权重值,权重非0的集群将自动勾选为可调度集群,权重为0则表示该集群不可调度。状态非正常的集群无法设置权重。
        • “自动均衡”模式下,单击集群即可将其勾选为可调度集群。
    • 差异化配置:

      工作负载在不同的集群中部署可进行差异化的配置。在选择可调度集群后单击对应集群右上角,即可对每个集群进行差异化配置,差异化后的容器配置只对该集群生效。

      具体参数说明请参见容器配置

  7. 设置完成后,单击“创建工作负载”,完成创建后,可单击“返回工作负载列表”查看所创建的工作负载。

相关操作

通过MCP控制台,您还可以执行表2中的操作。
表2 相关操作

操作

说明

YAML创建

单击右上角“YAML创建”,可使用已有的YAML创建工作负载。

查看工作负载详情

单击已创建工作负载的名称,在“实例列表”页签下,可以查看Pod相关详情信息。
  • 事件:可以设置查询条件,比如设置事件产生的时间段或搜索事件名称,查看相关事件。
  • 容器列表:可以查看相应实例的容器名称、状态、镜像以及启停次数等。
  • 查看YAML:可以查看相应实例的YAML文件。

编辑YAML

单击工作负载名称后的“编辑YAML”,可查看并编辑当前工作负载的YAML文件。

升级

  1. 单击工作负载名称后的“升级”
  2. 更改工作负载信息,操作步骤与创建工作负载时一致。
  3. 单击“提交”,升级工作负载。

删除

单击工作负载名称后的“删除”,并单击“是”进行确认。

批量删除

  1. 勾选需要删除的工作负载。
  2. 单击左上角的“批量删除”
  3. 单击“是”进行确认。
分享:

    相关文档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