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30 GMT+08:00
分享

数据同步

为添加的数据源创建数据同步链路,目前仅支持创建DRS实时灾备任务。

创建同步链路

  1. 登录MAS控制台,在“数据管理>数据同步”页面,单击右上角的“创建同步链路”。
  2. 在“创建同步链路”页面,填写配置信息,然后单击“确定”。

    图1 创建同步链路
    表1 同步链路配置参数

    参数

    配置说明

    命名空间

    选择已创建好的命名空间。

    任务异常通知设置

    默认为“关”。若设置为“开”,当监控器或被监控的数据库异常时会及时给用户发送异常通知或告警通知。

    任务异常自动结束时间

    配置任务异常自动结束时间,任务处于异常状态一段时间后,将会自动结束。默认值14,单位为天。

    SMN主题

    “任务异常通知设置”项开启后可见。需要在SMN主题列表选择主题。

    时延阈值(s)

    “任务异常通知设置”项开启后可见。时延阈值默认为“关”。

    在增量同步阶段,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之间的同步有时会存在一个时间差,称为时延,单位为秒。

    时延阈值设置是指时延超过一定的值后(时延阈值范围为0—3600s),DRS可以发送告警通知。

    RTO时延阈值(s)

    “任务异常通知设置”项开启后可见。配置RTO时延阈值,默认为“关”。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指当前DRS实例上事务,传输至灾备实例且执行成功的时间差(该事务通常也是DRS收到的最新的一个事务)。RTO是处在传输中数据量的一种度量方式,RTO=0时,意味着DRS实例上的事务已经全部在灾备数据库上执行完毕。

    RPO时延阈值(s)

    “任务异常通知设置”项开启后可见。配置RPO时延阈值,默认为“关”。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指当前业务数据库一个事务的提交时间,与该事务送达DRS的时间差(该事务通常也是DRS收到的最新的一个事务)。是主实例与DRS实例数据差的一种度量方式,RPO=0时,意味着业务数据库的最新数据已经全部到达DRS实例。

    添加链路

    新增一条同步链路。

    名称

    同步链路名称,默认自动生成,或者根据规划自定义填写。

    源数据源

    选择源数据源。

    目标数据源

    选择目标数据源。

    同步方案

    选择数据同步方案。

    同步方向

    选择同步方向,“单向”或“双向”选择其一,默认“单向”。

    限速配置

    选择限速配置,“限速”或“不限速”选择其一,默认“限速”。

    限速时段

    选择限速时段,“全天限流”或“时段限流”选择其一,默认“全天限流”。

    流速大小

    配置流速大小值,单位为MB/S,最大值为9999。

    时间范围

    若限速时段选择“时段限流”,则需要配置限流时间范围。

    配置MySQL、PostgreSQL同步链路参数时,源数据源和目标数据源不能选择同为自定义类型的数据源,至少需配置一条链接模式为“RDS”的数据源。

删除同步链路

  1. 登录MAS控制台,在“数据管理>数据同步”页面,单击同步链路所在行的“删除”。
  2. 在弹窗中单击“确认”,完成删除操作。

同步链路主备倒换

进行同步链路倒换操作时请注意:

  • 任务状态为灾备中或者灾备异常的链路才能进行倒换操作;
  • 倒换中的任务、双主灾备任务无法进行主备倒换。
  1. 登录MAS控制台,进入“数据管理>数据同步”页面。
  2. 勾选需要倒换的同步链路,单击“批量操作”>“主备倒换”。
  3. 在弹窗中单击“确认”,完成主备倒换操作。
分享:

    相关文档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