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节点注册
使用场景
如果您需要对大量相同类型的边缘节点进行管理、更新与维护,这时使用注册边缘节点的方法逐一纳管边缘节点会有些繁琐。
IEF提供批量节点注册功能,使得相同类型的边缘节点能够预安装软件,在上电联网后能自动纳管到IEF中。批量节点注册与边缘节点满足一对多的关系,提高管理效率,也节约了运维成本。
批量节点注册流程
批量纳管边缘节点的流程如下:
- 准备边缘节点,边缘节点需要满足一定的规格要求,请参见配置边缘节点环境在节点上完成环境配置。
- 创建批量节点注册作业,获取配置文件和注册软件,并预安装到边缘节点上,具体请参见批量纳管边缘节点或批量纳管Atlas 500智能小站。如果在启动脚本配置注册命令,设备上电联网后会自动纳管成为IEF的边缘节点。
创建批量节点注册作业
- 登录IEF管理控制台,在“总览”页面切换实例为铂金版。
- 选择左侧导航栏的“批量管理 > 节点注册”,单击页面右上角的“批量节点注册”。
- 配置基本信息。其中带“*”标志的参数为必填参数。
- 名称:批量节点注册作业的名称。
- 描述:作业的描述信息。
- 标签:标签可用于对资源进行标记,方便分类管理。如果您需要使用同一标签标识多种云资源,即所有服务均可在标签输入框下拉选择同一标签,建议在TMS服务中创建预定义标签。
- 属性:属性是键值对形式,请输入属性名和属性值。
- 单击页面右下角的“创建”,下载配置文件、EdgeCore Register和EdgeCore Installer。
为保障节点安全,您现在必须下载配置文件和工具,稍后将无法找回。
根据页面提示,单击“下载cert_batchNodes.tar.gz配置文件”下载配置文件。
根据您边缘节点的CPU架构选择EdgeCore Register和EdgeCore Installer,单击“下载EdgeCore Register”和“下载EdgeCore Installer”。
将下载的文件上传至边缘节点,稍后参见批量纳管边缘节点操作指南纳管边缘节点。
批量纳管边缘节点
按照批量节点注册作业完成页的操作指南,在边缘节点执行纳管操作。
- 以具备sudo权限的用户登录边缘节点。
- 执行如下命令解压配置文件、EdgeCore Register和EdgeCore Installer。
sudo tar -zxvf edge-installer_1.0.10_x86_64.tar.gz -C /opt
sudo tar -zxvf edge-register_2.0.10_x86_64.tar.gz -C /opt
sudo tar -zxvf cert_batchNodes.tar.gz -C /opt/edge-register/
edge-installer_1.0.10_x86_64.tar.gz、edge-register_2.0.10_x86_64.tar.gz和cert_batchNodes.tar.gz请替换为创建批量节点注册作业下载的文件名。
- (可选)配置节点预置信息文件。
批量纳管边缘节点会采用默认配置进行节点纳管,其中
- 节点名称为节点hostname和mac地址的组合“hostname_mac”
- GPU和NPU默认不启用
- Docker默认启用
如需自定义配置节点信息,可以参考以下操作配置节点信息文件。
cd /opt/edge-register
vi nodeinfo
在nodeinfo文件中填入节点的配置信息,其格式如下所示(下面样例罗列了所有可配置的参数,可以根据场景需求配置其中的参数值,对于不需要自定义配置的参数可以删除示例中对应的参数配置):
包括节点名称、描述、是否启用GPU、属性以及日志配置等,具体参数解释请参见API参考 > 注册边缘节点。{ "name": "nodename", "description": "", "enable_gpu": false, "enable_npu": true, "npu_type": "D910", "enable_docker": true, "attributes": [ { "key": "key1", "value": "value1" } ], "log_configs": [ { "component": "app", "type": "local", "level": "debug", "size": 100, "rotate_num": 5, "rotate_period": "daily" } ], "device_infos": [ { "device_ids": ["15696983-5ee6-43b4-9653-5d8512813dcc"], "relation": "camera", "comment": "devicedescription" } ], "mqtt_config": { "enable_mqtt": false, "mqtts": [] }, "tags": [ { "key": "name", "value": "value" } ] }
- 执行如下命令注册节点。
cd /opt/edge-register; ./register --mode=cert
执行完成后,可以根据查看纳管的节点查看节点是否注册成功。
您也可以配置上电启动脚本,在边缘节点上电时自动执行注册命令,在上电脚本中添加注册命令:cd /opt/edge-register; ./register --mode=cert
如果注册命令的执行结果返回值为0,则表示注册成功。
批量纳管Atlas 500智能小站

对于21.0.3.2之前版本的Atlas 500智能小站,请执行如下操作:
- 登录智能小站的WebUI。
WebUI地址为https://{hostIP},hostIP为智能小站的IP地址。
- 选择顶侧导航栏“维护”,单击页面左侧的“网管注册”。
- 选择网管模式为“HUAWEI CLOUD Intelligent EdgeFabric(IEF)管理”,并上传创建批量节点注册作业下载的配置文件(即证书)。图1 上传配置文件
- 单击“保存”,等待智能小站被纳管到IEF平台。
在IEF管理控制台上可查看到智能小站的状态,如果是“运行中”,则表示纳管成功。
对于21.0.3.2及之后版本(例如21.0.4版本)的Atlas 500智能小站,请执行如下操作:
- 上传安装工具和配置文件到智能小站设备上。
- 以admin用户登录智能小站后台,执行sftp enable命令,打开sftp。
- 利用sftp客户端工具连接设备的sftp服务器,上传创建批量节点注册作业下载的配置文件。此处以Windows系统自带的sftp传输工具举例说明。
- 执行命令sftp admin@xx.xx.xx.xx连接设备,其中xx.xx.xx.xx为设备IP。
- 使用put 文件全路径命令传输文件。
- 文件传输成功后,文件将保存在设备的“/tmp”目录下。
- 关闭设备的sftp功能。
- 利用develop切换到root用户,查询上传的文件是否存在。
- 使用同样的方法,将创建批量节点注册作业下载的EdgeCore Register和EdgeCore Installer上传至设备。
- 以admin用户登录智能小站后台,执行sftp enable命令,打开sftp。
- 参考2~4纳管智能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