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负载均衡 ELB
弹性负载均衡 ELB
- 最新动态
- 功能总览
- 产品介绍
- 计费说明
- 快速入门
- 用户指南
- 最佳实践
-
API参考
- 使用前必读
- API概览
- API版本选择建议
- 如何调用API
- API(V3)
- API(V2)
- API(OpenStack API)
- 应用示例
- 权限和授权项
- 历史API
- 附录
- SDK参考
- 场景代码示例
- 常见问题
- 视频帮助
- 文档下载
- 通用参考
链接复制成功!
共享型负载均衡器概述
负载均衡器是指您创建的承载业务的负载均衡服务实体。创建负载均衡器后,您还需要在负载均衡器中添加监听器和后端服务器,然后才能使用负载均衡服务提供的功能。
图1 负载均衡器结构图

规划实例区域
负载均衡器选择区域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选择距离业务目标客户距离最近的区域,可以减少网络时延以及提高下载速度。
- 共享型负载均衡不支持跨区域关联后端服务器,因此在创建共享型负载均衡时,需选择与后端服务器相同的区域。
选择网络类型
选择协议类型
提供基于四层协议和七层协议的负载均衡,在负载均衡器中通过加监听器选择相应的协议。
- 使用四层协议的负载均衡,监听器收到访问请求后,将请求直接转发给后端服务器。转发过程仅修改报文中目标IP地址和源IP地址,将目标地址改为后端云服务器的IP地址,源地址改为负载均衡器的IP地址。四层协议连接的建立,即三次握手是客户端和后端服务器直接建立的,负载均衡只是进行了数据的转发。
图2 四层负载均衡
- 使用七层协议的负载均衡,也称为“内容交换”。监听器收到访问请求后,需要识别并通过HTTP/HTTPS协议报文头中的相关字段,进行数据的转发。监听器收到访问请求后,先代理后端服务器和客户端建立连接(三次握手),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包含应用层内容的报文,然后根据报文中的特定字段和流量分配策略判断需要转发的后端服务器。此场景中,负载均衡类似一个代理服务器,分别和客户端以及后端服务器建立连接。
图3 七层负载均衡
说明:
客户端到ELB之间支持TCP长连接,客户端和ELB之间建立TCP连接之后,可以持续发送业务请求(HTTP/HTTPS请求),提高TCP连接复用率可以降低TCP频繁建连的开销。
后端服务器
在使用负载均衡器前,建议先创建ECS实例或者BMS实例并部署相关业务应用,然后将ECS实例或者BMS实例添加到负载均衡器的后端服务器组来处理转发的客户端访问请求。创建后端服务器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 建议后端服务器实例的所属地域和负载均衡器的所属地域相同。
- 建议您选择相同操作系统的后端服务器实例作为后端服务器,以便后续管理和维护。
- 弹性负载均衡不支持后端FTP服务,但是可以支持SFTP场景。
父主题: 负载均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