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1 GMT+08:00
分享

步骤一:创建数据源

操作场景

进行统一数据源管理,用于SQL审核的数据库审核及其他用到数据源的场景。

前提条件

添加的数据源必须是正确并且可以连接成功的。

操作步骤

  1. 登录UGO服务。
  2. 单击左侧导航栏的“数据源管理”
  3. 在数据源管理页面,单击右上角的“创建数据源”按钮。
  4. 进入创建数据源页面,完成基本信息的填写。

    基本信息填写完成后,“开始测试”高亮显示。
    图1 创建数据源
    表1 创建数据源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名称

    在数据源管理项目列表中显示的名称。

    唯一且长度范围为5到50个字符,只允许包含英文字母、数字、下划线、中划线。以字母开头、数字或字母结束。

    数据库类型

    下拉选择待创建的数据库类型。当前仅支持管理GaussDB和MySQL数据源信息。

    网络类型

    公网网络:通过弹性公网IP(Elastic IP,EIP)进行源库连接。

    连接方法

    仅支持通过服务器名进行连接。

    数据库名称

    待进行管理的数据库名称。

    主机类型

    当前仅支持主机IP地址。

    主机IP地址

    填写具体主机IP地址,IP地址支持IPv4和IPv6。

    说明:

    支持IPv6数据库如下:MySQL。

    主机端口

    待进行管理的数据库端口。

    用户名

    待进行管理的数据库用户名。

    由字母、数字、“_”、“-”、“$”、“#”组成,长度为2-128个字符,必须以字母、数字、“.”、“_”、“-”开头且允许使用单引号包裹的用户名

    密码

    待进行管理的数据库密码。

    密码最多支持50个字符长度。

  5. 单击“开始测试”,测试通过显示“已连接”,右下角“创建”高亮显示。

    当前仅测试连通性,若断连或权限不足,会导致“连接数据库失败”,无法创建数据源。

  6. 单击创建。显示“数据源创建成功。”
  7. 单击“关闭”,返回数据源管理页面,用户可以看到最新创建的数据源已在列表中。

    可通过数据源ID、名称、数据库名称、数据库类型、IP地址及端口信息进行搜索。
    图2 数据源管理

分享:

    相关文档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