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8 GMT+08:00
分享

常用概念

H.264

H.264,是由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ISO/IEC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联合组成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提出的高度压缩数字视频编解码器标准,同时也是MPEG-4第十部分。

H.264标准的主要目标是:与其它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相比,在相同的带宽下提供更加优秀的图像质量。它既保留了以往压缩技术的优点和精华又具有其他压缩技术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

H.265

H.265是ITU-T VCEG继H.264之后所制定的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265标准围绕着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保留原来的某些技术,同时对一些相关的技术加以改进。新技术使用先进的技术用以改善码流、编码质量、延时和算法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优化设置。H.264由于算法优化,可以低于1Mbps的速度实现标清(分辨率在1280P*720以下)数字图像传送。H.265则可以实现利用1~2Mbps的传输速度传送720P(分辨率1280*720)普通高清音视频传送。

高清低码

指基于华为转码技术,根据人眼视觉感知模型, 对视频中每个场景、动作、内容、纹理等进行智能分析,保证相同视频画质下,码率更低,一定程度上降低带宽成本。

弱网环境

是指网络的服务质量相对来说不是非常稳定,导致用户经常会在弱信号的网络环境下通信。

月结95带宽峰值计费

一种按带宽的计费方式,指在一个自然月内,将每个有效日的所有峰值带宽的统计点进行排序,去掉数值最高的5%的统计点,取剩下的数值最高统计点,该点就是95峰值的计费点。

上采样

将低分辨率视频转码为高分辨率视频。

标准转码

是指基于标准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对视频文件进行码率压缩、分辨率调整、封装格式转换、水印添加等动作。

一进多出

转码的一种方式,是指一个视频源文件在一个转码任务中输出多个分辨率、码率的视频文件,以满足不同终端、不同网速的播放需求。

画质增强

是指通过传统成熟的超分辨率算法与AI深度学习的画质增强算法相结合,达到视频分辨率提升、视频画质提升等效果,可用于2K视频转4K视频、修复视频的受损图像,提升已有视频播放画质等效果。

离线转码

是指将一个视频文件转换成另一个或多个不同码率的视频文件,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带宽、不同的终端处理能力和不同的用户需求。与实时转码使用实时媒体流进行转码不同,离线转码必须在获取到完整的视频文件后才可启动转码任务。

封装格式

是指将已经编码压缩好的视频流和音频流按照一定的格式规范放到一个文件中。常用的协议有MP4、FLV和HLS等。

帧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视频显示帧数的量度单位,测量单位为“每秒显示帧数”(Frame Per Second,FPS)。

分享:

    相关文档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