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弹性公网IP(Elastic IP,简称EIP)提供独立的公网IP资源,包括公网IP地址与公网出口带宽服务。为资源配置弹性公网IP后,可以直接访问公网,如果资源只配置了私网IP,就无法直接访问公网。弹性公网IP和与它要绑定的云资源必须在同一个区域,不支持跨区域使用弹性公网IP。
全域弹性公网IP(Global Elastic IP, 简称G-EIP)提供全球公网接入能力,支持用户指定全局区域及地址池创建公网IP地址,可跨区域绑定云上任意区域的实例(如ECS、ELB等),实现云上资源和公网通信。
如
表1所示,您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选择适合的功能。
表1 EIP和G-EIP功能说明
对比维度 |
使用场景 |
功能说明 |
功能特点 |
使用方式 |
弹性公网IP |
EIP和云资源必须在同一个区域,不支持跨区域使用EIP。 |
EIP提供独立的公网IP资源,包括公网IP地址与公网出口带宽服务。可以与ECS、BMS、虚拟IP、ELB、NAT网关等资源灵活地绑定及解绑。 |
- 支持与同区域云资源灵活的绑定与解绑
- 成本低
- 组网简单
|
|
全域弹性公网IP |
全域弹性公网IP通过绑定全域互联带宽和全域公网带宽实现跨区域绑定云上任意区域的实例。 |
G-EIP提供全球公网接入能力,支持用户指定全局区域及地址池创建公网IP地址,可跨区域绑定云上任意区域的实例(如ECS、ELB等),实现云上资源和公网通信。 |
- 支持与跨区域云资源绑定
- 网络通信依赖绑定全域互联带宽和全域公网带宽
|
|
弹性公网IP
弹性公网IP可以与弹性云服务器、裸金属服务器、虚拟IP、弹性负载均衡、NAT网关等资源灵活地绑定及解绑。
一个弹性公网IP只能绑定一个云资源使用,弹性公网IP和与它要绑定的云资源必须在同一个区域,不支持跨区域使用弹性公网IP。
以绑定ECS实例为例:
- 一个弹性公网IP只能绑定一个ECS实例,如果这个弹性公网IP已绑定了ECS实例,不支持再直接绑定其他云资源。您可以先解绑弹性公网IP,使弹性公网IP处于“未绑定实例”状态,再绑定同区域的其他云资源。
- 弹性公网IP的区域必须和要绑定的ECS实例的区域相同。比如华北-北京四的弹性公网IP,只能绑定华北-北京四的ECS。
图1 通过EIP访问公网
弹性公网IP带宽
带宽是指在单位时间(一般指的是1秒钟)内能传输的数据量,带宽数值越大表示传输能力越强,即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越多。带宽分为公网带宽和内网带宽。
公网带宽是指华为云到公网之间的网络带宽流量。公网带宽分为出云带宽和入云带宽。本文主要介绍出云带宽和入云带宽,具体内容参见
图2。
- 出云带宽在云监控指标中对应的是出网带宽/出网流量指标。
- 入云带宽在云监控指标中对应的是入网带宽/入网流量指标。
图2 入云带宽和出云带宽
表2 出云带宽和入云带宽
带宽类别 |
描述 |
出云带宽 |
从华为云流出到公网方向的带宽。例如,云服务器对外提供访问,或者在外网的FTP客户端下载云服务器内部的资源等方式都是使用出云带宽。在云监控指标中对应的是出网带宽/出网流量指标。
目前,华为云仅对出云带宽(即出网带宽/出网流量)收取费用。
|
入云带宽 |
从公网流入华为云方向的带宽。例如,在云服务器内部下载外部网络资源,或者在外网的FTP客户端上传云服务器内部的资源等方式都是使用入云带宽。在云监控指标中对应的是入网带宽/入网流量指标。
入云带宽的最大值受用户购买的出云带宽值影响,带宽限速规则如下:
- 若您的带宽大小小于或等于10Mbit/s,则入云方向带宽为10Mbit/s,出云方向带宽大小为您的实际带宽大小。
- 若您的带宽大小大于10Mbit/s,则出云方向和入云方向带宽相同,都等于您的实际带宽大小。
上述带宽限速规则不适用华北-北京一、华东-上海二区域。 |
弹性公网IP线路类型
弹性公网IP带宽的线路类型有:全动态BGP线路、优选BGP线路、静态BGP线路,对比如下所示。
表3 静态BGP、全动态BGP、优选BGP的区别
对比维度 |
静态BGP |
全动态BGP |
优选BGP |
定义 |
由网络运营商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运营商需要手动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 |
使用BGP协议同时接入多个运营商,可以根据设定的寻路协议实时自动优化网络结构,保持客户使用的网络持续稳定,高效。 |
优选BGP是特定方向的优质线路。使用BGP协议与多家主流运营商线路互联对接,建立直连中国内地的公网互联路径,提供中国-香港区域与中国内地间的低时延、高质量的网络互通。 |
保障性 |
当静态BGP中网络结构发生变化,运营商是无法在第一时间自动调整网络设置,而是通过其他技术进行切换,所以静态BGP时延一般略大。
如用户选择静态BGP,需要自身应用系统具备容灾功能。 |
多线接入的BGP,能够感知接入线路及运营商内部网络状况,运营商内部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其他运营商接入链路,保证用户能够正常访问,而不是访问中断。
目前支持的运营商线路包括:电信、移动、联通、教育网、广电、鹏博士等 。 |
线路保障能力与全动态BGP一致,多线接入的BGP,在遇到运营商内部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其他运营商接入链路,保证用户能够正常访问。
除此之外,质量更高,时延更低。
目前支持中国-香港当地主流运营商线路。 |
优势 |
通过单个网络运营商访问公网,成本低且便于自主调度。 |
BGP公网出口支持秒级跨域切换,保证您的用户无论使用哪种网络,均能享受高速、安全的网络质量。 |
- 避免绕行国际运营商出口网络。
- 延时更低,可有效提升境外业务对中国大陆用户覆盖质量。
|
服务可用性 |
99% |
99.95% |
99.95% |
计费 |
优选BGP > 全动态BGP > 静态BGP。更多计费详情请参见产品价格详情中“弹性公网IP”的内容。 |
如何访问弹性公网IP
通过管理控制台、基于HTTPS请求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两种方式访问
弹性公网IP。
全域弹性公网IP
全域弹性公网IP(Global Elastic IP,G-EIP)提供全球公网接入能力,支持用户指定全局区域及地址池创建公网IP地址,可跨区域绑定云上任意区域的实例,实现云上资源和公网通信。全域公网带宽架构如
图3所示。
图3 全域弹性公网IP架构
全域弹性公网IP的网络说明
全域弹性公网IP需要绑定全域互联带宽和全域公网带宽实现云内骨干网络通信和公网通信。如果实例为ECS时,还需要将全域互联网网关绑定至全域弹性公网IP。
表4 全域弹性公网IP网络说明
通信场景 |
所需资源 |
场景说明 |
举例说明 |
操作指导 |
云内通信 |
- 全域弹性公网IP
- 全域互联带宽
- 和全域弹性公网IP绑定的实例,比如ECS、ELB
|
连通G-EIP和实例之间的云内网络,必须为G-EIP绑定全域互联带宽,根据G-EIP接入点和实例所在区域,选择不同类型的全域互联带宽。
关于全域互联带宽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全域互联带宽概述管理。 |
- G-EIP A的接入点为华东-杭州,G-EIP A绑定的ELB-A所在区域为华东-上海一,华东-杭州和华东-上海一均属于华东城域,因此全域互联带宽-A选择城域带宽。
- G-EIP B的接入点为华东-杭州,G-EIP B绑定的ECS-B所在区域为华南-广州,华东-杭州和华南-广州属于不同城域,但是属于同一个大区,因此全域互联带宽-B选择大区带宽。
- G-EIP C的接入点为华东-杭州,G-EIP C绑定的ECS-C所在区域为中国-香港,华东-杭州和中国-香港属于不同的大区,因此全域互联带宽-C选择跨区带宽。
|
- 创建全域弹性公网IP:创建一个或者多个G-EIP。
- 将全域弹性公网IP绑定至实例:将G-EIP绑定至ECS或者ELB实例,一个G-EIP同时只能绑定一个任意区域的实例。
- 将实例添加至全域互联带宽:
为G-EIP绑定全域互联带宽。
一个全域互联带宽仅能关联一种实例类型,首次添加了实例类型后仅可绑定该类型下的子实例,如需添加其他实例类型,请进行移出后重新添加。
|
公网通信 |
- 全域弹性公网IP
- 全域公网带宽
- 和全域弹性公网IP绑定的实例,比如ECS、ELB
|
连通G-EIP和公网之间的网络,必须将G-EIP加入全域公网带宽中,G-EIP接入点和全域公网带宽保持一致,一个全域公网带宽中可同时加入多个G-EIP。
关于全域公网带宽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全域公网带宽概述。 |
将G-EIP A、G-EIP B、G-EIP C添加到全域公网带宽-A中,G-EIP和全域公网带宽的接入点必须保持一致,此处均为华东-杭州,带宽的复用为您节约网络成本。 |
- 购买全域公网带宽:购买全域公网带宽,全域公网带宽中的接入点必须和G-EIP的接入点保持一致。
- 迁入全域弹性公网IP:将G-EIP添加到全域公网带宽中,一个全域公网带宽中可同时加入多个G-EIP。
|
如何访问全域弹性公网IP
通过管理控制台、基于HTTPS请求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两种方式访问全域弹性公网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