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2 GMT+08:00

意图识别节点

意图识别节点主要是让应用理解用户自然语言表达的意图或目的,可用于需要对用户问题进行分类,或者提供综合类功能有不同分支处理的场景。

意图识别节点通过对用户输入进行推理分析,匹配预定义的意图关键字类别,并根据匹配结果引导至相应的处理流程,该节点通常位于工作流的前置位置。

意图识别节点支持普通模式或高级模式运行。

  • 普通模式:适用于对少量意图进行分类的场景
  • 高级模式:适用于对大量可归类意图进行分类的场景

意图识别节点为可选节点,若无需配置,可跳过该步骤。

意图识别节点配置步骤如下:

  1. 拖动左侧“意图识别”节点至画布中,单击该节点以打开节点配置页面。
  2. 参照表1,完成意图识别节点的配置。
    表1 意图识别节点配置说明

    配置类型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模型配置

    模型选择

    用于配置进行意图识别的大模型,可选择平台已接入的任一模型。

    温度

    用于控制生成结果的随机性。调高温度,会使得模型的输出更具多样性和创新性;降低温度,会使输出内容更加遵循指令要求,但同时也会减少模型输出的多样性。

    核采样

    模型在输出时会从概率最高的词汇开始选择,直到这些词汇的总概率累积达到核采样值,核采样值可以限制模型选择这些高概率的词汇,从而控制输出内容的多样性。建议不要与温度同时调整。

    参数配置

    输入参数

    • 参数名称:默认名称input,为固定值,不可编辑。
    • 类型、值:支持“引用”和“输入”两种类型。
      • 引用:支持用户选择工作流中已包含的前置节点的输出变量值。
      • 输入:支持用户自定义取值。

    输出参数

    固定输出classification_id和name参数。

    • classification_id:识别意图的对应序号。
    • name:识别意图的具体内容。

    意图配置

    意图

    用于配置相关意图关键字信息,用户可以添加意图,意图类别默认为意图1、意图2...,意图数量最多为20个。

    在意图输入框中输入意图描述信息,描述信息为针对该类别的描述语句或者关键词,也将作为大模型进行推理和分类的依据。

    其他意图

    用于控制用户输入意图无法识别的场景,如果推理分析后无法匹配预定义的意图分类,会默认走其他意图对应分支执行后续流程。

    高级配置

    提示词

    高级可选配置项,提供进阶开发者修改提示词,如果不配置将会使用系统默认值。提示词的撰写可能影响到意图识别节点的准确性。

    历史对话轮次

    选择是否打开历史对话引用功能,默认为0即不会引用对话历史,配置N轮即可记录N轮对话的内容。

    辅助识别

    开启辅助识别后,优先通过知识库分类样例的精确匹配进行意图识别,提升意图识别节点的分类能力。

    • 意图样例知识库:开启辅助识别,用户需要先创建分类样例知识库,并选择配置该知识库。
    • 匹配阈值:当分类样例的匹配度低于设置阈值时,会采用默认的大模型进行意图识别分类。阈值范围为0到1。
    图1 意图识别节点配置示例

  3. 节点配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4. 连接意图识别节点和其他节点。

示例:

以提供综合功能,对用户问题进行不同分支处理的工作流为例,通过意图识别节点对用户输入进行分类,流转至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处理。

比如提供翻译功能的工作流,节点配置如下:

  • 意图识别节点:工作流将用户问题分为翻译、闲聊两个类别,节点的意图配置添加意图1的类别描述为“文本翻译”,类别后面连接翻译插件节点,实现翻译功能;意图2的类别描述为“用户闲聊”,类别后面连接大模型节点,实现闲聊功能;默认的其他意图类别后面连接消息节点,在消息节点中配置默认回复内容,实现未识别意图场景下的兜底回复。

高级模式

当意图分支比较多(100+)时,建议使用高级模式; 在独立的页面配置意图分支信息,通过选择子工作流的交互方式完成业务配置。

配置步骤:

  1. 配置意图包。
    1. 单击平台左侧菜单 “配置管理>意图管理” 页面的“创建意图包”
    2. 在意图包中单击添加意图分类,分类信息包含名称和示例。
      图2 配置意图包
  2. 拖动左侧“意图识别”节点至画布中,单击该节点以打开节点配置页面。切换为 “高级模式”。
  3. 参照意图模式配置说明,完成配置。
    表2 意图识别节点配置说明

    配置类型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模型配置

    模型选择

    用于配置进行意图识别的大模型,可选择平台已部署的任一模型。

    温度

    用于控制生成结果的随机性。调高温度,会使得模型的输出更具多样性和创新性;降低温度,会使输出内容更加遵循指令要求,但同时也会减少模型输出的多样性。

    核采样

    模型在输出时会从概率最高的词汇开始选择,直到这些词汇的总概率累积达到核采样值,核采样值可以限制模型选择这些高概率的词汇,从而控制输出内容的多样性。建议不要与温度同时调整。

    参数配置

    输入参数

    • 参数名称:默认名称input,为固定值,不可编辑。
    • 类型、值:支持“引用”和“输入”两种类型。
      • 引用:支持用户选择工作流中已包含的前置节点的输出变量值。
      • 输入:支持用户自定义取值。

    输出参数

    固定输出classification_id和name参数。

    • classification_id:识别意图的对应序号。
    • name:识别意图的具体内容。

    意图配置

    意图包

    选择前面已经配置的意图包。

    高级配置

    提示词

    高级可选配置项,提供进阶开发者修改提示词,如果不配置将会使用系统默认值。提示词的撰写可能影响到意图识别节点的准确性。

    记忆

    选择是否打开记忆功能,默认关闭。若开启记忆,可记录多轮对话的内容。

    图3 意图识别节点配置示例
  4. 节点配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5. 单击意图动作节点,配置分支对应的处理逻辑。
    图4 配置处理逻辑

  6. 配置子工作流的输入参数。
    图5 配置输入参数

  7. 单击确定,完成意图动作节点配置。
  8. 连接意图动作节点和其他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