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状态负载
无状态负载与Kubernetes中Deployment Workloads的定义方式相同,是对Pod的服务化封装。一个无状态负载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Pod,每个Pod的角色相同,所以系统会自动为无状态负载的多个Pod分发请求。同一无状态负载的所有Pod共享存储卷。
在容器组章节介绍了Pod,Pod是创建或部署的最小单位。云容器实例提供了Controller(控制器)来管理Pod,Controller可以创建和管理多个Pod,提供副本管理、滚动升级和自愈能力,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Deployment。
一个Deployment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Pod副本,每个Pod副本的角色相同,所以系统会自动为Deployment的多个Pod副本分发请求。
Deployment集成了上线部署、滚动升级、创建副本,恢复上线任务,在某种程度上,Deployment可以帮用户实现无人值守的上线,大大降低了上线过程的复杂沟通、操作风险。

通过控制台界面创建无状态负载
- 登录云容器实例 CCI2.0控制台。
- 左侧导航栏中选择“负载管理 > 无状态负载”,在页面单击“创建工作负载”。
- 添加基础配置。
参数
说明
负载名称
请输入以小写字母或数字开头,小写字母、数字、中划线(-)、点(.)组成(其中两点不能相连,点不能与中划线相连),小写字母或数字结尾的1到63字符的字符串。负载名称不支持修改,如需修改名称,需要重新创建。
命名空间
选择命名空间,如果还未创建命名空间,请参考命名空间创建。
CPU架构
X86计算或鲲鹏。
实例类型
通用型或通用型(轻享)。
说明:仅X86计算CPU架构支持通用型(轻享)实例类型。
vCPUs
选择vCPU大小,0.25核-64核之间。
内存
根据选择的vCPU大小,选择内存大小。
数据存储(可选)
为容器提供存储,目前支持临时目录、配置项、密钥,请先为容器组添加数据存储后再挂载到指定容器中。
实例数量
负载可以有一个或多个Pod,您可以设置具体Pod个数。每个负载Pod都由相同的容器部署而成。设置多个Pod主要用于实现高可靠性,当某个Pod故障时,负载还能正常运行。
- 添加容器配置。一个Pod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运行不同镜像的容器,通常情况下一个Pod中只有一个容器,如果您的应用程序需要多个容器,请添加容器。
- 请单击“添加容器”。
- 填写基本信息。
表1 基本信息 参数
说明
容器名称
请输入1到63个字符的字符串,可以包含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中划线(-),并以小写英文字母或数字开头,小写英文字母或数字结尾。
镜像
选择镜像。
须知:同一个Pod实例中的不同容器如果监听了相同的端口,则会导致端口冲突,Pod可能会启动失败。例如在Pod中添加了一个nginx镜像容器,启动了80端口,如果该Pod中另一个http服务的镜像也启动80端口,那么这个Pod就会出现端口冲突。
- 我的镜像:展示了您上传到容器镜像服务的镜像。
说明:
- 如您是IAM用户,您需要参考(可选)上传镜像进行权限设置后才可使用账号的私有镜像。
- CCI当前暂不支持对接第三方镜像仓库。
- 镜像单层解压后的实际大小不能超过20G。
- 共享镜像:展示了容器镜像服务中他人共享的镜像。
- 镜像中心:展示了镜像中心的公共镜像。
镜像版本
选择镜像的版本。
vCPUs
输入值不能小于0或大于剩余规格额度。
内存
输入值不能小于0或大于剩余规格额度。
- 我的镜像:展示了您上传到容器镜像服务的镜像。
- 高级设置(可选):
- 生命周期:生命周期脚本定义,在容器的生命周期的特定阶段执行调用。详细步骤请参见生命周期。
- 健康检查:健康检查是指容器运行过程中,根据您需要,定时检查容器健康状况。详细步骤请参见健康检查。
- 环境变量:在容器中设置环境变量,支持手动输入和引用变量。环境变量为应用提供极大的灵活性,您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环境变量,在创建容器时为环境变量赋值,容器运行时读取环境变量的值,从而做到灵活地配置,而不是每次都重新编写应用程序制作镜像。
变量引用支持引用PodIP(Pod的IP地址)、PodName(Pod的名称)以及Secret,输入变量名称,选择引用类型、引用值。其中Secret引用的创建请参见使用Secret。
- 数据存储:支持挂载数据存储到容器中,以实现容器内的数据访问。
- 安全设置:支持配置容器的运行用户。
- 选择升级策略。
- 配置完成后,单击“创建工作负载”。
在负载列表中,待负载状态为“运行中”,负载创建成功。您可以单击负载名进入负载详情界面,刷新负载状态。
通过YAML创建无状态工作负载
- 登录云容器实例 CCI2.0控制台。
- 左侧导航栏中选择“负载管理 > 无状态负载”,在页面单击“YAML创建”。
- 导入或者添无状态负载YAML,单击“确定”,创建无状态负载。
Deployment文件格式说明
- deployment.yaml资源描述
apiVersion: cci/v2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annotations: description: '' labels: {} name: nginx spec: replicas: 2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nginx template: metadata: annotations: vm.cci.io/pod-size-specs: 2.00_4.0 resource.cci.io/pod-size-specs: 2.00_4.0 metrics.alpha.kubernetes.io/custom-endpoints: '[{api:'''',path:'''',port:'''',names:''''}]' log.stdoutcollection.kubernetes.io: '{"collectionContainers": ["container-0"]}' labels: app: nginx spec: containers: - image: library/nginx:stable-alpine-perl name: container-0 resources: limits: cpu: 2000m memory: 4096Mi requests: cpu: 2000m memory: 4096Mi command: [] lifecycle: {} dnsPolicy: '' imagePullSecrets: - name: imagepull-secret dnsConfig: {} minReadySeconds: 0 strategy: type: RollingUpdate rollingUpdate: maxSurge: 0 maxUnavailable: 1
- deployment.json资源描述
{ "apiVersion": "cci/v2",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 "annotations": { "description": "" }, "labels": {}, "name": "nginx" }, "spec": { "replicas": 2, "selector": { "matchLabels": { "app": "nginx" } }, "template": { "metadata": { "annotations": { "vm.cci.io/pod-size-specs": "2.00_4.0", "resource.cci.io/pod-size-specs": "2.00_4.0", "metrics.alpha.kubernetes.io/custom-endpoints": "[{api:'',path:'',port:'',names:''}]", "log.stdoutcollection.kubernetes.io": "{\"collectionContainers\": [\"container-0\"]}" }, "labels": { "app": "nginx" } }, "spec": { "containers": [ { "image": "library/nginx:stable-alpine-perl", "name": "container-0", "resources": { "limits": { "cpu": "2000m", "memory": "4096Mi" }, "requests": { "cpu": "2000m", "memory": "4096Mi" } }, "command": [], "lifecycle": {} } ], "dnsPolicy": "", "imagePullSecrets": [ { "name": "imagepull-secret" } ], "dnsConfig": {} } }, "minReadySeconds": 0, "strategy": { "type": "RollingUpdate", "rollingUpdate": { "maxSurge": 0, "maxUnavailable": 1 } } } }
- deployment.yaml资源描述
使用ccictl创建负载
云容器实例 CCI2.0支持使用ccictl工具,相比从控制台创建负载,使用ccictl的体验更接近Kubernetes。
约束与限制
已配置ccictl连接到CCI2.0。
操作步骤
- 使用命令“ccictl create namespace cci-test”创建命名空间。
- 使用命令“ccictl create -f network.yaml”创建网络,yaml示例如下:
apiVersion: yangtse/v2 kind: Network metadata: annotations: yangtse.io/domain-id: ${domain-id} yangtse.io/project-id: ${project-id} name: cci-network namespace: cci-test spec: networkType: underlay_neutron securityGroups: - ${security-group-id} subnets: - subnetID: ${subnet-id}
- 使用命令“ccictl apply -f deployment.yaml”创建负载,yaml示例如下:
kind: Deployment apiVersion: cci/v2 metadata: name: nginx namespace: cci-test spec: replicas: 1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nginx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latest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resources: limits: cpu: 500m memory: 1Gi requests: cpu: 500m memory: 1Gi dnsPolicy: Default
- 使用命令“ccictl apply -f service.yaml”创建Service,yaml示例如下:
kind: Service apiVersion: cci/v2 metadata: name: service-nginx namespace: cci-test annotations: kubernetes.io/elb.class: elb kubernetes.io/elb.id: '${elb_id}' spec: ports: - name: service-nginx-port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80 selector: app: nginx type: LoadBalancer
- 使用elb的公网ip和端口,访问nginx服务。
更新无状态负载
- 登录云容器实例 CCI2.0控制台。
- 左侧导航栏中选择“负载管理 > 无状态负载”,选择需要更新的deployment右侧操作中“YAML编辑”。
- 编辑修改无状态负载yaml,单击确定,更新无状态负载。
删除Pod
负载创建完后,可以对Pod进行手动删除操作,由于Pod是有控制器在控制,单击删除按钮后会立即重新创建一个新的Pod。手动删除Pod在某些场景下非常有用,比如升级到一半出现失败时、想重启业务进程时。
删除无状态负载
- 登录云容器实例 CCI2.0控制台。
- 左侧导航栏中选择“负载管理 -> 无状态负载”,选择需要删除的无状态负载,单击操作栏中“删除”,删除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