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首页> 需求管理 CodeArts Req> 最佳实践> Scrum项目最佳实践> 需求管理> 如何在软件项目需求变更频繁的情况下做好有效的需求管理和规划
更新时间:2024-01-05 GMT+08:00
分享

如何在软件项目需求变更频繁的情况下做好有效的需求管理和规划

概述

围绕项目需求变更频繁,如何做好有效的需求管理和规划,本文将从背景、问题分析、解决措施几个方面进行细致讲解。

背景

不管是项目型软件开发还是产品型软件开发,需求变更频繁都是影响研发效能的第一号因素,在2019年中国DevOps现状调查报告中也可以发现,超半数企业认为需求的频繁变更是阻碍软件按时交付的主要原因。解决或缓解需求变更频繁带来的影响,是势在必行的重要工作。

问题分析

由于每家企业的情况不同,包括客户合作方式、人员能力水平、研发流程等各方面的差异,同样是需求变更频繁,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症状却有所不同,导致问题发生的根因也可能不同,所应采取的措施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根据我们的观察以及与企业交流的经验发现,一般都体现为如下几种场景:

  • 需求杂乱、经常变更,难以管理。
  • 需求优先级的不断调整,打乱了开发计划。
  • 需求遗漏。

接下来我们结合这些情况的部分实例来分析:

  • 场景一:软件项目前期结构清楚,开发到后期,需求变化多而细,如何管理,如何规划。

    此场景中,困扰项目成员的是前期需求不明确、不完善,导致后期需改动,需求发生变更。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跟需求规划未能被正确使用有一定关系,比如需求层次划分不清晰、缺少规范机制等问题。例如,某客户规划一个用户登录功能,按照下图所示规划需求。用户会将其中管理员登录的Task放在第一个版本中发布,后期又增加了一个手机号登录的需求,设置成Task放在第二个版本中发布,这样一个Story里面存在多个不同版本(或迭代)发布的Task,不方便管理。由此可以将这个问题的根因定性为如何进行需求结构化管理的问题:

    1. 没有区分跟随项目进展而持续产生的碎片化需求和系统/产品持续完善的功能特性。
    2. 对CodeArts提供的Epic-Feature-Story的需求结构理解有误,未能正确使用。
      图1 需求结构
  • 场景二:软件项目进行过程中,领导需要提拉需求,在敏捷研发模式中该如何去操作?
    提拉需求的意思也就是要将某些需求的优先级提高,要求团队先实现它们,因而可以将此问题定性为需求优先级管理的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了解:
    • 为什么领导会要提拉需求?如果是合理的,那么团队就应该提升响应能力、优化工作安排流程,使得优先级调整对研发进展带来的影响最小化,且能够尽快地响应领导需要,先交付被提拉的需求。
    • 这种情况发生频率有多高?如果是经常发生,那就是一种常态,而且是一种不好的常态,那团队需要去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常态发生,并考虑如何从流程、制度、协作模式或人员能力等方面去做调整,减少过程中提拉需求情况的发生;如果是偶尔发生,那就可以针对具体情况找到解决方案,没有必要为例外情况调整流程、制度,这样反而会加重常态工作的负担。
    • 需要提拉的需求有无共性特点?比如是否都跟某个客户有关,或者跟某个功能域(如退款)有关?如果能够找到共性,那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共性去思考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 场景三:由于外界原因经常会临时增加一些紧急需求,并且这是目前常态

    临时增加需求,首先是一个如何处理突发需求的问题;紧急需求,也就是说需要马上就做,肯定也是重要的需求,所以这还涉及到需求优先级管理的问题。

    当两种情况合在一起,需要将它定性为是重要需求遗漏的问题,反问一句就是——为什么这些紧急重要的需求无法更早预见?同样的,团队需要了解:
    • 具体是哪些外界原因?这些原因是否有共性,有的话,那就针对性处理。
    • 增加的需求有无共性特点?有的话,可以针对性处理。
    • 临时增加有多临时?团队是否有提高或改善响应能力的空间,如果团队可以更快调整和响应,使得这些临时需求对团队产生不了什么影响,那么这个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 既然是常态,为何团队的流程没有做出调整去应对?是调整过流程或工作方式,还是无法解决问题,还是说不知道该怎么调整流程或工作方式去适应?

解决措施

综合前面几种参考情况经分析后得出了根因,基于这些根因,可以将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描述如下:

  1. 如何进行需求结构化管理?
  2. 如何进行需求优先级管理?
  3. 如何避免重要需求遗漏?
  • 如何进行需求结构化管理?

    首先,并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需要进行需求的结构化管理。只有在需求较多、且需求之间存在关联,而且即便是已经实现的需求也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维护的情况下,才需要去思考需求结构化管理的问题,此时,团队需要使用CodeArts提供的Scrum项目模板,因为里面有Epic-Feature-Story的需求结构,以及需求规划功能可以辅助团队进行需求的结构化管理。那么团队应该以什么为脉络来建立这个结构呢?这就意味着,团队的需求结构化管理,需要以产品或系统的功能特性的脉络为依据。而软件项目管理所需要关注的版本、客户、模块等信息,则可以通过需求的不同属性甚至标签等方式来实现。

    简单来说,可以通过如下三个步骤来完成:

    1. 针对产品或系统建立CodeArts项目。
    2. 确立Epic-Feature-Story的需求结构。
    3. 对不同模块以及版本的管理,可以通过工作项的属性来进行管理。

    更多详情请参考如何进行需求结构化管理

  • 如何进行需求优先级管理?

    需求优先级的管理,其实是为了帮助团队确定先做哪个需求后做哪个需求,从而可以最大化团队的回报、最小化团队的风险或投入。要做好优先级管理,或者更直接来说是优先级顺序管理,我们需要做到如下几件事情:

    1. 确定优先级模型: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因素的综合判断原则,比如Kano模型
    2. 排定需求优先级顺序:因素的具体量化和排序标准,例如成本收益法是按照收入还是按利润的多少来排序。
    3. 调整需求优先级顺序。
    4. 改进优先级模型:根据反馈调整模型或模型的落地实施细节,以提升效果。

    更多详情请参考如何进行需求优先级管理

  • 如何避免重要需求遗漏?

    根据重要需求遗漏的事前、事中、事后的不同时间点,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参照八二原则,我们需要确保常态问题有对应的处理方式,软件项目成员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处理即可,而特殊情况要有应急机制指导现场处理、事后再复盘总结。

    1. 事中的处理:按照常规做法进行处理,或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先解决眼下的问题。
    2. 事后的处理:基于模型或思路进行复盘,并落实为新的常规做法或特殊情况处理方式。
    3. 事前的处理:明确如何区分常规情况或特殊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式或应急机制。

    更多详情请参考如何避免重要需求遗漏

分享:

    相关文档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