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准备
通常园区视频功能主要集中在存储和查看,视频分析和态势感知能力较弱。通过使用智能边缘平台与视频分析服务,提升视频分析和感知能力,实现智慧园区人脸识别检测功能。
在开始使用之前,需要先完成相应的环境准备工作。
- 配置边缘摄像头。
请参考摄像头相应型号官方配置文档,登录web管理页面,配置IP地址,获取rtsp视频流地址。以海康摄像头为例,根据摄像头型号,按照说明书设置IP地址激活摄像机,激活后按照电脑IP配置摄像头IP地址,保持设备IP地址与电脑IP地址处于同一网内;随后登入摄像头浏览器控制页面,添加用户,获得视频流地址,海康摄像头的rtsp地址格式为:XXXX,摄像头配置完成后,使用VLC(https://www.videolan.org)对摄像头rtsp流进行检验。使用VLC软件进行播放来检测是否有标准rtsp视频流。
- 准备边缘节点服务器。
该场景下需要部署边缘智能视频算法,因此需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该场景下边缘节点的最低要求如下:
表1 边缘节点要求 项目
规格
OS
内存
边缘软件开销约128MB,为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建议边缘节点的内存大于256MB。
CPU
>= 1核
硬盘
>= 1GB
GPU(可选)
同一个边缘节点上的GPU型号必须相同。
说明:当前支持Nvidia Tesla系列P4、P40、T4等型号GPU。
含有GPU硬件的设备,作为边缘节点的时候可以不使用GPU。
如果边缘节点使用GPU,您需要在纳管前安装GPU驱动。
NPU(可选)
华为昇腾AI加速处理器。
说明:当前仅支持集成了华为昇腾310芯片的设备,如Atlas 300推理卡、 Atlas 500智能小站、Atlas 800 推理服务器。
如果边缘节点使用NPU,请确保设备已安装驱动。如果没有安装驱动,请联系厂商获取支持。
Atlas 500智能小站出厂预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
容器引擎(使用容器应用的场景必选)
Docker版本必须高于17.06,推荐使用18.06.3版本。
(请勿使用18.09.0版本Docker,该版本存在严重bug,详见https://github.com/docker/for-linux/issues/543;如果已使用此版本,请尽快升级。Atlas 500小站预置的Docker 18.09.0.60软件版本已经修改该问题。)
须知:Docker安装完成后,请将Docker进程配置为开机启动,避免系统重启后Docker进程未启动引起的系统异常。
互联网协议
必须支持IPv6协议。
glibc
版本必须高于2.17。
端口使用
边缘节点需要使用如下端口,请确保这些端口能够正常使用。
- 8102:边缘节点日志上报至应用运维管理(Application Operations Management,AOM)服务
- 8149:边缘节点监控上报至AOM
- 8065:边缘节点告警上报至AOM
- 443:边缘节点连接IEF
- 8883:内置MQTT Broker使用的端口
- 1883:外置MQTT Broker使用的端口
- 20004:边缘节点上报消息到DIS
- 安装Docker。
根据边缘计算节点的操作系统,安装对应版本的Docker。
Docker安装完成后,请将Docker进程配置为开机启动,避免系统重启后Docker进程未启动引起的系统异常。
- 安装GPU驱动。
在园区人脸检测场景中,需要使用边缘节点上的GPU能力,所以需要提前在边缘节点上安装GPU驱动,缺少GPU驱动会导致人脸识别算法下发失败。
安装驱动具体请参见安装GPU驱动。
- 创建DIS通道。
人脸检测场景中,选择DIS作为数据传输通道,将边缘侧识别出的人脸图片及元数据上传云上进行分析。
在https://console.huaweicloud.com/dis 中创建通道,选择左侧通道管理,点击右上方购买接入通道后如图1所示,根据提示,配置名称、通道类型等配置。DIS通道详细配置请参考数据接入服务帮助文档。
DIS通道创建完成后请记录通道名称,在下发人脸检测算法时将通道名称填入“DIS算法输出结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