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接入 IoTDA
设备接入 IoTDA
- 最新动态
- 功能总览
- 服务公告
- 计费说明
- 产品介绍
- 快速入门
- 用户指南
- 最佳实践
- 开发指南
-
API参考
- 应用侧API参考
- 设备侧MQTT/MQTTS接口参考
- 设备侧HTTPS接口参考
- 设备侧LwM2M接口参考
- 安全隧道WebSocket接口参考
- 模组AT指令参考
- 修订记录
- SDK参考
- 场景代码示例
-
常见问题
- 热门问题
-
方案咨询
- 连接IoT平台的业务场景有哪些?
- 设备管理服务和设备接入服务合一后的差异点是什么?
- IAM子用户或子项目是否可以开通物联网平台服务?
- 物联网平台支持在华为云的哪些区域开通?
- 华为是否提供模组/硬件终端/应用软件等?
- IAM用户访问API提示没有权限?(是否区分版本?)
- 创建规则或者设置资源文件存储时候提示赋予Security Administrator权限
- 物联网平台设置默认资源空间的规则是什么?
- 设备接入服务如何获取设备数据?
- 物联网平台的资源空间和设备可以无限创建吗?
- 物联网平台支持批量注册设备吗?
- 物联网平台对应用侧和设备侧在开发或使用时有限制吗?
- 物联网平台支持的DTLS加密算法有哪些?
- 物联网平台支持二进制大小端模式切换吗?
- 什么是NB-IoT?
- 物联网平台支持的硬件架构和使用的相关组件有哪些?
- 如何获取平台接入地址?
- 设备集成相关问题
- 设备侧SDK相关问题
- 设备发放相关问题
- LWM2M/CoAP接入相关问题
- MQTT接入相关问题
- 泛协议接入相关问题
- 物模型相关问题
- 消息通信相关问题
- 订阅推送相关问题
- 编解码插件相关问题
- OTA升级相关问题
- 应用集成相关问题
- 实例管理相关问题
- 视频帮助
- 文档下载
- 通用参考
本文导读
展开导读
链接复制成功!
使用安全隧道通信协议接入
概述
物联网平台提供了安全隧道功能,通过使用安全隧道通信协议,建立应用端与设备端间的WebSocket通道,可以实现远程连接企业内部网的物联网平台设备,有效解决了无法直接从外部登录部署在企业内部的设备的问题场景。
当应用端与设备端都完成安全隧道的连接后,用户可以在应用端远程登录使用基于安全隧道建链的设备(远程SSH登录服务设备远程登录),进行设备的更新配置、排查诊断、运维变更等操作。
安全隧道业务交互流程
使用安全隧道通信协议接入的业务流程包含两部分:建立连接(图1的步骤1-6)和消息交互(图1的步骤7-14)。
- 建立连接:建立安全隧道连接分为两部分,即物联网平台(服务端)分别与应用端和设备端建立安全隧道连接,当两条连接都建立成功后,才具备远程运维能力。建立安全隧道的WebSocket连接的接口详见建立安全隧道的WebSocket连接。
- 消息交互:建立连接后,应用端与设备端之间使用基于WebSocket的安全隧道协议进行消息通信,进行设备的更新配置、排查诊断、运维变更等业务操作。消息通信的数据格式详见安全隧道协议消息交互说明。
约束与限制
- 单个设备默认限制创建一个隧道,设备与平台Websocket链路最多保持1条,新链路会把老链路断开。
- 单个租户默认最多创建1000个隧道。
- Websocket传输数据,单次大小限制为10k。
- 只有设备在线时才支持创建隧道。
- 只有隧道关闭时才支持删除隧道。
父主题: 安全隧道WebSocket接口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