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6 GMT+08:00

基础概念

名词

描述

设备接入(IoTDA)

是华为云的物联网平台,提供海量设备连接上云、设备和云端双向消息通信、批量设备管理、远程控制和监控、OTA升级、设备联动规则等能力,并可将设备数据灵活流转到华为云其他服务,帮助物联网行业用户快速完成设备联网及行业应用集成。

资源空间

在物联网平台中为您的业务应用划分的一个资源空间,您在平台中创建的资源(如产品、设备等)都需要归属到某个资源空间,您可以基于资源空间实现多业务应用的分域管理,包括资源隔离和授权管理。

AppID

即资源空间ID(接口调用时参数名为app_id)作为资源空间的唯一标识。

ProjectID

项目ID,用于资源隔离,华为云的每个区域默认对应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由系统预置,用来隔离物理区域间的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以区域默认项目为单位进行授权,IAM用户可以访问您账号中该区域的所有资源。

IAM

IAM,统一身份认证服务(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提供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功能,可以管理用户(比如员工、系统或应用程序)账号,并且可以控制这些用户对您名下资源的操作权限。

订阅推送

订阅:是指应用服务器通过调用物联网平台的API接口,向平台获取发生变更的设备业务信息(如设备注册、设备数据上报、设备状态等)和管理信息(软固件升级状态和升级结果)。

推送:是指订阅成功后,物联网平台根据应用服务器订阅的数据类型,将对应的变更信息推送给指定的URL地址或AMQP消息队列。

AMQP

指高级队列消息协议(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一个提供统一消息服务的应用层标准高级消息队列协议,是应用层协议的一个开放标准,为面向消息的中间件设计。

产品

某一类具有相同能力或特征的设备的集合称为一款产品。帮助开发者快速进行产品模型和插件的开发,同时提供端侧集成、在线调试、自定义Topic等多种能力,端到端指引物联网开发,帮助开发者提升集成开发效率、缩短物联网解决方案建设周期。

产品ID

即productID,设备所属的产品ID,用于关联设备所属的产品模型。

产品模型

产品模型(也称Profile)用于描述设备具备的能力和特性。开发者通过定义产品模型,在物联网平台构建一款设备的抽象模型,使平台理解该款设备支持的服务、属性、命令等信息。

CoAP

受约束的应用协议CoAP(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是一种软件协议,旨在使非常简单的电子设备能够在互联网上进行交互式通信。

CoAPS指CoAP over DTLS,在CoAPS中使用DTLS协议进行加密传输。

LWM2M

LWM2M(lightweight Machine to Machine)是由OMA(Open Mobile Alliance)定义的物联网协议,主要使用在资源受限(包括存储、功耗等)的NB-IoT终端。

MQTT

MQTT(Message Queue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个物联网传输协议,被设计用于轻量级的发布/订阅式消息传输,旨在为低带宽和不稳定的网络环境中的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的网络服务。

MQTTS指MQTT+SSL/TLS,在MQTTS中使用SSL/TLS协议进行加密传输。

编解码插件

物联网平台和应用服务器使用JSON格式进行通信,所以当设备使用二进制格式上报数据时,开发者需要在物联网平台上开发编解码插件,帮助物联网平台完成二进制格式和JSON格式的转换;当设备使用JSON格式上报数据时,开发者也可以开发对应的编解码插件,完成JSON格式之间的转换。

Topic

Topic是UTF-8字符串,是发布/订阅(Pub/Sub)消息的传输中介。可以向Topic发布或者订阅消息。

服务

产品模型的一部分,描述设备具备的业务能力。将设备业务能力拆分成若干个服务后,再定义每个服务具备的属性、命令以及命令的参数。

属性

产品模型的一部分,一般用于描述设备运行时的状态,如环境监测设备所读取的当前环境温度等。

命令

设备的功能模型之一,设备能够被外部调用的能力或方法。

事件

设备的功能模型之一,设备运行时的事件。事件可以被订阅和推送。

设备

归属于某个产品下的设备实体,每个设备具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码。设备可以是直连物联网平台的设备,也可以是代理子设备连接物联网平台的网关。

设备ID

即deviceID,用于唯一标识一个设备,在注册设备时由物联网平台分配获得,是设备在IoT平台上的内部标识,用于设备接入时鉴权,及后续在网络中通过deviceId进行消息传递。

设备标识码

即nodeID,设备唯一物理标识,如IMEI、MAC地址等,用于设备在接入物联网平台时携带该标识信息完成注册鉴权。

设备CA证书

由国际知名的证书机构VeriSign、Symantec和GlobalSign等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机构进行签发,用于HTTPS建链时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的身份合法性验证。

设备X.509证书

是一种用于通信实体鉴别的数字证书,创建认证方式为X.509证书的设备后,物联网平台为设备颁发对应的X.509证书。

模组

又称通信模组,由若干个显示模块、驱动电路、控制电路、芯片以及相应的结构件构成的一个独立的显示单元,设备通过通信模组具备与物联网平台的通信能力。当前模组厂商主要提供Wifi、NB-IoT、2G/3G/4G/5G等通信模组。

网关

具有子设备管理功能,并代理子设备直接连接物联网平台的设备。

子设备

不与IoT平台直连,通过网关连接物联网平台的设备。

预置密钥

当NB-IoT设备、集成SDK的设备接入时,预置密钥用于设备和物联网平台之间的传输通道安全加密。

密钥

用于设备采用原生MQTT协议接入物联网平台时的鉴权认证。

固件

固件(Firmware)一般是指设备硬件的底层“驱动程序”,承担着一个系统最基础最底层工作的软件,比如计算机主板上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固件升级又称为FOTA(Firmware Over The Air),是指用户可以通过OTA的方式对支持LWM2M协议和MQTT协议的设备进行固件升级。例如,NB-IoT模组的升级称为固件升级。

软件

软件(Software)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实现设备最基本的功能,比如编译工具、系统文件管理等;应用软件可以根据设备的特点,提供不同的功能,比如采集数据、数据分析处理等。

软件升级又称为SOTA(SoftWare Over The Air),是指用户可以通过OTA的方式支持对LWM2M协议和MQTT协议的设备进行软件升级。例如,MCU的升级称为软件升级。

PCP协议

平台升级协议(PCP协议)规定了设备和平台之间升级的通信内容与格式,用于实现设备的升级。

边缘节点

是物联网的边缘“小脑”,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计算和智能服务,满足行业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群组

群组是一系列设备的集合,用户可以对应用下所有设备,根据区域、类型等不同规则进行分类建立群组,以便处理对海量设备的批量管理和操作。

标签

物联网平台支持定义不同的标签,并对设备打标签。

设备影子

设备影子是一个JSON文件,用于存储设备的在线状态、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设备属性、应用服务器期望下发的配置(期望值)。每个设备有且只有一个设备影子,设备可以获取和设置设备影子以此来同步状态,这个同步可以是影子同步给设备,也可以是设备同步给影子。

规则引擎

物联网平台根据用户设置的规则和设备上报的数据,当设备满足设置的条件时,即触发对应动作,给设备下发命令或将数据转发给公有云其他服务进行进一步整合利用。包含设备联动和数据转发两种类型。

token

鉴权参数,访问物联网平台API接口的凭证。应用服务器首次访问物联网平台的开放API时,需调用鉴权接口完成认证鉴权,获取X-Auth-To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