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流程介绍
![](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intl/zh-cn/my-kualalumpur-1-usermanual-dcs/zh-cn_image_0167650535.png)
评估
获取当前待迁移的缓存数据信息(可参考缓存数据信息记录以下信息),包括:
- 实例数量
- 各实例配置的数据库数量
- 各数据库的key数量
- 业务用到的数据库
- 各实例数据占用空间
- Redis版本
- Redis实例配置(单机/主备/集群)
- 业务与各实例的连接关系
- 申请缓存实例数量
- 各缓存实例的规格、类型(单机/主备/集群)
- 缓存实例与业务所属网络规划(VPC/子网/安全组)
准备
当完成迁移评估后,需要准备以下内容:
演练
演练的目的主要有以下:
- 验证迁移工具与过程的可行。
- 发掘迁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作出有效的改进。
- 评估迁移耗时。
- 优化迁移步骤,验证部分工作并行的可行性,提高迁移效率。
备份
在迁移前,需要先行备份,包括但不限于缓存数据、Redis配置文件,用于应急。
迁移
在完成一到两轮的迁移演练,并根据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后,正式开始数据迁移。
迁移过程应该细化到每一步可执行的步骤,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确认动作。
数据验证
缓存数据的验证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 各数据库的key分布是否与原来或者迁移预期一致
- 关键key的检查
- key的过期时间检查
- 实例是否能够正常备份和恢复
业务切换
- 当缓存数据完成迁移,且验证无误后,业务可以正式切换缓存数据的连接,恢复对外。
- 如果涉及到缓存数据库编号的变化,业务还需修改编号的选择配置。
- 如果业务整体由数据中心或其他云厂商迁移到云服务,业务和缓存数据的迁移可并行。
业务验证
业务切换后建议验证内容包含以下:
- 业务应用与DCS缓存实例的连通。
- 通过业务操作对缓存数据的增删改查。
- 如果条件满足,进行压测,确认性能满足业务峰值压力。
回退
当遇到演练中没有及时发现的问题,导致数据迁移后无法供业务使用,且短期无法解决,则涉及到业务回退。
由于源Redis数据仍然存在,因此只需业务完成回退,重新接入源Redis实例即可。
在完成回退后,可继续从演练甚至准备阶段重新开始,解决问题。
迁移信息收集表
评估和准备阶段收集的信息填写参考下表:
迁移源 |
信息项 |
说明 |
---|---|---|
源Redis (列出所有待迁移的实例) |
源Redis实例的IP地址 |
- |
Redis访问密码(如有) |
- |
|
总数据量大小 |
info memory命令查询得到,参考used_memory_human的值。 用于评估迁移方案、DCS缓存实例规格、ECS可用磁盘空间等是否满足,以及预估迁移耗时(业务中断时间)。 |
|
不为空的数据库编号 |
info keyspace命令查询得到。 用于确认迁移是否涉及多数据库,非AOF文件方式迁移,部分开源工具可能须逐库处理导出和导入。 DCS缓存实例中,单机和主备实例支持0-255共256个数据库,集群默认只提供一个数据库。 |
|
各数据库的key数量 |
用于迁移后进行数据完整性验证。 |
|
数据类型 |
CDM迁移服务当前支持Hash和String两种数据格式,如果源数据含有list、set之类数据,请采用第三方迁移工具。 |
|
ECS(弹性云服务器) 如果待迁移实例较多,可准备多台ECS并行迁移 |
弹性IP地址 |
选择与DCS缓存实例网络互通的弹性云服务器进行数据导入,确保导入过程网络稳定。 带宽建议选取高配,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
系统登录用户/密码 |
- |
|
CPU/内存 |
部分迁移工具支持多线程并行导入,使用高规格ECS,能提升导入速度。 |
|
可用磁盘空间 |
ECS需要预留足够的可用磁盘空间,存储压缩文件以及解压后的缓存数据文件。 注:为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对于较大的数据文件,建议压缩后再传输到弹性云服务器。 |
|
DCS缓存实例 (根据源Redis实例数与数据量情况选择合适的规格与实例数) |
实例连接地址 |
- |
实例连接端口 |
- |
|
实例访问密码 |
- |
|
实例类型 |
- |
|
实例规格/可用内存 |
- |
|
网络配置 |
VPC |
提前规划VPC,确保应用服务、DCS缓存实例等处于相同VPC中。 |
子网 |
- |
|
安全组或白名单 |
由于Redis 3.0和Redis 4.0/5.0/6.0实例部署模式不一样,控制访问方式也不一样,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组或白名单规则,确保网络连通。具体请根据目标Redis实例参考配置安全组或者配置白名单 |
|
... |
... |
其他配置信息。 |